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11月6日,临沂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文件提出,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开展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攻关行动,重点推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绿色建筑、土壤改良修复、森林碳汇等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扎实推进“绿色宜居”“绿色肥料与土壤健康产品”等科技示范工程,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作出示范。
原文如下:
临沂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
临政字〔2023〕10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直各部门(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新时代科技强市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锚定“走在前、进位次、提水平”,坚持“四个面向”,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人才强市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尽快形成“围绕产业抓科技、壮大产业强科技”的有效耦合、有力互动、良性循环,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努力将临沂市打造成为鲁南经济圈科技创新标杆城市、鲁南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山东重要的区域创新高地,为中国式现代化“临沂实践”贡献力量。
(二)发展目标。到2027年底,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2300家、力争达到2500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3000家、力争达到3500家,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达到50%以上,创新创业生态明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更加高效,科技创新综合实力加快提升,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力显著增强。
二、搭建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
1. 建立“1213”实验室体系。推进沂蒙山实验室(临沂现代药物山东省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全国重点实验室引领作用,依托战新产业和八大主导产业,布局建设10家省级重点实验室、300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加快构建“1213”新型实验室体系。创新管理运营机制,建立跨单位、跨体制的大协同科研组织模式,精准布局科研攻坚任务,产出一批原创性、战略性、关键性重大创新成果。(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2. 提升产业创新平台质效。以“政府支持+龙头企业牵头+行业企业参股”的方式,持续加大对市级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以及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力度,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推动资源共享、成果共用,形成多层级平台体系。加快提升物流产业研究院,高标准建设创新创业共同体,打造具有临沂特色、全省影响力的创新联合体。支持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专业化小试中试平台基地,鼓励各县区高标准建设加速器、中试示范基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三、增强工业“量质齐升、两年万亿”科技保障
3. 强化产业技术攻关。围绕产业“量质齐升”发展目标,实施重大关键技术攻坚行动,推进科技资源一体化配置,采取多渠道集中、连续支持等方式,每年实施市级以上科技创新项目100项左右,重点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全面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4. 开展科技示范应用。面向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在机械、冶金、医药等产业领域探索有组织科研,以“技术攻关+产业化应用”方式,组织实施科技示范工程,深化协同创新,聚合各方力量,推动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实现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5. 推进科研组织方式创新。探索市县联动、多方参与的项目指南形成机制,梳理建立技术攻关需求项目库,完善常态化指南发布申报机制,增强科研攻关的精准性和实效性。创新科研项目形成方式,大力推行“揭榜制”“组阁制”“赛马制”,坚持政府主导、首席科学家(技术总师)负责的组织机制,重点支持周期长、风险大、难度高、前景好的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四、强化科技赋能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6. 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完善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组织开展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技术攻关行动,重点推动清洁生产、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绿色建筑、土壤改良修复、森林碳汇等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扎实推进“绿色宜居”“绿色肥料与土壤健康产品”等科技示范工程,为全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作出示范。(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林业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生态环境局)
7. 提高乡村振兴科技支撑力。加快现代种业企业和良种繁育生产基地建设,组织开展全产业链育种科技攻关,培育应用一批突破性新品种。加强现代农业技术研究开发,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便携终端、智能装备等技术攻关,重点突破一批产业技术瓶颈、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发挥农业科技园区引领作用,壮大农业科技特派员队伍,构建现代农业“四位一体”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打造科技支撑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的“临沂样板”。(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
五、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
8.培优培强创新创造主体。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行动,通过科技招商引进一批、科技人员创办一批、科技孵化载体培育一批、传统产业改造一批,持续增加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力争每年新增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各200家以上。实施源头孵化能力提升工程,聚焦专业化、平台化、一体化,加快推进临沂应用科学城二期、省级大学科技园建设,培优做强15家品牌孵化载体,支持驻临高校院所参与建设专业化孵化载体。鼓励大型企业科技设施、科研数据等创新资源与中小企业共享共用,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各高校院所)
9.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实力。强化财政资金引导,完善研发投入补助机制,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引导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科技型企业提质行动,每年支持100家左右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推进2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推动50家科技创新领军企业持续做大做强。(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
10. 强化重点企业创新引领。鼓励重点国有企业和领军企业建立研发投入增长机制和研发准备金制度,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承担市级以上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研发能力。鼓励国有企业和有能力的民营企业建设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支持骨干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国有企业建设科创基地、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引导国有创投企业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引领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
