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冬至夏,百湖之城奏响了化工业务专业化重组的进行曲。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党组的部署安排,2023年11月底,大庆炼化与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重组,并顺利完成管理权移交,成为中国石油未上市托管业务改革以来首家进行专业化重组的单位。重组后,大庆油田化工业务由油气和新

首页 > 能源 > 石油 > 企业 > 正文

半年看变化!中石油两家单位专业化重组 是否1+1>2?

2024-06-04 15:47 来源:中国石油报 作者: 丁玲 文立军

历冬至夏,百湖之城奏响了化工业务专业化重组的进行曲。

按照中国石油集团党组的部署安排,2023年11月底,大庆炼化与大庆油田化工有限公司(简称化工有限公司)进行专业化重组,并顺利完成管理权移交,成为中国石油未上市托管业务改革以来首家进行专业化重组的单位。重组后,大庆油田化工业务由油气和新能源子集团划归炼化销售和新材料子集团,在实现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同时,也解决了“跨板块、跨专业、跨上市与未上市”等专业化重组难题。

大庆炼化装置区。

时隔半年

专业化重组进展如何?

记者来到重组后的大庆炼化和化工有限公司

一探究竟

曾经对专业化重组忐忑不安的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公司甲醇装置操作一班主操万年治,喜笑颜开地对记者说:“半年前,我还觉得前路漫漫,没想到现在这么顺利,操作系统运行得这么平稳,之前的担心消除了,工作更顺利了,一切可以说是前景可期!”

是什么让万年治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业务重组蹚出一条路

直面挑战,整合资源,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2023年10月26日,一场事关中国石油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部署会在中国石油集团总部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与会人员形成高度一致的认识——要把深化改革作为根本动力,推进业务结构优化调整,巩固深化机制改革,推动优化市场化经营机制。

“这次会议让我们迅速凝聚起共识,为之后推动两家企业的战略重组指明了方向。”大庆炼化首席专家樊桂臣表示。

这是基于历史的战略考量,也是基于现实的战略决策,更是面向未来的战略擘画。

从外部环境看,我国炼化行业正站在转型升级的十字路口。电动革命、数字革命、绿色革命带来接二连三的挑战。大宗产品产能过剩,附加值低与高端、差异化产品短缺的矛盾日益凸显。炼化企业加速转型升级、向中高端迈进势在必行。

从内部发展看,大庆炼化虽具有精品炼油、高档润滑油基础油和石蜡、油田化学品、高品质聚丙烯等特色业务优势,但对标行业先进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绿色发展难度较大、“炼大化小”症结突出等制约高质量发展的新旧矛盾叠加,建设世界一流精品特色炼化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与此同时,化工有限公司也存在业务发展受限、员工年龄老化、装置老旧等问题,仅靠企业自身难以解决。

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庆地区石化企业一体化管理、专业化发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升产业链价值创造能力,中国石油集团专门召开2次协调会,总部多个部门支持配合,从依法合规、队伍稳定、企业发展、政策支持等多个方面为重组工作保驾护航。

“中国石油集团推进大庆炼化与大庆油田化工业务专业化重组,希望率先蹚出一条路来,在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可进一步提升国有资本配置效率、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中国石油集团专业化重组专班在大庆召开协调会时提出。一场关乎上万名员工切身利益和发展的改革大幕就此拉开。

互融互促拧成一股绳

文化引领,精神领航

以思想破冰带动改革突围

5月初,化工有限公司东昊分公司磺化装置57岁的操作班班长崔广军和采访组聊起了之前的顾虑:“我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在大庆油田干,已经干了30多年,咋说划走就划走呢?”这也是不少员工的心声。

“改革最难的就是员工的思想认识甚至是情绪问题。”大庆炼化专业化重组工作组综合推进小组负责人郭宝海坦言。从刚开始的各种猜测到最终“靴子落地”,广大干部员工在思想上、情感上都经历了不小的波澜。由于发展历程不同,大庆炼化与化工有限公司的管理体系、薪酬分配等方方面面都有差异,员工对于重组的认识和心态也不尽相同。如何尽快统一思想,进而推动文化、制度、管理方式上的有机融合,取得“1+1>2”的效果?这是摆在大庆炼化领导班子面前的一道考题。

“我们是石油工人,是铁人的传人。在改革的风口浪尖上,我们不能给铁人丢脸,不能给‘石油’抹黑。”负责推动落实重组工作的化工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凌晖说。

大庆炼化与大庆油田同根同源。大庆炼化党委坚持实施文化引领,用石油精神和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凝心、融情、聚力。两家企业的领导干部深入装置、深入岗位,利用交接班、工作餐、现场办公等机会与员工群众深入交流,让大家充分认识到重组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尽快形成共识。

