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电元年将至,各路玩家关键技术发力,催化产业提速。
“新老”玩家钠电领域竞逐激烈
作为与锂电池在不同应用场景中的有效补充,钠电池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近期,多家上市企业披露钠电池及其上游材料业务最近进展。
锂电“大玩家”方面,10月21日,宁德时代表示其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进展顺利,供应链布局上需要一些时间,明年将会正式量产;11月18日,孚能科技表示预计2023年将实现钠离子电池量产;11月23日,多氟多也表示,其钠离子电池已有小批量成品下线,正在与下游意向客户积极接洽,将加快推进钠离子电池规模化生产。
此外,容百科技披露,目前其钠电池正极材料月出货规模已超10吨,预计明年年初月出货量将达到百吨,明年年底月出货量将达千吨。
钠电池产业热度高涨,也吸引来不少此前从未参与过电池产业链业务的上市公司“光速跨界布局”,这些钠电“新势力”也欲借钠电池风口乘风而起。
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综合服务商同兴环保,于今年9月宣布与中国科大合作,双方将共同建立“中国科大-同兴环保储能电池材料及器件联合实验室”,又于11月15日披露,该联合实验室正在开展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及电池产品的中试放大实验,中试产线已进入采购阶段。
有机颜料头部企业七彩化学11月16日披露其钠电池业务进展,公司与美联新材将共同出资设立新公司,并将建设年产18万吨电池级普鲁士蓝(白)钠电池正极材料项目。
同日,农药企业丰山集团表示,其控股子公司江苏丰山全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拟以众钠科技的钠离子二次电池产品为载体,致力于推进钠电池的商业化应用。
而以笔记本电脑零组件制造为主营业务的传艺科技在钠电池产业上的步伐则表现得更快。今年6月,传艺科技宣布拟通过其全资子公司
等相关方共同合作设立合资公司“江苏传艺钠电科技有限公司”,从事钠电池及相关原材料研发、生产及销售。资料显示,传艺科技目前规划的钠电池产能合计达10GWh,10月27日其200MWh中试线已经投产。
硬碳负极及前驱体技术寻突破
在传统锂电企业和钠电初创企业如火如荼的布局下,一方面钠电池产业发展呈现迅猛势头,但另一方面,钠电负极技术瓶颈尚待突破。
国泰君安表示,钠电池产业化有望在2022年底形成初步产业链,2023年开启规模化应用,预计2025年负极材料需求将达7.5万吨。
值得注意的是,国泰君安认为,硬碳材料将凭比容量和成本综合性价比或成为主流钠电负极厂商的选择,硬碳前驱体选择和工艺技术积累将构筑核心门槛。钠电池负极市场从无到有,具有规模化生产经验的锂电材料企业和钠电负极初创企业各具优势。
无独有偶,光大证券研报显示,钠电池行业进入0-1阶段,硬碳负极的研发攻关成为决速关键,在钠电硬碳负极产品方面研发和量产进度较快的厂商,最有望受益于钠电0-1带来的需求弹性。
光大证券分析认为,应用方面,硬碳材料理论容量可达350-400mAh/g,能够更好地支持钠电池快充、过放,打开钠电池应用广度;成本方面,钠电负极成本占比大幅提升至16%,硬碳前驱体降本空间大,预计到2025年硬碳负极成本将降至与石墨负极相当;技术方面,硬碳前驱体路线多样,原材料供应与成本是核心考量,未来硬碳路线或呈现百花齐放格局;供应链方面,硬碳前驱体的调控、改性、掺杂、包覆是当前负极厂商首要解决的产业化问题;专利和产品方面,生物质硬碳成为新老厂商当前布局的重点。
整体看,在政策支持以及未来能源转型发展趋势下,凭借成本低、低温性能及安全性能好、充电倍率高等优势,钠电池被认为未来可以广泛应用于储能、低速电动车等领域,而且随着技术创新使钠电池循环寿命进一步提高,其增量空间巨大,在钠电上下游企业的合力影响下,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来源:微信公众号“电池中国” ID:cbea_batte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