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地市供电公司而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配电网。国网山东青岛供电公司以配电网为抓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开展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在地市公司落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一、配电网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当前,配电网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在基层供电服务方面,故障、停电、工单、

首页 > 输配电 > 配电自动化 > 评论 > 正文

国网青岛供电公司总经理 陈楷:牢牢抓住三个关键点 实现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2024-06-04 15:12 来源:中国电力报 作者: 陈楷

对于地市供电公司而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在于高质量的配电网。国网山东青岛供电公司以配电网为抓手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开展配电网高质量发展在地市公司落地路径的探索与实践。

一、配电网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当前,配电网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在基层供电服务方面,故障、停电、工单、投诉仍然需要进一步压降。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方面,分布式光伏全消纳、电动汽车充电桩全接入仍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在配电网精益化管理方面,客户满意度、投入产出比、精益化水平仍然需要进一步提高。深入剖析不足产生的原因,主要在于:一是配电网的坚强性仍需提升。配网专业化管理不足,业务管理分散、统筹不够,导致标准化水平不高,老旧设备等配电网薄弱环节一定程度存在。二是配电网的智能化仍需提升。“站-线-变-表-户”涉及数据量大,智能设备尚未全覆盖,设备终端和客户侧的数据采集能力不足,无法满足智能化高级场景的应用需求。三是基层的责任落实仍不到位。基层供电服务单位仍然存在营配专业协同不足、客户诉求响应不快等问题,本质上是责任界面不清晰、工作落实不到位造成的。

针对这些不足,青岛供电公司探索构建“33133”体系:以“规建运”一体为基础,以“营配调”贯通为核心,以配变为关键节点,深化设备负责人、数据负责人、网格负责人“三合一”责任制,落地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益化服务“三化”模式。

二、以规建运一体化管理为关键,解决配电网坚强性的难题

青岛供电公司全面整合规划、设计、建设、运检职能,构建配电网规建运一体化柔性管控模式,提升配电网的专业化和标准化水平。建立专业化团队,公司层面成立专业骨干柔性专班,供电中心成立“1(设备)+4(规划、设计、建设、带电)”团队,统筹配电网问题梳理和项目精准储备。培养专业化人才,培养“高低压统筹、一二次融合、运检抢一体”的复合型人才,成立技术监督专家队伍,有效支撑设备精益运维。加强专业化管理,实行双周例会、月度评审、季度评价,开展问题逐月更新、方案统筹制定、项目常态储备、下达即时立项、成效事后评价闭环管控。提升设计标准化,按照“导线一次选定、廊道一次到位、土建一次建成”的原则,分区域差异化确定建设和物料标准,细化配网绝缘化等设计要求,统一设计标准。提升建设标准化,开展9类电气产品预制,环网箱基础等预制模块能用尽用,制定标准化施工方案和10类标准化验收卡,推动建设预制化、工厂化。提升运维标准化,开展跳闸“一跳一分析”,精准定位故障问题,规范营配融合抢修流程,依托数字化手段开展状态检修。

三、以营配调集成贯通实用为关键,解决配电网智能化的难题

青岛供电公司通过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三步走”,建立以营配调集成贯通实用为核心的融合平台,实现营配调数据的统一管理、高效利用,推动更多高级智能化场景的应用。首先,在青岛全域实现HPLC表全覆盖,广泛应用融合终端等智能设备,通过感知设备完成各类信息快速采集上传,完成“站-线-变-表-户”关系数据校核治理,到表到户准确率达到100%,推动实现信息化。推动数据管理与应用深度融合,通过营配调系统的集成贯通和大数据应用,最大程度发挥数据价值,精准绘制低压拓扑“一张图”,建成线损、电压、可靠性等14项关键指标实时统计的应用场景,推动实现数字化。与清华、华为等高校、企业合作,联合探索将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到高级智能场景建设,实现电压、线损、供电可靠性等电网关键指标的智能分析、辅助决策,逐步打造智能规划、智能运维、智能调度和智能服务等新模式,推动公司业务智能化转型,推动实现智能化。

四、以基层责任制落地为关键,解决管理末端融合的难题

青岛供电公司压实基层责任制,构建基层末端营配深度融合的供电服务体系。以配变作为营配融合的关键点,围绕“站-线-变-表-户”业务链条,实现配电网全业务、全链条统筹管理。深化设备负责人、数据负责人、网格负责人“三合一”责任制,围绕设备和数据的全寿命周期管理,开展基础信息梳理和负责人认定,明确各专业、各级人员、各环节管理职责,建立“横向协同、纵向贯通、源头治理、共享共建”的责任制,构建市、县、所“三个层级”,业务、数据、岗位、人员“四个关联”的认责矩阵,推进责任制在基层落地。落地台区网格化管理、信息化支撑、精益化服务的“三化”模式,深化政企网格“共建共治共享”融合服务,提升网格人员服务能力水平;推进现代先进测量体系建设,全面应用新型测量采集技术装备,加强服务全渠道数字化融合;推广故障报修一键受理、抢修进程实时交互等应用,逐步在青岛全域普及台区“三化”模式。

五、以“三个透明化”推动实现“三个提升”

青岛供电公司通过构建“33133”体系,以指标、管理、责任“三个透明化”,推动实现客户满意度、企业效率效益、社会综合价值“三个提升”。指标透明化,实现中低压设备运行信息的实时采集,实时监测分析电压、可靠性等指标,提升配电网精准感知能力。管理透明化,实现“站-线-变-表-户”全链条管理,制定市、县、所三个层级差异化管控措施,提升配电网精益管理水平。责任透明化,明确设备、数据、客户等责任界面,实现供电服务责任精准落实到人,提升配电网精细运检质效。推动“客户体验个性化、能源服务互联化、运营管理智能化”,工单数量大幅压降,实现客户满意度的提升。聚焦企业核心指标,实现经营效益类指标、管理效率类指标、创新能力类指标“三优”,实现企业效率效益提升。构建与青岛城市特性相匹配的新型电力系统,实现分布式光伏全消纳、电动汽车充电桩全接入,树立责任央企良好形象,实现社会综合价值的提升。

(作者系国网山东青岛供电公司总经理 陈楷)

原标题:牢牢抓住三个关键点 实现配电网高质量发展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