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今年2月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我们要顺势而为、乘势而上,以更大力度推动我国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为共建清洁美丽的世界作出更大贡献。本版即日起开设“服务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国网典型实践”系列报道,深入展现电网企业在服务新能源电源并网、保障电量高效消纳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效。
4月14日,在浙江省苍南县宜山镇四季花园居民屋顶光伏电站内,苍南县供电公司员工正义务检查光伏板的运行情况。一旁的电表箱里,跳动的表数实时显示着电站发电量。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加快推进,新能源快速发展。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浙江风光新能源发电量达110.5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0.88%。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贯彻落实党中央相关部署,按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党组要求,强化电力保障性支撑体系建设,持续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推进新能源充电设施建设,促进新能源高效利用,助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
建设电力保障性支撑体系 夯实新能源发展基础
作为沿海经济大省,浙江近年来用电需求持续增长。预计今年夏季和冬季,浙江电网用电负荷高峰期会面临较复杂的电力供需形势。
近年来,虽然新能源在浙江能源电力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但目前省内新能源电源以分布式为主,具有“强不确定性、弱可控出力”“随机波动、靠天吃饭”等特征。新能源电源的大规模接入导致电力系统转动惯量下降,频率稳定水平降低,电力系统故障风险升高。此外,虽然分布式电源装机快速增长,但仍难以全面满足省内能源电力安全保供的需要,亟须加快保障性支撑电源建设。
国家能源局2023年6月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要求,推动保障性支撑电源建设,积极发展常规水电、核电,推动煤电清洁低碳发展,提升新能源可靠替代能力,构建多元化电力供应体系。
国网浙江电力积极推动构建多元化电力供应体系。据规划,未来四年该公司将支撑浙江新增煤电、气电装机约1900万千瓦,提升整体电力保供能力,为电网提供更多调节资源,助力新能源电量更好消纳。
核电是构建多元化电力供应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浙江核电总装机为916.6万千瓦。4月16日,在温州,国网浙江电力员工正开展三澳核电站送出工程组塔施工,为电站投运作准备。预计该电站全容量投运后,将增加省内核电装机720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525亿千瓦时,助力省内电力保供和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浙江发展抽水蓄能的潜力也较大,纳入规划的总装机容量超3000万千瓦。国网浙江电力加快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在宁波,宁海抽水蓄能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计划于6月投运。预计到2025年,浙江抽水蓄能总装机将达798万千瓦。
国网浙江电力正加快构建包含清洁煤电、气电、核电、抽水蓄能电站在内的电力保障性支撑体系,进一步夯实浙江能源电力保供基础。
完善新能源基础设施网络 推动新能源有序发展
3月25日,±800千伏甘肃—浙江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浙江段)取得浙江省社会风险评估报告低风险意见和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书。至此,该工程浙江段率先取得全部核准支持性文件,为工程核准开工打下坚实基础。
新能源电源的大规模并网对电网支撑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国网浙江电力构建以特高压交流环网为骨干、以四回特高压直流为受电主动脉的坚强主网架,增强交流电网对直流系统的支撑能力,推动新能源电量大范围优化配置。
新能源电量的就地消纳有助于减少电网潮流变化,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在浙江,一张现代智慧配电网正在加速形成,以标准化网架为基础、新形态组网为补充的坚强智能网架,正有效提升电网气候弹性、安全韧性、调节柔性、保障能力。
海宁市尖山新区是我国最早发展新能源的区域之一。截至2023年年底,当地人均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5.7千瓦,光伏发电装机渗透率超过96.81%。国网浙江电力在此打造智慧配电网,上线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推动新能源电量就地消纳。
今年春节假期期间,浙江光伏发电最大出力达1944万千瓦,超过当日最大用电负荷的60%。尖山新区屋顶光伏发电量富余,新一代配电自动化系统实时监测线路运行情况,生成调节策略,将富余电能通过凤凰换流站转供给附近居民客户集中的10千伏联络线,实现光伏发电100%就地消纳。“绿色可靠的光伏电已成为我们招商引资的一张金色名片。”尖山新区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祝凯峰表示。2023年,尖山新区就地消纳新能源电量达6.11亿千瓦时,占当地全社会用电量的14.11%。
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合理的规划建设。2月8日,衢州市政府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屋顶分布式光伏建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须取得电网接入意见后方能办理备案手续,供电公司在电网承载力评估可接入范围内出具接入意见。国网浙江电力综合考量区域网架承载能力和新能源电量消纳的系统成本,加强新能源电源建设与电网规划的协调性,保持新能源电量合理消纳。
国网浙江电力还推进源网荷储一体互动的新型调控系统建设,聚合分散资源,提高新能源多时间尺度发电功率预测精度,实现对分布式新能源的智能控制与群控优化,进一步提升新能源利用率。
构建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支撑新能源汽车发展
“我就住附近,趁中午电价便宜来充电,下午就能充满电去上班。”4月9日,在乐清市清和公园内,市民徐先生操作充电枪给车充电。为了方便周边居民充电,乐清市供电公司在清和公园安装了6台快速充电桩。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据公开数据,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949.5万辆,同比增长37.9%。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2041万辆。
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要求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便捷。浙江省政府提出完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和新能源汽车服务网络,打造新能源汽车下乡“浙江模式”,计划到2025年建成充电桩230万台,其中公共充电桩12万台。
国网浙江电力加强区域电网规划,重点补强人口密集、新能源汽车增长较快地区的电网,为充电桩大规模布局提供支撑;积极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科学编制充电基础设施规划,推动充电基础设施从城市逐步向城区边缘、县城、乡村延伸,实现公共充电站“县县全覆盖”、公共充电桩“乡乡全覆盖”,推动形成城市五分钟、城乡半小时充电圈。同时,该公司超前部署大功率超级充电桩,加大充电桩枪线助力装置的自主研发力度,提升客户充电体验,并结合景区、公路沿线、未来乡村、民宿四类场景打造快慢结合、点线面全覆盖的乡村充电网络。截至3月底,国网浙江电力已建成充电站4021座,安装充电桩31355台。
国网浙江电力还加快无线充电、光储充协同控制等技术的研发应用,增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智能聚合响应能力,推动电网与车联网能量互通、信息互联,实现车网互动调节和源网荷、光储充一体化发展,在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同时,为电网提供更多灵活可调节资源,保障安全清洁用能。(张正华 黄慧慧 陈冬冬)
原标题:促进新能源更高效并网更有力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