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正值迎峰度夏关键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发改价格〔2021〕1093号)。(详情点击)
分时电价是根据用户用电需求和电网在不同时段的实际负荷情况,将每天24小时划分为高峰(尖峰)、平段、低谷等不同时段,对各时段分别制定不同的电价水平的电价制度。
(来源:微信公众号“鄂电价格” ID:edianjiage 作者:鄂电价格)
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在鼓励用电客户合理安排用电时间、削峰填谷、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 从电力行业来看,有利于降低电力投资,进而降低单位供电成本
由于电能难以储存的特性,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实时平衡,电力系统每天必须按照尖峰、高峰、平段、低谷时间的需求来设计生产规模或供电能力。
由于尖峰、高峰时段所有设备都投入满负荷的运行,供电边际成本最高;而非高峰时间只有最高效的发电机组在运转,所以边际成本较低。因此,峰谷分时电价机制可有效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抑制高峰时期用电量的快速增长,提高低谷时段的用电量,削峰填谷,使得全社会用电负荷尽量保持均衡,降低电力系统投资和降低输配电价水平,提高全社会经济效益。
相反,如果不通过价格杠杆合理引导,所有用户都在高峰时段用电,为了满足所有用户用电需求(假设不限电),就必须投资建设大量的电厂、输配电设备和线路等,但是,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气温在变化,时空在轮换,繁华后的寂静之时,为短暂高峰时段投资建设的大量的电厂和输配电设备就处于闲置备用状态。
众所周知,任何投资都是要通过商品收回成本的,电力投资也不例外,因此,通过峰谷分时电价引导用户合理避峰有利于降低电力投资成本,进而降低全社会电价水平和用能成本。
二 从企业用户来看,引导企业合理安排生产,降低运营成本
通过对工业用电客户执行峰谷分时电价,使得工业用电客户主动通过调整生产班次、改进工艺,将可转移的高峰负荷移到谷段和平段,主动统筹用能行为,并实现降低用能成本目标。
工业设备按运行的连续性一般可分为间断生产设备和连续生产设备两类。
调整间断生产设备的组织方式主要是改变作业时间,将生产工具时间安排在低谷或平段进行。
对连续生产设备的生产组织方式主要是调整品种,可以考虑在尖峰时段生产耗电小的产品,在其它时段生产耗电相对多的品种。
具体可在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支持下,加强电能电量管理,采取负荷预测、用电规划与电费预算等措施,利用峰谷电价差、可再生电能消纳等激励措施结合电力市场规则,合理配置用电负荷,节约电力电费。峰谷分时电价,可谓低碳节能的利器、绿色发展的金盾!
原标题:分时电价助力“双降”目标——降电力投资、降用户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