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绿证与绿电已逐渐成为我国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抓手。而在可再生能源消纳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的背景下,绿证绿电交易更是成为业内热议的焦点。
“朗新研究院”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在绿证绿电领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特别策划了【共话绿电绿证】系列,从政策解读、交易机制、运营管理等多个维度对绿证绿电交易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讨,系列稿件将陆续在朗新研究院公众号刊发,欢迎您的阅读和分享。朗新研究院诚挚地邀请大家与我们进行互动交流,分享您的观点和建议,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绿色能源的美好未来贡献力量!
(来源:微信公众号“朗新研究院”作者:郭鸿福、王江波)
导语
绿证正逐渐成为引领中国绿色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和工具,以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促进碳减排,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然而,绿证在国际互认中面临着认证标准、国际认可度等挑战。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绿证相关政策,从绿证的成长历程、绿证新政的影响、绿证国际互认推进趋势几方面进行分析,探索中国绿证在国际互认发展故事中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故事伊始:“绿证诞生”
(一)国际绿证的诞生与发展
绿证,全称为绿色电力证书,是证明电力来源于可再生能源的凭证。它通过市场化的手段来促进清洁能源的发展和投资,并且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参与环保投资的机会。通过购买绿证,企业可以抵消其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对碳排放的有效管理。同时,绿证交易也可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
绿证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成为第一个国际环境协议,旨在保护臭氧层。随后,绿证制度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召开,国际社会对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进一步加深。大会上签署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旨在协调全球减排,然而,公约并未规定具体的减排方法,这也为国际绿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对绿色可再生能源关注度的提高,绿证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绿证制度也在逐渐发展并成熟。
(二)中国绿证的发展历史
中国绿证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图1 中国绿证发展历史
1、绿证1.0阶段-替代补贴(2017年-2018年)
中国绿证机制最早于2017年开始试行,最初是为了替代新能源补贴、缓解补贴压力,核发对象限于享受发电补贴的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项目。这一阶段绿证定价追随光伏和风电补贴标准(申请绿证需放弃补贴),风电和光伏绿证价格不同,被视为不同的产品。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绿证与补贴的协调问题,即如何合理确定绿证的价格和补贴标准,以避免重复补贴和资源浪费。
2、绿证2.0阶段-平价绿证(2019年-2023年)
2019年平价绿证诞生——不享受补贴的平价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也可以核发绿证。2021年启动了绿电交易、试点“电证合一”模式。这一阶段“绿电交易配套绿证”和“平价绿证”价格要低很多,开始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绿证价格与可再生能源价格之间的矛盾。由于平价绿证的购买价格低于可再生能源的价格,因此需要解决绿证价格的合理确定和市场机制问题。
3、绿证3.0阶段-全面绿证(2023年8月-至今)
2023年8月3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首次将绿证明确定义为“可再生能源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不再区分光伏、风电与其他可再生能源,赋予绿证全新含义和功能,完整绿证市场呼之欲出,进入“全面绿证”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是绿电交易与绿证交易之间的矛盾。由于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涉及到不同的市场主体和利益关系,因此需要解决市场机制和监管问题,确保绿电交易和绿证交易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故事转折:“绿证新政”
我国绿证历经六年的发展,相关政策一直在进行补充与改善。新版绿证政策可以更好地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应用,提高整个能源行业的清洁和高效程度。这种政策导向将对中国的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并进一步推动全球气候行动的进程。
图2 中国绿证前后政策对比
(一)核发范围转变
2017版政策:绿证是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确认和属性证明以及消费绿色电力的唯一凭证。依托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试行为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企业(不含分布式光伏发电)所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发放绿色电力证书。
2023年政策:绿证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也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唯一凭证。将绿证核发范围从陆上风电和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扩展到所有已建档立卡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实现可再生能源项目全覆盖。同时,区分可交易绿证和不可交易绿证,存量常规水电项目只核发不可交易绿证。
绿证核发范围更广泛:新版政策剔除了“非水”两字,将常规水电也纳入了绿证范畴,并极大地扩展了国内绿证的范围,从而让更多的发电企业能够参与到绿证交易中来,全覆盖的绿证范围让买方可以购买到更多来自不同类型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绿证,从而满足其绿色电力消费的需求。
(二)管理机构变化
2017版政策:绿色电力证书依托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信息管理系统,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核发。
2023版政策:国家能源局负责制定绿证核发和交易规则,组织开展绿证核发和交易,监督管理实施情况。
核发管理机构更权威:将绿证核发权限提至国家能源局,更好地统筹协调各方的利益和需求,促进能源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由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负责绿证相关管理工作;国家能源局电力业务资质管理中心负责绿证核发,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配合并提供技术支撑。