“大家从开始的旁观心态、不推不动,到后来的积极融入、主动配合,是因为公司领导不厌其烦地跟我们讲困难、讲利好,针对我们心中的疑虑一一解惑,让大家看到了改革的更多好处。”化工有限公司东昊分公司磺化装置助理运行工程师杨国凤对采访组说。

高频次的心贴心交流,不仅增进了企业内部、企业之间的相互理解,而且有力地保障了生产经营的有序衔接、员工队伍的和谐稳定。2023年11月底,在化工有限公司召开的五届五次职工代表大会上,130名职工代表全票通过“大庆油田化工业务专业化重组方案”。

与此同时

一个全新的发展课题、一项全新的时代任务

摆在了大庆炼化党委面前

专业化重组,在实现规模扩大的同时,还要解决实现优势互补、通过补链延链强链推动转型升级的问题。对此,大庆炼化坚持把此项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编制了“大庆油田化工业务专业化重组工作方案”,建立推进任务计划表,对重点难点问题逐项解决。

大庆炼化先后与大庆油田召开8次会议,磋商专业化重组方案和管理权移交协议,确保重组全过程合规有据。管理权移交后,大庆炼化多次召开专业化重组管理专题会,安排部署重点工作,为强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转型升级答好一张卷

优势互补,携手图强,同心聚力奋发向未来

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公司甲醇装置DCS控制系统运行时间较长,老化情况严重。管理权移交后,大庆炼化仅用2个月就完成了DCS控制系统隐患治理。这是大庆炼化与化工有限公司实施专业化重组后的第一个改造项目。“装置能够保持安全平稳运行,就是最大的效益。”甲醇装置设备副主任陈超说道。

检验改革成功的关键指标是什么?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否得到有效提升

是能不能形成产业新业态、打造产业新格局

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

在采访中,采访组发现,管理权移交后的大庆炼化和化工有限公司已经呈现出一些新变化。

角色定位之变——业务重组后,化工有限公司发挥“从油田来”和“归炼化管”的双重优势,探索资源、科研、产业、区位赋能,打造绿色油化生产基地;业务地位由保障变为主营,两家公司由供需关系转变为内部关系,形成纵向一体化优势,进一步拓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强了市场话语权。

思想观念之变——“专业化重组后,评先选优、学习培训、员工福利更加向一线倾斜,员工切身感受到企业的温暖与关爱、鼓舞和激励,干活更有劲了。”化工有限公司轻烃分馏分公司轻烃分馏装置党支部书记尹学军深有体会。干部员工能够得到真正的实惠,心里也就有了底,对改革更有信心、对未来充满期待。春节期间,干部员工自发顶风雪、战严寒、抢检修、抓复产,甲醇装置提前11天实现调峰开工,合成氨装置提前7天实现调峰开工,高质量发展加速驶入“快车道”。

经营管理之变——管理权移交后,大庆炼化组织25个部门召开管理工作会议,研究化工有限公司经济效益提升、装置优化运行、挖掘市场潜力等方面的管理措施,形成116项管理建议,细化33项管理措施,在管理模式上实现了新突破。通过优化业务流程,提升管理效能,整合现有资源,化工有限公司的天然气用气量、氢气输送量、轻烃原料加工量远超往年同期,年创效有望迈上新台阶。

发展空间之变——专业化重组迸发出强大的内生动力。整合化工有限公司的技术优势、市场优势、管理优势,大庆炼化着力实施以“做精炼油、做强化工”为主线的升链、延链、补链工作,努力让特色更特、强项更强、优势更优,蹄疾步稳地推进世界一流精品特色炼化企业建设。化工有限公司甲醇分公司合成氨装置工艺副主任安雪峰说:“大庆炼化充分利用甲醇分公司在碳一化工以及氢气生产领域的产业资源和技术,开展了风光电离网电解水制氢示范、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制航煤工业实验、柔性负荷合成氨工业实验等先行先试项目的前期工作,有力推动了大庆炼化‘双碳三新’业务的高质量发展。”

专业化重组,让大庆炼化的转型发展有了“活水之源”。今年前4个月,大庆炼化加工原油180万吨,生产成品油106万吨,利润总额同比提高25%,汽柴煤、石蜡等主要产品出厂势头良好;同比增用化工有限公司氢气1811万标准立方米,增幅达38%,实现提质增效5700万元。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永不停歇的远征

现如今,大庆炼化

正聚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

全力抓好重组后的融合发展工作

做精、做特、做强行业细分领域

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增强发展后劲

为中国石油建设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企业

贡献大庆炼化力量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