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营性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的全面放开,更多中小型用户将进入市场,售电空间将被进一步打开,电力交易也将迎来新一轮高潮,售电行业的新一轮红利或将到来。但售电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赚取价差那么简单,未来,可以提供多元化增值服务的用户型售电公司、服务型售电公司将走得更远。
10月30日,由北极星电力网、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共同举办的“2019售电实务与营销研讨会(第一期)”在北京圆满落幕。在为期2天的时间里,发电侧售电公司、电网侧售电公司以及独立售电公司的业内人士,对电力市场改革的政策、售电公司的组建运营、售电公司的盈利模式、增量配网规划设计与商业模式、我国电力现货市场的实践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探讨。
电力市场总体进展
截至目前,电力体制改革已走过了4年的历程,4年间,电力交易体制逐步健全,优先发电购电、中长期电能交易、合同电量转让交易、辅助服务交易、电力现货试点建设逐步完善。截止6月底,全国市场主体11.9万家,其中售电公司3415家。全国的售电市场注册分布中,北京、山东、河南注册最多,其次为河北、江苏、安徽、山西等省份,初步建立了多买多卖的市场格局。
省级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加速推进,第一批8个现货试点全部启动模拟试运行,截止10月底,第一批现货试点已全部开展结算试运行。
随着国家发改委宣布经营性行业发用电计划迎来全面放开,市场化交易电量将大幅提升,更多中小用户参与市场化交易。此番扩围意味着更多市场主体可不受电压等级及用电量的限制进入电力市场,据测算,放开后,有望在今年带来2000亿—3000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增量。
售电公司的困局与角色
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市场,如此大体量的电量放开都将对电力市场产生规模效应。在培育电力用户的市场意识、释放市场化红利、给中小企业更多市场选择权的同时,市场主体的激增与分散化,对售电公司带来了更广阔的合作空间的同时,也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
虽说售电的市场被全面打开,但目前售电市场也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售电公司公示数量超4000家,但实际参与交易的数量不足10%。各省规则不统一,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大多数售电公司赢利模式单一,基本以“吃差价”为主。部分售电公司诚信经营和风险防控意识淡薄,以及人才匮乏、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凸显。对此,也有专家分析称,售电市场出现的问题,是由于不同部门之间的博弈、中央和地方的博弈、输配分开问题、调度交易分开问题、区域电力市场以及售电公司没有核心竞争力造成的。
对此,售电公司要搞清楚其在电力直接交易市场中的角色(经销商),充当中小用户和批发市场之间的媒介。从电力批发市场(中长期+现货)中购买电能量,售电给没有能力参加电力批发市场的中小用户。另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营销技巧,在洽谈合同时,要了解发电侧煤炭成本和让价意愿情况,了解电力用户的用电量和用电性质,看电力用户的所属行业以及用户类型,才能合理控制偏差。
未来的售电公司可以做些什么?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售电公司一定不是简单的赚取价差,随着售电服务和业务不断升级,售电公司应该具备全面有效的客户研究及精准服务,更具个性的增值服务,更加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更加合理的电价构成以及更加多样化的盈利模式。
有专家强调,客户黏性、合理的定价制度、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是未来售电公司的制胜关键。
目前,电力市场中存在的售电公司主要有以下几类:电网背景售电公司、电厂侧售电公司、园区配售电公司以及独立售电公司。
电网背景的售电公司是体量较为庞大的售电公司,两大电网启动成立独立售电公司(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做出姿态支持和参与电改。目前主要开展特定增量市场的市场化交易,未来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方向不明晰。而电厂侧售电公司是目前电力市场上最有动力、有实力、成交电量最大的市场化售电群体,是发电厂应对市场化交易的短期措施,中长期将出现分化,优胜劣汰。园区配售电公司属于市场化交易的积极推动者,在园区内有一定实力,但不具有普遍性。目前独立售电公司在市场上的占比较大,但情况最复杂,属于竞争力参差不齐的售电群体。由于独立售电公司业务同质化严重,预期将出现较快萎缩,重组和整合。综合来看,各类售电公司各有其优势。
对于售电公司而言,未来还可以参与增量配电业务。配售电公司以用户运维服务为基础,延伸拓展发展设计咨询、分布式电源(微网)开发、节能服务、需求侧响应和售电支持等业务。并通过综合能源服务衍生出运维大数据平台、节能服务平台、设计咨询服务平台、分布式开发平台,同时强有力支撑售电平台的开发与应用。
通过短短两天的交流和学习,参会人员表示,对售电行业有了全新的认识和了解。大家表达了一个观点,“市场化”是本轮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词和最重大的成果,而售电是市场化的重要产物,前路一定是光明的。未来北极星电力网、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还将组织售电实务与营销系列研讨会议,也希望有意愿分享的售电公司联系我们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