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18日,新余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新余市“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方案》指出,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继续加大对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村村之间、村组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平衡发展。实施重

首页 > 输配电 > 电网建设 > 政策 > 正文

江西新余: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 加快重点村电网改造

2022-07-19 11:27 来源:新余市人民政府 

北极星输配电网获悉,7月18日,新余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印发《新余市“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通知。

《方案》指出,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继续加大对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村村之间、村组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平衡发展。实施重点村道路畅通工程,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推进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推进公路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实施供水保障工程,完成重点村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延伸工程建设,加强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到2025年重点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快重点村电网改造,推进燃气入重点村,提高重点村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重点村千兆光网、5G 网络、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实现“双千兆”网络覆盖80%以上行政村。

原文如下:

中共新余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

印发《新余市“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市直有关单位:

现将《新余市“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中共新余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11月8日

新余市“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重点

帮扶村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中共新余市委、新余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余发〔2021〕11号)文件要求,稳步推进全市“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工作,着力打造新时代“五美”乡村,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筛查经济发展基础薄弱、社会事业相对滞后的“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以下统称“重点村”),持续巩固拓展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至2025年过渡期结束,重点村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农民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人居环境品质提升,垃圾收运、卫生厕所100%覆盖;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实现道路、城乡供水、燃气供应、数字网络、物流快递入村;公共服务明显提高,村卫生室和健康管理水平提升,养老服务体系完善,综合便民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改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二、重点工作

(一)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布局。根据村庄发展实际情况,科学分类推进“多规合一”实用性重点村村庄规划编制,完善村庄用地用途管制制度,明确村庄布局,衔接产业发展规划、生态环保规划,力争2022年完成17个市级重点村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注重村庄风貌引导管控,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村、红色名村和传统建筑,打造具有新余特色的秀美乡村。(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区)党委和政府)

(二)培育壮大乡村特色产业。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打造农业全产业链,让农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发挥市级农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协会和致富带头人专业委员会作用,打造重点村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产品认定,培育知名品牌。加大产业后续帮扶及政策支持,着力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大力培育“一村一品”,壮大乡村产业致富带头人,每村致富带头人不少于2人。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加大科技服务力度,选派科技人员开展农业产业技术指导服务,积极推动人才下沉、科技下乡。继续实施消费帮扶,开展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加快重点村电商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村、信息入户和“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扩大特色农产品上行。至2025年,重点村有一个以上特色产业,有条件的村建成一个电商快递综合站。(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科技局、市发改委、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供销合作社、市邮政管理局、市工商联,各县(区)党委和政府)

(三)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继续加大对重点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村村之间、村组之间基础设施建设平衡发展。实施重点村道路畅通工程,推动“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推进资源路、产业路、旅游路和村内主干道建设,推进公路项目更多向进村入户倾斜。实施供水保障工程,完成重点村城乡供水一体化管网延伸工程建设,加强防洪、灌溉等中小型水利工程建设,到2025年重点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实施乡村清洁能源建设工程,加快重点村电网改造,推进燃气入重点村,提高重点村供电能力及供电可靠性。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动重点村千兆光网、5G 网络、物联网与城市同步规划建设,实现“双千兆”网络覆盖80%以上行政村。加强重点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乡村双向物流配送体系,到2025年有需求的重点村建有一个快递服务网点。加强重点村客运站点、文化体育、公共照明等服务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市文广新旅局、市供销合作社、市邮政管理局、人民银行新余中心支行、国网电力新余供电分公司,各县(区)党委和政府)

(四)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重点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强化生活垃圾治理,完善“户分类、乡镇收集、县(区)转运、市级处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模式。分类有序推进厕所革命,2021年完成户厕问题摸排和因施工不到位、产品质量不过关等导致的问题厕所整改;因技术模式不适宜等导致的问题厕所,明确时间表和线路图,逐步整改;对无厕户、旱厕户加强改造提升。梯次推进重点村生活污水治理,统筹改厕和污水、黑臭水体治理。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庄清洁和绿化行动,大力整治公共空间和庭院环境。健全完善“五定包干”村庄环境长效管护机制,确保重点村长效管护工作有专项经费、队伍和制度,加强“万村码上通”5G+平台建设,推动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环境管护监督。到2025年,重点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卫生厕所基本普及,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宜居不迁并村庄整治建设和庭院整治基本完成,所有重点村全部纳入平台监管,真正打造一批美丽宜居村庄、美丽庭院。(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管局、市卫健委,各县(区)党委和政府)

(五)全面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深入实施“小荷工程”“水花行动”“明亮行动”和“润心行动”,全方位呵护下一代健康成长。加强小规模学校建设,优化学校网点布局,积极推进农村学前教育发展,到2025年基本普及农村学前教育;实施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开展农村小学教师“一专多能”综合培养。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推动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变,加强对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城乡统筹;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残疾人以及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巩固“党建+颐养之家”,健全县乡村衔接的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加强对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推进村级综合性服务设施建设,建立集党务、村务、政务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数字化建设,大力开展便民服务、农业服务、医疗服务、党建服务等公共社会服务。(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市文广新旅局、市医疗保障局、市体育局、市妇联、市残联,各县(区)党委和政府)

