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劳动资料的变化对于传统电力系统来说,劳动资料是由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评论 > 正文

新型电力系统的新质生产力

2024-04-07 09:03 来源: 鱼眼看电改 作者: 俞庆

新质生产力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演进方向,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动能,能够引领创造新的社会生产时代。

劳动资料的变化

对于传统电力系统来说,劳动资料是由传统电力资产构成的,是一个重资产行业。

新型电力系统中,一方面是重资产的构成发生了变化,光伏、风电、储能、新型输配电等,本身就是电力技术不断创新的产物,电力系统更侧重于提供新型的绿色电力。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劳动资料是数据和算力,由于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并网,导致电力系统对可观、可测、可管、可控的要求大幅度提升,需要基于数据和算力,实现实时、动态平衡能力。

比如:未来有可能在电力现货市场上,光伏满发时段,由于“证电分离”的政策逐步落地,导致发电商可以从绿证市场获得收益,而光伏发电量只要能售出,哪怕是零电价或者负电价,也能实现“电-碳联合出清”后的正收益。因此光伏资产的估值模型和交易模型都会发生变化。

劳动者的变化

虽然电力系统中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各级劳动者,包括管理者和基层员工,但传统电力系统是资金密集、资产密集型行业,但严格意义上不是劳动密集或者智力密集型行业。

因为无论是发电集团还是电网公司,劳动力成本企业总成本比例,一般都低于10%,也就意味着企业最大的成本,是资产折旧和资产性维护成本,其次是运营成本和资金成本。

传统电力系统是资产密集型,在“计划发电-统购统销”的经营体制中,基本上只要资产能布局下去,资产本身的收益是稳定的。

但是新型电力系统更依赖于人类智力和机器智能来运行:一方面需要更轻量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智慧运营体系,管理多层次复杂的资产组合,并实现基于市场的资源的交易;

另一方面是复杂的资产实时管理需求,已经远远超过人工管理的极限,更依赖于机器智能,比如AI调度,AI巡检,AI交易等,实现人-机的结合。

劳动对象的变化

传统电力系统提供以火电主的电力产品,更多的依赖于发用电计划,统购统销的结算模式。

新型电力系统,是在电力市场的环境下,基于双边协商-多边统一出清的交易模式,提供新型的电力。

所以是带有严格商品属性的绿色电力生产、输配、销售,并实现实时平衡。

商品的属性变化,使得新型电力系统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从传统的电力设备,逐步变成各类新型电力设备,以及设备之上的电力电量。

优化组合的模式

优化组合模式,本质上是电力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变化。

在生产端,集中式电力生产和分布式电力生产同时出现,参与系统平衡过程,并实现市场交易。

在消费端,产销者模式、新型的负荷(充电桩、AI算力中心、直流负荷)大量出现,分布式储能也是某种负荷。

在系统层面,产销者、就地平衡单元(微网-微网群)、主动式智能配电网等概念的出现落地,使得电力系统的平衡方式出现了新的趋势,传统的“大电网、大机组、自上而下分解、统一调度”的管理模式也将改变。

新质生产力的目标

新质生产力之于新型电力系统,是在现有的投资、建设、运行、交易关系之上,逐步构建一个新的生产关系,形成新的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的目标,个人认为就是绿色电力的生产效率有较大提高,其反应的关键指标,应该是全要素劳动生产率(TPF)的大幅度提高。

如果我们以人均产值(或者人均利润)这些指标去衡量,国内传统的电力企业和发达国家的电力企业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何在提升绿电占比的情况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新质生产力构建的最主要目标。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