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江苏气象微博官宣:截至5月27日,江苏13市集体入夏完毕,全员开启夏天模式。
随着气温的升高,大量空调都转了起来,加上我国新冠疫情逐渐缓解,江苏经济运行延续去年以来稳定恢复、稳中向好的态势,各地经济迅速回暖,带动了全社会用电量的快速攀升。
据预测,今年夏季,江苏用电负荷将突破1.25亿千瓦,如遇持续高温,负荷可能进一步抬升。
受电网资源有限因素影响,今年,在用电高峰期,电网与电力用户之间可能面临供不应求的矛盾,也就是“缺电”。
此刻,你的心里是不是有很多疑虑?放心,你的担心,小编全替你想到了。
今天,就邀请你一起来“破题”!问
我们的电网是“一张网”,各省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吗?答
当然可以,特高压干的就是这事儿!拿江苏来举例。
江苏有一条±800千伏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可以把四川的清洁水电送到江苏,不过,一旦遭遇枯水期,水力发电减少,那江苏的电力资源就会受到影响了,这个时候,外省也可能“爱莫能助”。
问
现代社会,一刻也离不开电,那缺电了怎么办?答
在用电高峰时,如果电力供应出现不足,电网就可能因承受不了急剧增高的用电压力,而导致一些问题和故障。
不过,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通常会有一个老办法——电力公司会在政府主导下,启动有序用电方案,在高峰时段引导用电量较大的工业电力用户错开时间用电,从而让用电负荷快速降低,这样就能有效保障让电于民,保护电网安全了!
问
这样引导企业错峰用电,会不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答
会有这种情况。
因此,早在2015年起,江苏省就在政府主导下开始实践“电力需求响应”,电力用户如在高峰时主动降低一些非生产性用电功率或关停部分不影响安全运行的生产线,用户就能根据负荷的降低量获得相应的激励收益,可谓是一举两得,十分友好。
这样的措施,也把称为“削峰需求响应”。
不仅在高峰时段,通常遇到春节、国庆、五一这样的小长假,电网用电比较低,新能源可能难以消纳。面临弃风、弃光的损失,这个时候,也可以通过需求响应让用户抬高用电量,来缓解电网供需矛盾,促进新能源全额消纳,这就叫“填谷需求响应”。
2015年以来
江苏省电力需求响应的实践规模、次数等
均位居国内前列
先后创造了全球最大的
削减负荷和提升负荷的记录
你知道吗?
通过需求响应
不仅可以减少发电厂的装机量
还可以促进新能源消纳哦
目前,在江苏
已累计减少电网投资约382亿元
累计促进新能源消纳4.8亿千瓦时
降低碳排放量47.9万吨
电力需求响应
国网江苏电力邀请你一起参与!
削峰填谷保护电网安全
错峰用电还能拿到一笔可观的奖励
这么好的一种形式
到底哪些人可以一起参与呢?
普通工业用户
负荷集成商
储能站
电动汽车
5G基站
……
统统都可以
具体申报条件
可以参照
《江苏省电力需求响应实施细则(修订版)》
tip:什么是“负荷集成商”?
负荷集成商是由于电力需求响应发展而出现的服务企业,可聚合可调节资源并代理用户参与需求响应,同时为用户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和咨询服务。
例如,聚合普通工业用户、居民用户、储能电站、充电站等打包参与需求响应。2015年以来,国网江苏电力积极培育负荷集成商20余家,构建了省内需求响应服务生态圈,推动各类用户广泛参与电网互动。
看到这里
大家差不多明白了吧?
只要符合对应条件
就可以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哦!
下面这份申报攻略
快快点赞、收藏、转发
激励标准
根据调控时间、通知时间和响应速度
有不同的激励标准
对于削峰需求响应,标准如下:

举个例子
某企业参与削峰需求响应
如果提前一天通知,响应时段是13时至14时
那么响应速度系数就为1
如果调控时长不超过1小时
那每千瓦就按10元计算
用户在该时段降低负荷2万千瓦
预计获得激励20万元
对于填谷需求响应,标准如下:
谷时段:5元/千瓦
平时段:8元/千瓦
再比如,今年五一期间
江苏一企业入选填谷需求响应
通过加大机器生产功率等方式
参与电力需求响应
累计填谷9.5万千瓦
共获得了32万元左右的激励资金
不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申报流程
线上申报:
登录江苏省需求侧管理平台
需求响应中心业务支撑平台
(.cn)
如有疑问
可与所在属地供电公司联系
1.初步申报时间:
2021年5月24日至2021年6月10日
2.核定确认时间:
2021年6月11日至2021年6月20日

夏天就要到了
为了都能享受空调、WIFI和冰西瓜
一起来参与电力需求响应吧!
最后
小编也要呼吁广大居民:
在夏季用电高峰时段
请将空调设定26℃以上,减少使用时间
使用自然光照明,随手关灯
尽量不在用电高峰使用大功率电器设备哦
节约用电,绿色用电,错峰用电
原标题:江苏启动2021年电力需求响应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