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为实现“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这一总体发展目标,多名来自基层的人大和政协代表认真履职,为现代能源转型与能源体系建设建言献策,划出了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关键词。(来源:微信公众号“IESPlaza综合能源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评论 > 正文

两会中的“综合能源服务”声音

2023-03-13 08:36 来源: 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 作者: IESPlaza

2023全国两会正在召开,为实现“能源保障更加安全有力,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能源系统效率大幅提高,普遍服务水平持续提升”这一总体发展目标,多名来自基层的人大和政协代表认真履职,为现代能源转型与能源体系建设建言献策,划出了综合能源服务领域的关键词。

(来源:微信公众号“IESPlaza综合能源服务网” 作者:IESPlaza)

关键词一:源网荷储一体化

近年来,我国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发展取得显著进展。但仍存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接入电网技术标准不完善、配套的电力市场交易机制不健全、当地电网接入条件不完备等问题,制约相关项目落地。为此:

▌人大代表张新建议:

1.在政策方面,相关部门加快制定“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接入电网的技术标准(规范)。

2.在市场层面,健全“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配套的电力市场机制。

3.补强新能源富集地区网架。围绕全国各地大型风光基地规划区域,着手规划配套电网建设,完善网架结构,满足“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接入电网所需条件,促进项目尽快落地。

▌全国政协委员杨洪明建议:

当前,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快速增长,新能源本身所具有的间歇性与波动性对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出了更高要求,亟须我们进一步推动源网荷储协同发力,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首先,要推动电力系统管理层面的创新。其次,要推动电力系统核心设备的创新。最后,要推动市场交易机制的创新。

▌人大代表赵亮建议:

针对清洁发电一体推进源网荷储协同升级。电源侧要适应新能源发展需求,因地制宜新建清洁煤炭机组,加快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电网侧依托全国“大电网”,构建电力“大粮仓”,确保能源电力安全;负荷侧坚持“需求响应优先、有序用电保底、节约用电助力”,进一步健全配套政策及监督保障体系;储能侧支持新型储能大规模应用,推进抽水蓄能和调峰气电建设,提升灵活调节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刘汉元建议:

四川作为水电大省,又是光伏、锂电产业集中地,当地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具备天然优势。面对这一区域特点,加快实现水光风储多能互补,推动川渝能源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将有力推动四川高质量发展、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实现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多重增收,使四川有条件在“十四五”、乃至未来“十五五”期间和整个碳中和路径上走在全国前列。

▌全国人大代表陈安伟建议:

加快清洁能源发展,持续完善特高压和各级电网网架,提升电网优化配置资源能力;

加快推进支撑性电源和跨省跨区特高压输电工程规划建设;优化中央企业在能源安全方面考核制度,发挥央企在电力保供的主力军作用建立电力需求响应长效激励机制;

出台电力需求响应资金保障和财政、税收、信贷等金融政策支持;加快培育多样化经营主体;明确需求响应资源及其聚合商经营主体地位,加快建立健全与现货市场协同运行的需求响应机制;

突出市场化优先原则,坚持“中长期为基础、现货余缺互济、应急调度救急”的跨省区资源调配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全网电力供应。

▌全国人大代表王政涛建议:

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规划建设。建立能源电力行业协同工作机制,健全政府主导、企业实施的源网荷储各方参与的能源电力体系,促进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储能各环节协同联动、有效衔接;

统筹好不同电源类型与电网建设周期的差异,力争实现源网荷储一体规划、同步建设、同步投运。

优化完善系统成本疏导机制。加快建立完善容量补偿、调频等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促使受益用户科学分摊电网容量成本,推动各类主体公平合理承担消纳新能源电力的成本。

关键词二:多能互补

推进“风光水火储”多能互补综合能源供给体系建设,是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电力系统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为此:

▌全国政协委员邹磊建议:

1.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确保已出台政策有效落实。推动地方制定配套政策,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发展总量指标。

2.完善可再生能源跨区跨省消纳市场机制。

3.完善技术标准,规范管理体系。

4.加强电源电网规划协同,加强市场消纳协同。

5.加快探索电力系统之外其他能源品种发挥调节能力的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袁亮建议:

废弃矿山是我国“富煤”能源禀赋遗留下的宝贵资源,也是构建“多能互补”新型能源体系的天然基地。

加快发展新型储蓄供能体系是保障绿色低碳能源安全供给的重要保障,废弃矿井是规模化清洁能源供给储蓄分布式载体;

深入推进废弃矿井绿色低碳多能互补体系建设,以废弃矿井地表地下空间为载体,数字孪生技术为支撑,多维度分级分类分区域联动能源生产、储备、供给与碳捕集、利用、封存,构建集风、光、热、水清洁能源生产、储备、转换与生态工程固碳于一体的产-储-固智慧新型负碳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将实现清洁能源稳续供给、碳永久封存、能-碳平衡共存;

要立足碳约束下国家发展重大能源战略,深度融合科技创新与产业革新科技成果,赋能废弃矿井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推进绿色清洁能源供给、新型储蓄能建设、生态工程固碳建设,加快形成时间、空间多维度废弃矿井综合绿色低碳多能互补体系。

