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要么不来、要么来了就跑了”“煤电从业人员老龄化明显,技术人员青黄不接、发展后劲不足现象愈发严重”……记者近期走访内蒙古、山西等地,不少煤电厂一线员工向记者坦言,“行业发展不景气、工作压力大、收入不理想,年轻人耗不起,也熬不住。”
中电联近期发布的《上半年全国电力供需形势分析预测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煤电企业亏损面明显扩大,部分发电集团旗下煤电企业6月份亏损面超过70%、煤电板块整体陷入亏损。据记者不完全梳理,截至目前,已有十余家煤电上市公司发布半年业绩预告,近九成出现亏损或净利润严重下滑。
业内人士认为,行业境遇和前景直接影响人才队伍的稳定和后续培养,人才“逃离”又会反作用于行业健康发展。“煤电行业发展正面临业绩不佳、经营承压和人才短缺的多重困境。”
“年轻人不愿意来,来了也留不住”
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禀赋,决定了煤电在电力系统中长期扮演“压舱石”角色,也决定了从业人员数量多、工作任务重。
“以煤电厂运行人员为例,其主要负责实时监测DCS(计算机控制系统)的设备运行情况,行话俗称‘看盘’,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或者处理一些阀门操作,就地巡检设备。”山东煤电企业人士李某告诉记者,“这些工作需要全年无休24小时随时在线,与‘护士’‘货车司机’工作节奏相当,凌晨1点到8点黑白颠倒‘熬大夜’是日常。维修人员更辛苦,几乎长期处于高压高强度的状态中。”
据记者了解,目前大型发电集团一般为‘五值三运转’,即一个班组分别为一值,一天24小时分早、中、晚三班,共五个值轮流上岗。西北地区某煤电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电厂职工大批退休,叠加整体亏损严重,不少电厂已被迫改为‘四值三运转’,工作量一样但人更少了。换言之,分派到每个人头上的工作量更大了,而且还要定期抽人去其他‘兄弟’电厂帮忙。”
工作繁重,效益每况愈下,煤电行业对年轻人吸引力正在直线下滑。
一位电力高校招生就业办公室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清洁煤电供应体系,排放达世界领先、厂区环境干净宜人,但通过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来看,选择去煤电厂工作的学生越来越少。”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对此表示认同:“现在的大学生确实不愿去煤电厂。”
内蒙古某煤电企业人士也告诉记者表示:“同样是‘看盘’、维修,年轻人宁可去水电、‘风光’电厂,也不愿意来煤电厂。大家觉得这是‘夕阳行业’,没前途,就算来了,熬几个‘大夜’后不久,就陆续走了。”
“年龄结构断层严重,技术人员青黄不接”
“身体顶不住!”山西某电厂五十岁的刘某这样形容目前的工作,“一般刚入职的一线员工需要从运行干起,但年轻人不来,主要还是我们这批老职工身兼数职。本是快退休的年纪,可工作压力比年轻人都大。”
吸引不了年轻人,将直接影响煤电行业发展。“我国煤电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开始建设,当时的年轻人如今大都到了退休年龄。新入职年轻人少,中青年都跳槽了,剩下中年人和离退休职工,‘传帮代’还怎么持续?”刘某感叹道。
李某告诉记者:“现在电厂信息化、自动化程度较高,人员需求确实没以前多,但像维护部锅炉、汽机等专业技术人员仍然不可替代。这些与机组安全密切相关的技术人员,存在明显的青黄不接现象,平均年龄45岁以上,班组4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屈指可数。不少电厂将部分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如果电厂监督不力,可能有安全隐患。”
一线员工年龄结构失衡,煤电行业专业技术类人才的保有情况也不容乐观。刘某透露,目前电厂重要生产技术岗位技术人员配置不足,形不成梯队结构。例如,山西某煤电公司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014人,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71人,仅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35%。“研究型、技术型人才跳槽更方便,现在占比更少,流失情况也比较严重。”
“煤电转型更需要人才支撑,应提早规划”
碳减排目标下,能源转型需要煤电稳步退出。国网能源研究院7月底发布的《中国电源发展分析报告》指出,预计“十四五”时期,煤电仍将在电力电量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煤电仍是我国的主力电源,在储能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情况下,煤电依然是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每当看到将煤电‘妖魔化’的言论,不免揪心。”李某感叹,“近几年供热季的煤电厂最穷,没钱买煤、每天烧煤泥,还要背两个细则考核。电厂吃了‘上顿’没‘下顿’,能够保证供热和供电实属不易。如果煤电在电力系统里干的是‘苦力活’,那么我们干的就是‘最出力不讨好’的活。”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煤电行业人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袁家海指出,无论是灵活性提升、多种能源耦合,还是发展综合能源服务,煤电厂的转型都需要人才支撑,需要的人才层次和能力结构都趋向复合化和多元化。“当前的这种老龄化、技能结构单一化趋势不利于煤电转型,也不利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采访中,煤电企业人士一致呼吁,希望通过优化管理,实现电厂本质安全,对不符合设计要求的设备及时技改升级,运用新科技、新技术减少人员操作。同时,建议政府和行业机构开始着手研究、规划煤电行业人才政策,不要等到真正爆发“用工荒”才重视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