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微电网建设步伐正不断加快,中央与各地相关支持政策与落地项目不断增多。就在近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清洁能源微电网建设、经营”被纳入其中。
微电网凭借其对分布式电源灵活高效的集成能力,已成为不少地方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方向。
记者了解到,微电网是指由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等组成的小型发配电系统,其可以实现多样化分布式电源的高效并网,减少分布式电源接入对大电网产生的不利影响。
“海量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应用与接入,给传统电网规划、运行、维护等带来较大冲击的同时,也为微电网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微电网可将分布式能源及储能等设备连接形成微型完整电力系统,或离网运行,或与市政电网并网运行,实现不同种类能源的优势互补、就近消纳,缓解电力系统调峰压力。”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副研究员孙玉树说。
作为当前发挥分布式发电供能系统效能的最有效方式,微电网优势逐渐显现,各地相关鼓励政策不断加码。
今年5月,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深入推进制造业高质量绿色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征求意见稿)》中明确了以消纳可再生能源为主的增量配电网、微电网和分布式电源的市场主体地位;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数据发展局发文,提出打造中国—东盟智慧用能、微电网、虚拟电网等能源基础设施智慧化合作样板;同期,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福建省“十四五”生态省建设专项规划》,提出稳步推进智慧能源应用,支持鼓励建设微电网等项目。
在政策鼓励与市场需求积极推动下,近年来,各地微电网建设项目相继落地,示范项目不断增多。
就在今年4月,位于浙江象山韭山列岛的“零碳智慧”微电网项目正式竣工投运。据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投运的“零碳”微电网系统由独立运行的小型光伏发电、逆变器以及储能设备构成,可离网独自运行,在没有光照的极端环境中,可供岛上各类电气设备正常运转7天,实现“零碳”供能。
福建省自去年5月投运该省首个海上渔排风光储微电网示范项目后,又于今年4月启动了“10千伏白莲线—垢坑线柔直互联微电网”项目。目前该项目已完成24小时试运行,正式投入运行。
此外,北京、合肥、嘉兴、苏州等地微电网建设工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近年来各地微电网发展渐入佳境,但囿于微电网供电存在波动性,且先期投资大,目前尚无法借助自身功率可调、负荷可中断等灵活技术优势,在市场获得更多经济效益,导致微电网投资积极性不高,项目落地仍存瓶颈。
“微电网要规模推广仍需进一步挖掘商业潜力,突破微电网收益模式单一和电价机制不完善两大瓶颈。”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郑华强调。
郑华进一步建议从提高微网内综合能源服务能力和强化灵活性交易两方面入手,“首先微电网应更好发挥综合能源提供商或服务商的作用,为用户提供更多节能低碳改造、效能提高、电价代理等综合能源服务;其次应鼓励微电网作为购售电和碳交易主体,积极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在用电高峰时段按市场需求将多余电量作为调峰电量出售,获得售电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得到调峰补偿。”
原标题:优势逐渐显现,政策积极性提升,示范项目呈“多点开花”之势—— 多地力推微电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