(六)大力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为阵地,积极推广农村道德积分银行典型经验和做法,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依托“晓康驿站”,大力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爱我工小美·五年更辉煌”和“百年追梦路、时代圆梦人”等宣讲活动。结合“先锋创绩”活动,开展文明村镇、文明信用户、最美家庭、五好家庭、清洁家庭、新余青年五四奖章评选等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持续开展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和农村自办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完善村规民约,推进移风易俗,常态长效抓好殡葬改革,深入遏制高价彩礼、厚葬薄养、铺张浪费等婚丧领域不良移风易俗,推动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民政局、市文广新旅局,各县(区)党委和政府)

(七)构建现代乡村治理体系。加快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建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加强重点村党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筑牢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创新村民参与村庄公共事务方式,以推广运用积分制、清单制、数字化、村民理事会等为抓手,构建党员示范引领,村民理事会、妇女小组长、志愿服务队等村民自治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开展好“阳光村务”工作,发挥村民监督作用。开展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巩固深化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加强农村法治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推进法治乡村示范创建活动。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快农村“雪亮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乡村调解平台和调解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网格化服务管理,做好对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安全隐患等重大事件的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责任单位:市委农办、市农业农村局、市委宣传部、市乡村振兴局、市委组织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各县(区)党委和政府)

三、支持政策

(一)强化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健全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任务相适应的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过渡期内加大对重点村财政衔接资金投入,通过统筹整合涉农资金、帮扶资金等渠道,“十四五”期间,确保平均每年每个重点村投入衔接资金不少于50万元;加强对各类项目资金的绩效管理,强化绩效目标执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提高使用效率和效益。(责任单位:市乡村振兴局、市农业农村局、市财政局)

(二)强化金融保险服务。持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村乡村振兴的金融投入。过渡期内继续实施脱贫人口扶贫小额信贷贴息和风险补偿金等政策;加大对重点村农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领域信贷投放,在贷款准入、利率、期限等方面给予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加大产业信贷和保险力度,推广发展价格保险、产量保险、“保险十期货”等新险种,发挥“防贫保”“农房保”等保险作用,推动保险资金支持重点村建设。(责任单位:新余银保监分局、人民银行新余中心支行,各县(区)党委和政府)

(三)强化土地项目布局。优先保障重点村村庄用地布局,有效利用存量建设用地用于新产业和返乡下村创业,统筹公益性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领域重大项目以及能源、交通、水利等重大投资向重点村延伸覆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优先保障重点村乡村振兴需求,用好土地增减挂钩政策,节余指标市域内调剂收益优先用于重点村。集中行业部门政策用于解决重点村产业发展、就业扶持、生活保障、卫生医疗、教育就学、住房饮水等实际困难,重点解决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发展环境、生态建设存在的短板弱项。(责任单位:市自然资源局、市发改委、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林业局、市文广新旅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医疗保障局、市体育局、市财政局,各县(区)党委和政府)

(四)强化产业发展支撑。加大对重点村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推动相关转移支付倾斜支持重点村发展产业。培育壮大重点村的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林下经济等新型产业,加大冷链物流节点向重点村倾斜布局。加快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鼓励农业企业与重点村合作建设原料基地、加工基地,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不断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壮大村集体经济。(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林业局、市供销合作社,各县(区)党委和政府)

(五)强化各方人才支持。继续坚持重点村帮扶机制,向市定重点村安排市、县直单位对口帮扶并选派联络员,加大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帮扶。继续动员全市“两代表一委员”、各级商(协)会、非公经济企业、社会人士和乡贤成功人士积极等参与重点村乡村建设,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为家乡建设“五美”乡村贡献力量。(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乡村振兴局、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各县(区)党委和政府)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工作组织领导。各级党委要扛起政治责任,加强对“三农”工作全面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四级书记一起抓”责任,健全“市县抓落实、乡镇推进实施”机制;要发挥各级党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明确成员单位责任分工,相关部门要细化支持政策,形成工作合力,真正构建起党政主导、部门齐抓、社会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格局。

(二)加强防贫监测帮扶。要加大对重点村防返贫监测和分类帮扶机制工作的指导,严格落实重点村每周研判分析机制,严格纳入程序要求,通过采取农户自主申请、乡村干部排查和走访等方式,及时发现和核查易返贫致贫人口,动态识别监测对象;坚持事前、事中和事后帮扶相结合,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帮扶,及时系统标注风险稳定消除的监测对象,实行动态清零。

(三)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要加大宣传力度,坚持扶智扶志结合,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努力提升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要发挥宣传媒体作用,及时总结宣传推广重点村乡村振兴好经验好做法,发挥榜样力量和示范引领作用;要充分调动乡贤及成功人士积极参与,不断汇聚全市全社会之力共同推动乡村振兴。

(四)强化考核严明作风。继续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重点村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县乡巩固脱贫成果考评内容和市平时暗访督导重点,强化考核暗访结果运用,对考核排名靠后、履职不力的严格责任追究,对工作不严不实、弄虚作假的,严格执行监督执纪问责,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推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附件:新余市“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名单

附件

新余市“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村名单

经研究决定,马洪办内塘村等17个村为“十四五”市定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其中:

一、高新开发区2个

马洪办内塘村、水西镇黄家村

二、分宜县6个

分宜镇角元村、凤阳镇大路边村、钤山镇大岗山村、钤山镇金鸡布村、双林镇姜源村、洋江镇长塘村

三、渝水区7个

罗坊镇东边村、南安乡东洛村、水北镇楼前村、水北镇泉塘村、下村镇何家村、下村镇龙湖村、新溪乡城头村

四、仙女湖区2个

观巢镇京桥村、欧里镇带元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