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罗源的黄某某等6人在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无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情况下,租下一处废弃石厂,从事非法拆解废旧铅蓄电池熔炼铅锭,涉案金额达1800余万元。经罗源县检察院提起公诉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此6人近日被判刑并处罚金。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铅蓄

首页 > 储能 > 储能电池 > 铅酸/炭电池 > 报道 > 正文

6人因非法处置废旧铅蓄电池被判有期徒刑 涉案金额1800余万元

2022-05-12 14:02 来源:电池工业网 

据媒体报道,罗源的黄某某等6人在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无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情况下,租下一处废弃石厂,从事非法拆解废旧铅蓄电池熔炼铅锭,涉案金额达1800余万元。经罗源县检察院提起公诉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此6人近日被判刑并处罚金。

据了解,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铅蓄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铅蓄电池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每年的铅蓄电池理论报废量超过600万吨以上,有超过60%的废旧铅蓄电池流入灰色产业链。

废旧铅蓄电池不仅含铅及铅酸液,而且还含有汞、镉、镍等重金属以及酸、碱等电解质溶液物质,可能直接或间接的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环境构成威胁。目前,处理废旧铅蓄电池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被有资质的正规企业回收,另一种就是通过修复技术手段修复后使用。但是每年废旧铅蓄电池经正规渠道回收的数量较少,大部分废旧电池都由小商贩进行拆解。

事实上,除铅蓄电池外,动力电池回收也面临着同样的难题。央视调查发现,不少新能源汽车退役电池实际上流入了一些“小作坊”式回收企业。而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与经济性有关。

“白名单”企业在技术升级、厂房改造、规范达标上付出了较高的成本,导致其在回收端无法在价格上与“小作坊”企业竞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在各项规范指导文件的支持下,回收企业可加强与车企、电池厂等产业链企业协议合作。

近段时间,车企、电池企业等产业链内企业也纷纷强化布局而随着产业链企业的不断布局,以整车厂、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企业等多方共建的回收体系或成为未来主流的回收模式,形成产业链闭环合作。

原标题:非法处置废旧蓄电池,6人被判有期徒刑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点击空白区域关闭图片,
双指拖动可放大图片,单指拖动可移动图片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