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项目 > 正文

“六个首次”!创新集成火电机组在国家能源集团投产

2025-07-15 11:06 来源:国资委 

迎峰度夏以来,江苏用电负荷不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7月15日,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3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营,较计划时间提前了44天,为区域能源供给提供重要电力保障。

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进程加速推进,可再生能源装机比例大幅提升,火电的托底保障和调峰调频作用更加凸显。常州公司二期扩建工程作为江苏省首批“先立后改”清洁高效支撑性电源项目,凭借其稳定的出力特性、灵活的调节能力,能够为电力保供和清洁能源消纳注入强劲动能与关键支撑。本次投产的3号机组,对标新一代煤电技术特征,在国内首次应用了全国产核电iDCS控制系统,实现芯片100%国产化、软件100%国产化、关键核心知识产权100%自主可控的“三个百分百”重大突破;首次使用了百万机组高效供热柔性回热技术,降低厂用电率约2个百分点;首次集成了“多路分仓+储能粉仓”技术,有效破解燃料供给与负荷需求动态匹配难题;首次实现了百万机组全工况自适应启停,实现了不同状态下的全过程综合管理与控制,在减少人工操作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机组状态切换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首次运用了“耦合热泵回收闭冷水废热”技术,实现了闭冷水废热的高效回收利用,降低了机组供电煤耗,开辟了余热利用新路径;首次使用了机组全生命周期实时健康评估技术,开发了故障机理与数据驱动相结合的辅机故障诊断与健康状态评估建模技术,构建起了故障预警-诊断-健康评估一体化智能平台。实现了“六个首次”的创新集成。

同时,该机组还集成了二次再热技术、宽负荷节能技术、智能发电等28项创新技术,配套建设了污泥协同处置项目,采用干化耦合掺烧一体化工艺,对多种城市污泥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通过自主研发的“低压蒸汽干化+高温焚烧”技术,该电厂每年消化15万吨市政污泥,相当于破解常州40%的污泥处置难题。曾经令人头疼的城市污泥,在锅炉高温中转化为电能点亮万家灯火,焚烧产生的灰渣经处理后成为混凝土掺合料,反哺城市建设,真正实现“污泥—能源—建材”的闭环利用,积极拓展了“一心两脉”综合能源服务商的发展路径,为我国火电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示范。

据了解,国家能源集团江苏常州公司二期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年发电量将达到160亿千瓦时,约占常州市全社会用电量的四分之一,凭借出色的经济性,与火电行业机组平均煤耗相比,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5万吨,可实现二氧化碳减排约4万吨,对优化区域能源结构、提高电力保供调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