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逐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新能源是必不可少的力量。《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推进大型风光电基地及其配套调节性电源规划建设,提升电网对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消纳能力。本刊记者围绕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等方面采访了中国电科院院士王伟胜。
《国家电网》: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王伟胜:当前,国家提出构建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接连印发了两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项目清单,总装机规模超5亿千瓦。我国大型风光基地主要集中在西北地区。在沙漠、戈壁、荒漠规划建设大型风光基地具有重大意义。
一是加快能源转型,助推“双碳”目标实现。西北地区风光资源富集,沙漠、戈壁、荒漠面积广阔,建设大型风光基地可以实现荒漠土地和风光资源的协同利用,加快新能源的高效开发,为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奠定基础。
二是带动科技创新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大型风光基地是我国未来能源系统的重要支点。大型风光基地的开发建设,必将带动关键技术突破和核心装备升级,并将形成系列规范和标准,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三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西部地区发展。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是助力“西电东送”的重要举措,既能实现东西部在土地资源、绿色能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互补,又能够促投资、稳增长,带动西部地区交通、水泥、钢材、机电制造等行业的发展,为东西部平衡发展、共同富裕提供有力支撑。
《国家电网》:荒漠地区大型风光基地开发和利用面临哪些挑战?
王伟胜:考虑到荒漠地区的特点,大型风光基地采用集中式开发和经特高压直流远距离外送的模式。在这种场景下,荒漠地区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面临两个方面的挑战:
一是消纳问题。荒漠地区经济欠发达,负荷较少,新能源无法全部就地消纳,大规模新能源电力需要通过特高压直流跨省区联合消纳。直流运行、新能源消纳、建设成本、火电和储能等调节资源多方面因素交互耦合,大型风光基地风光资源互补规划和高比例新能源尤其是极端天气情况下实现电力电量平衡难度大。
二是稳定运行问题。现有新能源发电技术需要依赖同步电源为其提供电压、频率支撑。荒漠地区电网和同步支撑能力弱,大型风光基地稳定送出问题将更加突出。
《国家电网》: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支撑服务新能源发展,在大型风光基地建设方面拥有哪些经验?
王伟胜:近年来,公司围绕我国大规模新能源并网面临的突出问题,加强科技创新,不断研究新能源资源和发电特性,在功率预测、优化调度、试验检测、并网控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促进新能源高效消纳、安全并网运行以及标准建设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为推动新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是在充分认识新能源资源和发电波动特性、促进大规模新能源消纳方面,建立了新能源资源数值模拟与预报平台,提升了新能源功率精准预测能力和预测精度;研发了新能源电力系统生产模拟系统(REPS)和国—网—省消纳能力协同计算平台,实现了新能源消纳能力量化分析与准确测算;研发了新能源调度决策支持系统,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提升电网跨省跨区互济调节能力,促进新能源在更大范围内消纳。
二是在充分认识新能源设备弱支撑和低抗扰特性、保证大规模新能源安全运行方面,建立了世界上规模最大,具备风电、光伏并网性能实证功能的张北试验基地,大幅提升新能源运行控制性能;建立了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与交直流送出系统的数字/物理混合实时仿真平台,揭示了新能源基地与送出系统振荡机理,掌握了新能源集群次/超同步振荡及暂态过电压抑制方法;建成了可再生能源独立供电系统,在西藏实现了100%可再生能源可靠供电。
三是在相关标准、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建设方面,构建了符合我国新能源发展模式的并网标准体系,实现了新能源规划设计、试验检测、功率预测和调度运行全环节标准化;积极落实新能源消纳预警、配额制等政策,推动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开展跨省跨区交易,通过市场手段打破省间市场壁垒,实现了资源的大范围优化配置。
《国家电网》 :在支撑高比例新能源并网运行方面,未来还需要开展哪些方面的科技创新?
王伟胜:为支撑高比例新能源系统运行,未来需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通过顶层设计、科学布局,紧密围绕新能源发电高精度预测、并网性能提升与优化运行开展深入研究。
一是在新能源资源数值模拟与发电预测方面,开展新能源资源与发电联合数值模拟、高精度功率预测理论和方法以及极端天气过程发电出力预警等研究,进一步揭示资源耦合特性与变化规律,扩大模拟范围,提高预报精度,有效应对极端天气的影响,助力新能源消纳和电力供应。
二是在新能源发电新型控制技术方面,开展新能源自同步发电技术与组网方法、新能源电站主动支撑控制、大型风光基地交直流外送与先进控制等研究,攻克新能源发电新型控制技术和组网方法,提升新能源发电安全、高效和智能化水平。
三是在高比例新能源与储能协同规划及优化运行方面,开展新能源与多类型储能协同规划理论及方法、高比例新能源运行风险评估理论与防御、源网荷储互动下的新能源消纳能力评估与预警等研究,突破新能源与储能协同规划及运行理论方法,解决新能源电能供应不足等问题。
未来,我们将探索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技术无人区,许多新的技术问题有待进一步发现和解决。科研团队应立足自主创新,加快打造能源电力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服务“双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标题:【特别策划·观点】加快大型风光基地建设—— 访中国电科院院士王伟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