(三)交易机制完善
2017版政策:依托全国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和认购平台,开展绿证核发、认购工作;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通过竞价确定认购价格。
2023版政策:绿证交易从既有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拓展至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和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后期还可拓展到国家认可的其他交易平台。绿证交易采取双边协商、挂牌、集中竞价等方式。
交易平台和方式更完善:交易机构从此前仅有的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管理中心拓展到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并通过双边协商、挂牌、集中竞价等方式进行绿证交易,规范绿证收益归属,增加市场的透明度和流动性,促进绿证交易的顺利进行,推动我国绿色低碳发展进程。
故事延续:“国际互认”
(一)新政对国际互认的影响
目前,国内绿证已纳入国际绿电消费倡议的认可范围,在国际社会和跨国企业间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提升国内绿证的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通知》明确,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原则上只能申领国内绿证,在不影响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实现的前提下,积极推动国际组织的绿色消费、碳减排体系与国内绿证衔接。加强绿证核发、计量、交易等国际标准的研究制定,提高绿证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
此外,由于我国绿证与超额消纳量及CCER所对应的环境权益及其声明权可能存在重复计算的问题,购买中国绿证的企业需要自行声明其环境权益“未重复计算、未被他人声明”。《通知》规定绿证为可再生能源环境属性的唯一凭证,绿证对应电量不得重复申领电力领域其他同属性凭证,有利于提高中国绿证的环境完整性,结束当前绿色环境权益种类多样、多重核算的混乱局面,有助于国际认可度的进一步提升。
(二)国际互认背景下面临的挑战
在绿证“3.0时代”初期,中国绿证在国际互认趋势中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国际上对我国绿证的认可度仍较低,加之国内绿证价格偏高,很多外贸型企业更青睐国际绿证。
1、环境属性不完全符合国际标准
RE100是一个全球影响力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倡议组织,他们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可再生能源使用标准。然而,中国的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环境价值可能会在多个机制下被重复开发,导致环境属性不完全独立,这与RE100要求的完全环境属性要求不符。
2、不同证明要求难以满足
RE100要求使用中国绿证时,企业需要购回被重复开发的环境权益,并提交强有力的可再生能源使用证明,证明环境属性没有被出售、转让或在其他地方被声明使用。这些要求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可能难以满足,因为这涉及复杂的能源属性追溯和证明体系,很难在实际操作中满足。
3、下游客户偏好和认知问题
使用中国绿证和其他证书以及声明的组合可能过于复杂,增加了核验成本和合规风险,导致下游客户更倾向于被无条件认可的能源属性证书,而不是复杂的组合形式。
4、配套机制不完善
碳排放核算的问题,中国没有发布基于市场的电力消费组合和电力排放因子,这可能导致在使用绿证时出现重复计算的问题,使得绿证的环境属性难以被国际组织如SBTi接受。
5、国际认知不足和歧视现象
RE100可能对中国的绿证机制不够了解。例如,尽管国际绿证I-REC在中国也存在类似的环境属性问题,但RE100对其认可程度却与中国的绿证有所不同。
综上所述,中国的绿证难以被国际接受主要是由于与国际标准的环境属性要求不完全匹配,复杂的证明和追溯要求难以满足,下游客户偏好简化的认证方式,配套机制不完善以及可能存在的国际认知不足和主观偏见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国际互认未来发展趋势
国际互认将是绿证当前发展的核心趋势。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等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同时在《通知》的影响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市场之一,也有望通过绿证交易积极参与国际碳市场。从这方面来说,绿证国际互认的未来发展呈现出许多有利趋势。
1、绿色金融体系的支持
随着全球对绿色发展的重视,绿色金融体系也在逐渐完善。未来,绿色金融体系可能会成为推动绿证国际互认的重要力量。通过提供绿色贷款、绿色债券等金融工具,支持绿色电力项目的发展和运营,同时为绿证交易提供资金支持,促进绿色电力的全球化流通。
2、跨国合作项目的推动
各国之间可以通过跨国合作项目来推动绿证的国际互认。例如,共同投资建设绿色电力项目,并使用绿证作为项目融资的有效凭证。这种合作模式可以促进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绿色电力市场的共同发展。
3、绿色认证机构的建立
为了实现绿证的国际互认,需要建立全球统一的绿色认证机构。这些机构将负责绿色电力的认证和发放绿证,确保绿证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同时,这些机构还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和个人更好地参与绿证交易。
4、政策协调与监管合作
各国政府之间将不断加强政策协调和监管合作,促进信息共享,以确保绿证市场的公平、透明和稳定。通过建立跨国监管机构或签署国际协议等方式,各国可以共同制定和执行统一的监管规则和标准,确保绿证市场的健康发展。
5、公众绿证意识的提高
公众对绿色电力和环保意识的提高是推动绿证国际互认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绿色电力的认识和意识,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绿色电力消费中来,推动绿色电力市场的扩大和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绿证的发展前景广阔,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跨国合作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将不断升级和优化。绿证作为中国碳市场的重要工具,在推动碳减排和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绿证国际互认的推进成为大势所趋,为中国参与国际碳市场提供了更多机会和挑战。
在此过程中,中国需要尽快建立完善绿电绿证技术标准体系,提高国际相关标准参与度,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提高国内绿证的国际认证力。同时还要发展国内非补贴项目绿证,推动国内平价绿证交易,从价格上提升国内绿证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的通知(2017).国家发展改革委.
[2]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电解质押业务指引(试行)(2023).国家发展改革委.
[3]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的通知(2021).国家发展改革委.
[4]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助力畅通低碳循环发展》的通知(2023).国家发展改革委.
[5]中国绿证市场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中国绿证网.
[6]“绿证3.0时代”正式启航. 碳交易网.
[7]产业观察︱绿证新政,影响几何?环境经济杂志
[8]大合视野 | 我国绿证新规的解读与展望.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