六、打造高水平人才集聚高地
11. 培育科技人才梯队。实施顶尖人才“突破工程”,加强高端人才引进和培育,支持承担国家和省市重大科研任务。实施领军人才“引领工程”,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大赛,选拔培养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提升计划”,大力支持申报调研课题,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每年举办沂蒙科技论坛5期以上,组织“沂蒙最美科技工作者”典型选树宣传活动,充分激发青年科技人才活力。(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委组织部、市科协、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各高校院所)
12. 实施科教协同育人计划。搭建职业院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以及骨干龙头企业对话合作平台,建设10个左右市级职业教育集团,优先发展电子商务、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等产业所需的一批新兴专业,改造升级一批传统专业,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力争年度培养技术人才7万人、技能培训15万人次以上。(牵头单位:市教育局;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各高校院所、各职业院校)
13. 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通过事业育才、政策聚才、柔性引才等模式,加速海外高层次科研人才集聚。加快布局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建立人才工作海外联络站,面向全球大力引进高层次科研人才和项目经理、产业投资人等科技服务人才。(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外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14. 做好人才服务保障。培育壮大高层次人才服务联盟,规范和健全高层次人才服务体系。落实《山东省高层次人才服务规范》,发挥“1+N”人才新政优势,完善“沂蒙惠才卡”服务协同机制,健全强有力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各县区建设品质活力县区、人才友好型县区,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
七、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
15. 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建设沂河新区,全力突破高新区,培育创新型产业园区、产业集群。鼓励高新区、应用科学城、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各类科技园区建设伙伴园区,开展异地孵化、飞地园区等多层级合作。支持临港区及其他园区加大研发投入,汇集科创资源,加快向科技园区转变。引导县区围绕产业链关键环节强化创新要素供给,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争创科技创新强县。(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商务局)
16. 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区域的协同创新,深化与大院名校战略合作,每年至少与100家高校院所和科技型大企业合作,推动高端创新资源集聚临沂。多方位多渠道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支持重点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布局一批联合研发机构,全力打造科技创新国际交流合作新高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八、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17. 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支持临沂市技术成果交易中心运营发展,建立覆盖全市、标准统一、资源共享的技术市场体系。发挥临沂大学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推动驻临高校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科技企业孵化器、中试基地、加速器,加速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强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每年培训技术经纪人200人以上。(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教育局、各高校院所)
18. 增强创业投资培育引导作用。发挥政府引导资金和国有资本杠杆作用,吸引聚集创投机构共同设立市场化运作的种子基金,对于投资市内种子期、初创期的科技项目在收回实缴出资后可让渡全部收益。支持行业骨干企业、社会资本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采取“孵化+投资”的模式,直接对在孵科技企业进行创业投资。深入挖掘优质科创企业上市后备资源,开展综合性培育培训服务,推动符合条件的企业加快挂牌上市步伐。(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
19. 推动科技金融发展。搭建科技型企业增信平台,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探索“数据增信+产业信任”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支撑。持续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做优科技成果转化贷款、专利质押贷款等科技金融产品,扩大科技型企业贷款规模。(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局)
九、优化科技创新环境
20. 推进科技成果评价改革。创新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推进第三方评价机制改革试点,开展以创新质量、转化价值、绩效贡献为核心的分类评价,构建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等“五元”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深化科技人才评价改革,构建有利于科技人才潜心研究和创新的评价体系。探索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形成知识产权的声明制度,加强重大科研项目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市场监管局)
21. 创新科研经费管理。在人才类、基础研究类科研项目中逐步推行经费“包干制”。探索以财政资金无偿资助与股权投资相结合的方式支持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通过阶段性持有股权、适时退出,实现财政资金良性循环和保值增值。强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科技项目调整、后续支持的重要依据。(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财政局)
22. 加强科普宣传工作。重点围绕“十四五”时期全市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的目标任务,大力推进科技资源科普化、科普信息化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建设、基层科普能力提升四项工程,组织实施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五项“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加强科学家精神宣传,组建临沂市科学家精神宣讲团,举办宣讲大赛,开展“三进宣讲”(进高校、进院所、进企业)活动20场以上。支持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县(区)2个以上。(责任单位:市科协、市科技局)
十、完善科技创新支撑保障
23. 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市委科技创新委员会工作机制,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宣传和推进落实机制。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推动制定《临沂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各县区要强化主体责任,制定配套政策措施,推动各项任务落实落地。(牵头单位:市科技局)
24. 强化要素保障。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创新政策体系,提供定制化科技政策服务,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加速向科技型企业集聚。将研发投入情况与科技资源配置紧密挂钩,引导县区、高校院所和企业加大有效研发投入。将科技类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用地纳入国土空间规划用地布局,对纳入省市重大项目清单的市级以上重点科技创新项目保障新增用地指标,确保项目尽早落地建设、投产达效。(牵头单位:市科技局;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临沂市人民政府
2023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