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苹果召开了新的产品发布会,对于这次发布会推出的新品,只能说是乏善可陈,特别是正好在华为这波强力输出的影响下,让很多人不再对苹果的发布会抱有什么期望。 不过,对于搞碳的人来说,算得上有个亮点,那就是苹果推出了它的第一款碳中和产品——Apple Watch Series9。
苹果发布会可以说是万众瞩目的一个场合,在这个场合里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那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所以,在这万众瞩目的场合,苹果把碳中和产品这个概念推到台前充分体现了碳中和在苹果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当然,以苹果的影响力,也不排除通过这个行为,带动一波其它公司纷纷推出碳中和产品的潮流。
关于碳中和产品这个概念,其实算不上新鲜。我出版的《碳中和时代》这本书本身就是一本实现了碳中和的书籍,因为我们称其为碳中和产品而非零排放产品,所以允许使用碳抵消(“中和”本身意味着正负相抵),那么最简单实现产品碳中和的方式就是直接购买等量碳排放的碳抵消。
当然苹果肯定是不会仅仅通过购买抵消来实现产品的碳中和的,这不符合他的调性。而且在当前各大环保团体拿着放大镜满世界所寻并打击“漂绿”行为的当下。苹果如此高调地宣布碳中和产品,如果没有什么过硬的措施,那它自己就成了活靶子。
带着这份疑问,我找到了苹果官网关于碳中和手表的具体介绍。
首先,我确定的是,苹果的碳中和手表并非是零排放手表,这与我的预期相符。
按照官方说法,碳中和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9)的实际碳排放相当于基准手表排放的碳足迹降低了78%以上。文中没有提到基准碳足迹是多少,但至少碳中和手表还剩余22%的排放是通过碳抵消来实现的。
然后,关于这个碳中和手表,苹果列出了三个重要指标,他们分别是:
制造环节采用100%清洁电力
回收材料重量占比超过30%
50%以上产品的物流为非空运
对于100%清洁电力这一点我们没得说,那是确确实实零排放,算得上是全行业“遥遥领先”。 而回收材料占比及非空运比例至少从字面上看起来还都比较低,与同行比怎么样我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还是有很高的提升空间的。
随之而来的,我们可能还会考虑到更多的问题。比如是不是就这三个指标能够反映这个产品碳减排的先进性?能不能多加一些指标?加哪些指标,同类型产品的数据表现如何?这些指标达到什么样的一个门槛就可以说是碳中和产品,或者说是具备成为碳中和产品的资格了。
事实上,如果仅从产品碳中和的角度来看,苹果任何时候都可以推出碳中和产品。因为确实目前为止没有所谓的硬性达标门槛限制,知道买的碳抵消足够覆盖碳排放,那就可以称其为碳中和产品。
比如这款碳中和手表,清洁电力比例没达到100%能不能做成碳中和产品?回收材料占比没超过30%能不能做成碳中和产品?非空运物流的比例没达到50%能不能做成碳中和产品?我想,是没有任何的硬性规定不可以的。
我们貌似回到关键点上了,凭什么苹果手表(Apple Watch Series 9)是碳中和产品,而其它产品不能是?
这个答案貌似我还没找到,
我们再退回到碳中和产品本身上,如果真是无脑堆碳抵消实现碳中和,那么碳中和产品这个概念就会显得很廉价。所以需要门槛,二具体的门槛如何设置,可能根据产品性质不同设置不同的指标。然后形成一个共识,只有产品达到这些指标后,才能通过购买碳抵消实现产品碳中和。
比如电子手表,参照苹果手表的这次披露的指标,可以设定制造过程100%清洁电力、回收材料重量占比超过30%且非空运物流比例达50%以上。达到这几个标准的电子手表,可以通过碳抵消实现碳中和。
当然,这就涉及到新的规则制定问题了,也就是选取哪些指标?这些指标各自的门槛是多少?总得有个参照标准,而这些标准势必会导致几家欢喜几家忧。
所以,谁来定这个标准就比较重要了。
虽然苹果碳中和手表的这几个指标不一定成为最终的标准,但会成为标准制定的重要参考,因为没有其它可参考的标准。
这就是规则引领者的先发优势。也是苹果成为行业引领者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