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酸锂市场热度持续不减。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D:weixin-gg-lb)
6月24日,国轩高科(美国)与胡胡伊省国家能源矿业公司(JEMSE)在阿根廷正式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建立合资企业国轩胡胡伊矿业有限公司(暂定名),规划建设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
根据规划,先期拟建设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后期根据市场需求规划建设二期5万吨电池级碳酸锂生产线。
这是双方今年5月份合作的后续。5月初,国轩高科披露,其与JEMSE线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决定就当地锂矿资源保障、碳酸锂精炼厂建设、下游业务拓展等方面展开全方位战略合作。根据协议,国轩高科与JEMSE将合资在胡胡伊省保税区兴建一座电池级碳酸锂精炼厂,后者将提供勘查面积约17000公顷的潜在锂矿产资源探矿及采矿权,保障资源供应。
无独有偶,同日,还有两家企业发布公告宣布自身在碳酸锂领域的布局。
一是,德方纳米与天齐锂业全资子成都天齐签署《天齐锂业销售合同》。按照合同,天齐锂业将在2022年7月至2024年12月向德方纳米供应碳酸锂,销售单价按照双方约定的定价机制执行。
二是,科力远拟与宜丰县人民政府签订《关于湖南科力远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在江西宜丰工业园区兴建投资项目合同书》,拟投建“3万吨电池级碳酸锂材料项目”、“6万吨高功率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以及“混合动力技术平台项目”,总投资不低于35亿元。
多方玩家瞄准碳酸锂进行布局,其背后思路不谋而合。
从趋势看,不论是电池企业还是材料企业,加码碳酸锂均采取锁长单或者直接向上游延伸,“下手”产锂盐的方式,以维稳自身供应,构建成本优势,抢夺市场话语权。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总裁杨红新在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峰会上表示,目前是资源紧缺的时代,面对缺矿、电池企业盈利差等挑战,电池企业需要进行产业一体化的联合,纵向拓展向上,与锂矿、原材料、锂电装备等企业开展合作,实现共赢。
天赐材料董事长徐金富则强调,目前,终端电池企业不断向上游延伸,新供应链模式正在形成。
此外,企业动作频频加码碳酸锂,也直观反映了其高企的市场热度。
价格方面,近一周,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46.3-47.5万元/吨,呈低幅上行但总体价格区间维稳之势。
进入2022年,碳酸锂价格开启跳涨模式,元旦站上30万元/吨高位,2月中旬冲上40万元/吨,3月初突破50万元/吨大关。4月其价格虽出现小幅回落,跌回50万元/吨以内,但不到一个月时间又迅速昂头,维持在46-48万元/吨之间。
需求端,5月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颓势扭转,中汽协数据显示,5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46.6万辆,环比增长49.5%,同比增长113.9%;销量44.7万辆,环比增长49.6%,同比增长105.2%。下游终端需求上涨带动碳酸锂市场交易活跃度上升。
长远来看,随着近期铁锂厂商去库存接近尾声,新的采购周期将至,厂家开始考虑新一轮备采;再加上6月锂电池产业链复工复产持续深入推进,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会加速上调,四季度销量冲刺,上游锂盐需求将进一步增长。
供给端,整体来看,国内企业还较依赖海外品质较高的锂矿资源。目前全球锂矿供给以锂辉石提锂为主,供应代表国为澳大利亚,但随着澳洲锂精矿采用竞拍销售的模式,国内锂盐企业与其合作的难度加大,成本管理失控。此外,盐湖卤水上,依靠国内外盐湖资源提锂还有待进一步探索。这无疑都加剧了锂盐的供需矛盾,导致锂盐价格持续高企。
在此情形下,国轩高科、德方纳米、科力远等企业加大碳酸锂布局力度,有利于保障自身长期稳定供应,并构建成本优势。
同时,可以预见,在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锂盐保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参与到锂资源的卡位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