关键词三:虚拟电厂

近日,《深圳市促进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发布,明确提出要加快虚拟电厂建设。然而,深圳虚拟电厂建设运行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目前国家层面虚拟电厂的顶层设计和指导意见尚未出台,虚拟电厂具体功能范围定位并不清晰。为此:

▌全国政协委员王理宗:

提出了“关于加快推进深圳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提案。王理宗表示,虚拟电厂研发创新持续活跃,但定位尚未明晰,参与电力市场机制有待完善,应积极探索特定场景下的虚拟电厂技术模式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薛其坤建议:

建议支持深圳建设国家级虚拟电厂产业创新中心,积极突破虚拟电厂技术瓶颈,打造能源科技创新高地。

支持深圳探索找准虚拟电厂在新型能源体系的定位。同时,支持深圳试点依托虚拟电厂建立城市级电力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分布式交易相融合的新型电力市场,明确虚拟电厂在电力市场体系中的位置。同时,建议强化虚拟电厂资金支持,进一步拓展虚拟电厂资金渠道。

此外,支持深圳依托虚拟电厂探索分布式绿电交易,实现城市内分布式绿色电力资源的有效集聚和优化配置。

关键词四:绿电交易

绿色电力交易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电力市场、碳市场并行的市场体系,但电力市场和碳市场仍处于独立运行状态,尚未形成节能降碳合力。

▌全国人大代表李生权表示:

现阶段经营主体对绿电的消费需求增长,绿电交易已成为电-碳市场衔接的关键纽带,但当前电-碳市场尚未有实质性联动。

一方面是因为电-碳市场互认体系未建立。另一方面是因为电碳价格传导链条不畅通。为此,李生权建议,推进电-碳市场互通互认,形成系统性的电-碳市场协同运营规则;统一认证体系,建立电碳互认的“一张证”绿色消费认证体系;

推进试点建设,发挥湖北电-碳市场协同的先发优势和中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落地湖北的优势。建立绿电溢价“二次分配”市场化机制,在风电、光伏发电企业运营成本并未发生变化的前提下,将绿电的附加收益调整为全社会共享;

设置“双碳”资金池,单独记账、专户管理,在用于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服务重点项目建设。

▌全国人大代表刘同德建议:

做好绿电、绿证市场与能耗“双控”、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机制的衔接,建立完善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的刚性约束政策并进行考核。

国家在全面总结评估绿电、绿证制度体系的成果经验基础上,逐步将符合条件的可再生能源逐步纳入绿电交易范围。统筹考虑绿证和碳排放权交易两种市场的顶层设计,通过设计科学合理的互认抵扣机制将绿色电力证书的购买与碳排放核算联系起来,推动绿电交易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推动实现与国际绿证标准体系接轨,提升国内绿证的国际认可度,为出口型企业产品提供绿色用能背书,增强产品绿色竞争力和话语权。

关键词五:隔墙售电

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文件虽在2017年10月就已发布,但各地“隔墙售电”落实进度缓慢,试点政策迟迟无法落地。细究下来,与至今无法厘清的“过网费”、未明确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相关实施细则有很大关系。为此:

▌全国人大代表李寅建议:

加快出台“隔墙售电”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实施细则。配套输配电价政策改革,进一步明确“过网费”核定原则。完善现有电力系统的技术体系、管理体制。

关键词六:智慧能源

▌全国政协委员段向东表示: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解铝生产国,电解铝生产用电量大、用电成本高,是我国工业领域碳排放治理的关键环节。目前,电解铝企业配套建设的市场化新能源项目,均要求不能向电网反送电、不依靠主网支撑,限制了企业连续稳定生产。

针对这些问题,段向东建议,支持具有市场资源和技术优势的行业龙头铝业集团加快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步伐,利用铝产业能源消纳能力强的特点,按照“源网荷储”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实施一批效果突出、带动性强的绿电铝发展示范项目。

段向东建议从国家层面给予新能源资源配置、中央预算内资金等方面的支持,配套建设的绿电项目按自备电管理,构建以消纳新能源为主的智慧微电网,适当降低过网费,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水风光火核多能协同的铝产业综合智慧能源解决方案,引领带动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关键词七:分布式能源

在现有技术条件和制度安排下,能源体系的清洁性、低碳性、安全性与经济性、可持续性存在一定矛盾,需要从供给、需求、流通各环节多管齐下、优化布局。为此:

▌全国政协委员张恩迪建议:

一是以“先立后破”推进能源供给侧改革。二是以绿色低碳引领能源需求侧转型。三是以协同高效增强能源流通效能。四是以深化改革释放能源发展活力。

在坚持能源战略属性基础上,还原能源商品属性。应构建更加公开透明和统一开放的电力市场,扩大电力用户向电力企业直接购电的范围。要建立既鼓励分布式能源、又兼顾电网企业利益的并网机制,鼓励电网企业、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相互支持、均衡利益。五是以科技创新驱动能源技术升级。六是以开放合作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欧盟用了60年,美国用了45年,中国是力争30年,这注定是一条艰辛之路。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能源行业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坚实之力?内外能源格局动荡,如何以能源安全新战略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时代的大考,仍需要我们在实践中继续作答。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