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极不平凡。
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
(来源:微信公众号“浙电e家” 作者:融媒体中心)
一年来,面对各种超预期因素冲击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保供电促转型、走在前作示范,以特别的担当和奉献,交出了献礼党的二十大的优异答卷。
我们承压稳进、克难前行,奋力扛好大国重器“顶梁柱”的重任
面对迎峰度夏持续高温高负荷、电力量缺价涨和疫情冲击下保障经济民生的巨大压力,牢记使命、勇于担当,全力服务大局,克服种种困难,推动政企深入协作、政策应出尽出、资源能用尽用,打赢了电力保供、防汛抗台和服务经济稳进提质等大战大考。
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肯定9次、国家电网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肯定112次。
我们守正创新、转段升级,奋力创造建设“示范区”的精彩
创新理念和机制,推动数字化牵引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构建“一平台、一大脑、八系统、两入口”核心架构,促成《浙江省电力条例》颁布,白鹤滩-浙江特高压直流工程提前送电,加快推进甘电入浙、省内特高压环网等重大战略工程,抓住机遇科学布局抽水蓄能,打造世界首个柔性低频输电工程、空调负荷数智管控等标志性成果。
我们旗帜领航、强根铸魂,奋力彰显“先行官”的担当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深入实施“旗帜领航”党建工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以党建引领推动工作先行示范,涌现了“时代楷模”钱海军同志、党的二十大代表徐川子同志等重大先进典型。
坚持人民电业为人民,广大干部职工在各条战线上顽强拼搏、奋勇争先,展现电网铁军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风采,高质量推动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这一年,服务大局坚实有力
打好电力保供稳价攻坚战,全年外购最大电力3790万千瓦、外购电量超计划达到1900亿千瓦时,支撑全社会用电量5.2%的较快增长,守牢了大电网安全和民生用电底线。
成立省级电力负荷管理中心并实现地市分中心全覆盖,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需求响应资源池。
推出服务我省经济稳进提质一揽子举措,促成电力接入工程费用分担政策省市县全覆盖,成立国网“电e金服”浙江中心,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金融服务150亿元。
科学构建“空天地”台风预警监测和抢修网络,“轩岚诺”“梅花”台风24小时复电率均达100%。
圆满完成党的二十大、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等重大保电任务。
这一年,安全生产保持平稳
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2220项问题隐患全部整改。
克服极端天气和电网高强度运行等压力,精心做好极限工况下电网设备运维管控,220千伏及以上变电设备跳闸率、线路跳闸条次分别下降43%、51%。
加强特高压通道安全管控,推动政府联防联控“两个纳入”,全国首家完成特高压通道直升机带电作业。
这一年,电网发展提档升级
迭代升级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方案,发布全国首份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
成功推动1200万千瓦新增煤电纳入国家规划,支撑我省出台“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专项规划。
绿色低碳项目在央企中首获“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奖”年度国际大奖。
全年并网新能源748.8万千瓦,创历史最高纪录。
投运世界首个高压大容量柔性低频换频站——杭州220千伏亭山站,建成宁波等4个氢电耦合工程、嘉兴数字孪生配电网规划系统、丽水全域零碳能源互联网工程、绍兴中压直挂式储能电站等全国首创示范项目。
这一年,经营管理稳健提质
促成国家电网和我省全面深化合作,形成政企共建合力。
国网浙江经研院入选浙江省新型智库名单,成为我省唯一得到政府认可的企业智库。
建设绿色现代数智供应链,实现供应链可视可控。
国家电网系统首家示范建成营销2.0,首创电力“营销大脑”,实现数智化供电所全覆盖,在衢州等地领先开展“碳账户”服务。
电动汽车充电量6.1亿千瓦时,位列国家电网系统首位。
这一年,改革创新深入推进
电力中长期市场首次常态化开市,现货市场双边模拟试运行,建成零售市场交易平台。
绿电绿证交易突破2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6倍。
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交易额突破10亿元。
获省部级科技奖64项,一等奖数量创历史之最。
成功立项首个ITU标准,成为国家电网首家在三大国际标准组织均主导立项的单位。
7个QC项目获国际ICQCC金奖,连续三年获全国管理创新成果最高奖。
这一年,党的建设持续加强
全面学习、全面把握、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党委会、中心组、读书班等学习近3000次,学以致用推动改革发展。
将旗帜鲜明讲政治融入各项工作,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党建+”十大工程,完成组织力提升“三个50%”目标。
召开国网浙江电力第二次党代会,明确今后五年“三个高地”建设目标。
国网浙江电力团委获评全国五四红旗团委。
加强专家人才培育和新时代产业队伍建设,完善职务、职员、专家三通道互通机制,13人获评全国电力行业技术能手,3人获评国家电网首席专家,1人获评国网工匠、5人获评国家电网劳动模范、28人获评浙江工匠,4个工作室获评省高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
原标题:这份“亮眼”成绩单,请你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