随着巨大的斗轮机旋转移动,煤炭如黑色的绸缎般被轻轻卷起,随后倾泻至输煤皮带上,形成一条奔腾不息的黑色长河。与热火朝天的煤场相比,斗轮机司机室内却空无一人。
这是广西能源集团旗下广投北海电厂卸煤场景,随着广西电力行业首套智慧煤场控制平台建成投用,让传统煤场插上“智能翅膀”,实现了“无人作业”。
这样以科技赋能生产提质增效的场景在广投北海电厂随处可见,涌动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热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广投北海电厂认真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推动传统火电企业拥抱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无人值守,减员增效有妙招
“指尖鼠标一点,选区、取料、确认”,在干净整洁的智慧煤场操控室内,斗轮机司机正通过操控电脑,在智慧煤场控制平台上框选区域进行上煤操作。巨大的斗轮机移动至选定区域,悬臂划至煤堆上空,下斗、取煤一气呵成。
“这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是对我们传统工作方式的彻底革新。”斗轮机司机表示。在智慧煤场控制平台的赋能下,一期煤场及圆形煤场取煤实现全程自动化无人操作,整个过程更加简便快捷,司机只需要通过控制平台查看煤场信息、斗轮机运行参数、报警信息、自动操作画面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即可实现对斗轮机的远程监控管理,取煤效率提高30%以上。
相比以往,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酷暑寒冬,斗轮机司机都需要在现场狭小、闷热、高粉尘的司机室内工作,堆取方式、流量控制全凭司机经验。在迎峰度夏用煤高峰时期,斗轮机司机们往往一干就是7-8小时,连续长时间工作也增加了误操作的风险。通过智慧煤场控制平台,三台斗轮机只需要一人操控监视,较以往工作模式可缩减15名操作及巡检人员,实现“数字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科技赋能,安全防护无死角
从斗轮机的精确移动,到悬臂的灵活转动,再到旋斗的精准取料,加装在斗轮机上的近50个高清摄像头、传感器和检测装置,如同敏锐的哨兵,对煤场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视。大车行进多少,回转转动几度,俯仰摆动几度……每一个细节都被清晰捕捉并实时反馈至智慧煤场控制平台。
通过智慧煤场控制平台的监控,不仅确保了堆取煤作业的安然无虞,同时利用视频、现场多种传感器实现对现场设备的实时监视,及时发现、识别现场异常情况,有效提升巡检效率和设备异常识别率。
“有了这个智慧系统,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取煤时的‘小冲动’了。”司机笑着比喻道,智慧煤场有效避免了堆取料过程中对斗轮机的冲击,以及上煤时皮带的超负荷运作。
此外,智慧煤场还构建了可靠的安防体系,多级报警机制如同层层防线,结合软限位与硬件限位的双重保险,以及防闷斗、防垦地、防过载、防撞等多重保护机制,全方位保障堆取煤过程的安全高效。
智能盘煤,实现精细化管理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智能盘煤系统的应用更是成为传统火电企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看,这就是数字化的燃料管理!”广投北海电厂燃料管理部副经理翟真详细地介绍道。通过煤场三维可视化平台,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煤堆的种类、重量、水分、灰分、硫分、热值等数据。
在斗轮机悬臂处和顶部,安装了高精度激光扫描云台,这些“智能之眼”能够全天候、无死角地捕捉煤堆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配合安装在行车底部的格雷母线系统,以及斗轮机上的回转格雷母线与俯仰传感器,形成一套立体、动态的监测网络。这一组合,能够实时、准确地生成一期煤场及圆形煤场的三维动态数据模型,为煤炭管理与调度提供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
通过智慧煤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对煤场进、耗、存、量、质、价等关键信息进行实时跟踪与分析,为一期煤场与圆形煤场制定科学合理的燃煤配比与调度方案,实现科学掺烧,优化锅炉运行,推动燃料管理由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下一步,广投北海电厂将继续把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推动技术研发、试验开发、推广应用协同贯通,切实把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