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比利时欧洲新闻网5月27日报道,在当天举行的欧盟农业部长峰会上,欧盟成员国正式通过《净零工业法案》(NZIA),重新定向了欧盟的资金,减少项目获得许可的延迟,并与旨在确保获得锂和稀土等元素的新《关键原材料法案》相衔接。(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净零工业法案》简化了吸引净零技术投资

首页 > 火电 > 火电产业 > 国际 > 正文

欧盟通过《净零工业法案》但资金从哪来?

2024-05-30 10:00 来源:能见 

据比利时欧洲新闻网5月27日报道,在当天举行的欧盟农业部长峰会上,欧盟成员国正式通过《净零工业法案》(NZIA),重新定向了欧盟的资金,减少项目获得许可的延迟,并与旨在确保获得锂和稀土等元素的新《关键原材料法案》相衔接。

(来源:微信公众号“能见”)

《净零工业法案》简化了吸引净零技术投资和扩大其生产规模的监管框架,因此有助于提高欧洲净零技术产业的竞争力。

欧盟委员会发言人表示,该法案将为投资者创造一个“一致和可预测”的环境,提高欧洲工业基础的竞争力和复原力,并有助于创造“重要的、高质量的就业机会”,同时提高能源安全。

目前,欧盟绿色协议工业计划的三大关键立法:《净零工业法案》《关键原材料法案》与电力市场设计改革相关法案均已完成立法获批。

欧盟委员会主席Ursulavon der Leyen表示:“根据《净零工业法》,欧盟现在有一个监管环境,使我们能够迅速扩大清洁技术制造规模。该法案为那些对我们到2050年达到净零至关重要的部门创造了最佳条件。欧洲和全球的需求正在增长,我们现在有能力用欧洲供应来满足更多的需求。”

据欧盟官网信息,为了重点推广关键净零技术生产,法案将相关技术划分为“净零技术”和“战略净零技术”两类。后者能更好帮助欧盟实现减排目标、产品能更快进入市场,这类技术将得到额外支持,包括进入“净零技术战略项目”。

法案划定的战略净零技术共有8类:太阳能光伏和太阳热能技术;陆上和海上可再生技术;电池和储能技术;热泵和地热能技术;电解槽和燃料电池;沼气和生物甲烷;碳捕获和存储技术;电网技术。

与这8类技术相关的项目有机会进入法案新设立的净零技术战略项目。欧盟成员国需要在国家层面为净零技术战略项目提供“优先地位”,包括依法享受最快审批、在有需要时紧急处理相关司法问题和争端。各项目还能享受行业交流平台“净零欧洲平台”提供的融资咨询服务。

除战略净零技术之外的其他净零技术包括可持续替代燃料技术、小型模块化核反应堆、产生最少废料的先进核能技术等。

为支持所有净零技术生产,法案要求欧盟成员国简化相关项目的审批手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净零工业法案》根据净零技术项目的状况和规模,对成员国的整个许可审批流程设定了强制性时间限制:

  • 对于净零战略项目:如果年产能小于1GW,则为 9 个月;如果年产能超过1GW或产能不以GW为单位,则为12个月。
  • 对于其他净零技术制造类项目:如果年产能小于1GW,则为12个月;如果年产能超过1GW或产能不以GW为单位,则为18个月。

在鼓励创新上,法案设立了“净零监管沙盒”,要求成员国在可控环境内实施监管,允许创新产品在市场环境中进行测试。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中小型企业将优先享受监管沙盒。

法案设定的目标中,除了到2030年欧盟每年所需的战略净零技术设备有至少40%为本土制造,欧盟还计划到2040年,相关技术在全球生产中占15%。

法案设定的另一个目标是到2030年,欧盟每年的二氧化碳存储能力要提升到5000万吨,且欧盟的油气企业需要为实现该目标做出贡献。

但是,所要实现法案提出的目标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报告指出,净零情景中,到2030年,欧盟27个成员国、瑞士和挪威的年度电网投资将迅速增至1,140亿美元,是当前水平的两倍。到2040年,投资将达到1,570亿美元的峰值,是2023年投资额的三倍。然后投资逐渐减少,之后的十年投资额平均为1,390亿美元/年。

净零情景中,2035年前,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将驱动45%的欧洲电网投资。欧洲需要新的电力线将电力从风电和光伏发电量高的地区输送到需求中心。第二大驱动因素是需要更换的老化电网。纳入新能源汽车充电推动10%的电网投资。

在欧盟层面, 《净零工业法案》未制定统一的融资战略, 也未分配新的欧盟资金, 对清洁技术的公共财政支持主要来自成员国的常规预算。若拥有更多财政空间的成员国对本国绿色产业实施大规模补贴, 可能会引发其他成员国的强烈反对, 危及欧盟的公平竞争环境。

《净零工业法案》虽已通过,但欧盟围绕净零排放政策的争端还在继续。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