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新能源发电与煤电协同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如何发挥煤炭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成为行业目光聚焦的热点。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原副校长姜耀东接受中能传媒记者采访,就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作出阐述。
中能传媒:发挥煤炭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的作用有哪些着力点?
姜耀东:首先,进一步加强对中长期煤炭供需形势的研判。立足新发展阶段,根据“双碳”目标要求、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特点、能源结构调整方向,遵循市场规律和自然规律,开展煤炭供需形势研究,把握中长期煤炭资源供求趋势、区域分布、结构特征,科学确定煤炭资源开发节奏,完善煤炭市场长效机制,维护市场供需平衡,提高全国煤炭供应质量和效率。
其次,发挥好煤炭资源优势,加强能源系统一体化整合。强化系统理念、整体观念,坚决避免自行建设、重复建设、标准各异、数据难以共享的弊端,加强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发挥好煤炭资源的优势,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系统工程方法,把煤炭、石油、天然气、新能源等各个子系统、分系统整合成一个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协调运行,产生“1+1>2”的效应。
再次,建立国家新型能源体系建设部际协调机制,协调解决相关重大问题。通过跨专业、跨领域的深度融合,在产业政策、规划布局、技术研发、市场准入、投资管理、节能环保等多方面,协调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重大问题,推动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最后,出台政策支持和鼓励新能源发电与煤电的供电组合。鼓励煤企布局新能源发电,比如与风电项目、光伏项目的融合开发,包括在露天煤矿、采煤沉陷区建风电厂,在煤炭塌陷区设立“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等绿电项目。
中能传媒:作为我国煤矿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安全高效煤矿的发展现状如何?对于下一步的高质量发展,有哪些建议?
姜耀东:目前,全国安全高效煤矿有1146处,以全国煤矿数量四分之一左右的占比贡献了全国70%以上煤炭产量。“一井一面”集约化生产的煤矿达到70%以上,综合单产和原煤工效约为行业平均水平的1.8倍,利润总额占规模以上企业总利润的80%以上,1144处实现安全生产“零死亡”,部分安全高效煤矿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但也要看到,当前已建成的安全高效煤矿占比小、覆盖面不广、复杂条件下建设难度大、科技引领支撑作用不足等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建设步伐。
建议一是完善安全高效煤矿税收优惠政策,对安全高效煤矿实施税费减免、贷款和项目优选等优惠政策,鼓励安全高效煤矿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实现绿色低碳转型。二是将安全高效煤矿置于先进产能核增的优先位置,对特级安全高效煤矿生产能力核增时,适当提高所需产能置换指标折算比例。三是鼓励大中型煤矿技术改造,推广应用绿色智能开采技术,积极鼓励小煤矿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建设,提高煤炭工业安全高效煤矿达标率。四是加大对安全高效煤矿关键技术、装备研发支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