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共同社等多家日本媒体报道,日本政府已基本决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净化后含有放射性物质氚的核污水排放入太平洋。该行动将最早于2022年开始启动,并且用数十年的时间来完成,最终方案将于本月晚些时候公开通报。
(来源:微信公众号“中国核工业” ID:cn_industry 作者:李春平)
截至今年9月,这些核污水的存储量已经高达123万吨。上述消息引起了日本本国和国际方面的关注。就相关问题,本刊记者近日联系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
记者:为什么福岛核事故后会产生这么多放射性污水?
叶奇蓁: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特大海啸,从而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重大核泄漏事故,影响重大。
事故后反应堆里的核反应虽然停止了,反应堆还需要冷却以避免残留的热量造成反应堆过热。大量用于冷却反应堆的海水,加上流入设施内的地下水和遭到污染的雨水等,就成了有放射性的污水。
福岛核电站一直对这些污水进行处理,但处理起来有一个难点就是氚。我们知道水是氢和氧两种元素构成的,氚是氢的一种同位素。含氚的水和普通的含氢的水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也很接近。因而所有的水处理的办法,包括离子交换、蒸发等等,都很难去除氚。现在大家担心的也就是氚的问题,氚是一种放射性核素,半衰期大概12年半。
记者:如何看待日本政府的决定,核污水的排放会产生什么后果和影响?
叶奇蓁:日本政府决定将核污水排入大海是不够负责任的做法。早在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一年左右的时间,日本已经向海里排放了3万吨左右的核污水,引起了周边国家的抗议。日方当时的说法是为储存高辐射性污水腾出空间。事故发生到今天已经9年了,该做的措施早就该做了,现在这样的决定是不应该的。
说到后果,这和最后排出来的污水的辐照剂量有关系。鱼和其他水生动物吃了以后,吸收了放射性物质,通过食物链可能会在食用当地水产品的人体内累积。
尽量减少废物向环境排放是原则,把核污水向外排放,原则上就是不应该的。
记者:因为这次事件,福岛核事故再次进入大众视野,我国核电站会不会发生类似的事情?
叶奇蓁:日本政府这次的做法不应该,而中国的核电安全是另一个问题,二者没有关系。福岛核事故发生后,中国工程院的研究报告指出,首先,福岛核电站系沸水堆核电站,反应堆内产生的蒸汽直接进入汽轮机发电,一旦堆芯熔化,放射性物质就会进入常规岛,释放到环境。而我国采用的是压水堆核电站,两个回路互相隔离,即使堆芯熔化,亦不会使放射性物质进入常规岛和环境。因此中国不会发生类似福岛的事故。
第二,我们针对核电站的一系列设计都是按照安全第一的要求,包括选址过程对地质条件严格把关,厂坪标高高于最高的海啸和洪水水位,即“干厂址”,不会因为厂址被淹而全厂断电,致使堆芯的余热导不出去,而导致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位于福岛北边的女川核电站就因地势较高,厂坪未被水淹,没有发生全厂断电,即使在同样的地震和海啸灾害下,没有发生核事故。
我国核电有完整的预防和缓解事故措施,加上严格的运行管理,我国核电站的安全性是有保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