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千伏长勺站变电运检中心第二种工作票,调度数据网接入……”3月17日9时46分,国网莱芜供电公司调控中心在OMS系统(山东电网调度管理应用系统)中语音生成第一条值班日志记录,这标志着公司在全省首家上线电网调度人机语音交互平台。
据悉,电网调度人机语音交互平台基于OMS系统、EMS系统、山东省电力公司人工智能中台,通过完成语音识别、声纹识别、语音合成等服务,最终实现调度业务语音一键智能输入,提高调度人员的调度业务处置速度和工作效率。
在电网日常调度工作中,调度员需要通过调度电话进行大量的业务联系及汇报事项,而在事故情况下,要求调度员快速正确处置故障以满足大电网安全和用户供电可靠性要求,如何减少调度员的电话沟通时间,莱芜供电公司不断深化调控领域人工智能、5G等新技术研究,有效提升公司调控运行水平。
近年来,莱芜供电公司积极践行国网战略落地,配合省调试点开展调控领域人工智能研究,探索借助知识图谱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发掘电网故障后的信息查询和决策推理实现路径。为搭建电网调度人机语音交互平台,莱芜供电公司调控中心汇集莱芜电网运行数据,将莱芜调度人员信息,管辖厂站信息,8万多条一次、二次设备信息及相关主要属性在OMS系统提取并整理导入至语音平台,并对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校核,辅助调度员语音识别及语义理解,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率,提升电网全景感知能力。同时他们对文本数据聚类分析,抽取最近30天调控录音进行转写与聚类分析,对32项值班日志项中文本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分析出日常调控常用语、专业术语等,形成一个完善的电力专业词汇库。在此基础上,莱芜供电公司组织调度人员深入学习人工智能知识,针对大规模连续语音的识别任务,从已有的语音信号提取声学特征和文本数据,构建电力专业词汇库,结合深度神经网络,在词云搜索空间找到对应说话语音的最佳句子匹配,提高语音识别的准确性和实时性,提升电网智能控制能力。
今后,该公司将继续开展电网调度智能机器人研究,实现电网实时运行风险主动提醒和电网故障处置智能提示,逐步实现调度运行业务自动化、智能化。
原标题:莱芜供电在全省率先上线电网调度人机语音交互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