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咱是一名侦察兵,守护的是一方安宁,脱下军装咱是一名电力运维兵,守护的是万家灯火,责任都很重大,使命同样光荣。”7月30日,笔者见到河南济源供电公司输电检修班班长张海燕时,他正带着同事李超在220千伏黄荆线22号杆巡视电力设备,言语中流露着真诚和率直,笔挺的身板、稳健的步履、严谨的神态,依然能让人看出他的军人气质。
“保家卫国、守护平安是军人的初心和使命,可靠供电、光亮万家是电力人的初心和使命。”这是张海燕对初心和使命的理解。作为济源市“十佳”优秀退伍军人、河南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优秀共产党员,他认为只有把初心浸润在岗位实践中,把事业浸润在为民服务中,让使命化作勇于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方能体现人生的价值,体现一名共产党员的本色。
关键时刻勇担当
7月26日,济源突遭雷暴天气, 35千伏白王线21号杆出现故障。做好安措后,张海燕第一个爬上铁塔,迅速开展抢修作业。
“每遇急难险重任务,班长总第一个冲上去。”输电检修班员工袁大平说。在同事们眼中,“干工作雷厉风行,有困难冲锋在前”,是张海燕从业28年来的不变风格。
“当兵就要当好兵。”张海燕认为,“好”兵的标准在于政治过硬、作风过硬、工作过硬,不论是部队侦察兵还是电力运维兵,关键时刻不能犹豫、更不能退缩,要积极担当作为,冲在前面、干在前头。1987年10月,时年18岁的张海燕报名参军,成为东北边疆某坦克师侦察营的一名侦察兵,因表现优异,两年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91年转业后,成为一名普通电力职工,长期扎根在输电线路运维一线。在绿色军营期间,遇到重要任务,他总主动请战、高质量完成,多次获得所在连队好评;转业到地方工作以来,他勤勉敬业、甘于奉献,积极发挥示范作用,践行守护光明的承诺。
济源山区丘陵面积占88%,供电线路大都跨越高山深谷和密林,运行条件复杂。张海燕所在的班11名员工,担负着85条、826千米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的巡视维护、缺陷处理、技改大修等任务,工作量大,尤其是夏季、冬季恶劣天气易发多发,抢修抢险情况时有发生。哪里有险情,哪里最艰苦,他就冲向哪里。他说急难险重面前最能锻炼人,也最能考验人,作为一名坚守在电力保障一线的“战士”,就应该出现在最需要的地方。去年以来,他带领班组人员先后完成38项抢修抢险和应急保电任务。
心中有信念,肩上有担当。张海燕认为,信念是不变的初心,担当是应尽的责任。他不仅在岗位上行动率先、工作抢先,还有着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2018年春节期间,他主动到湖南与广东交界的梅花镇参与抗冰抢险,对500千伏桥曲线抗冰复电现场进行安全监督。同年5月他再度参与抗震救灾,先后在四川阿坝、马尔康、红原、若尔盖等地区运送救灾复电设备,有力保证了当地的电力恢复进度。
呵护电网保运维
“各项技术参数正常,导线连接点无过温迹象。”7月19日,在处于王屋山腹地的220千伏陡虎线17号杆,张海燕带着同事李小军和赵栋梁对输电线路进行特巡。他拿着望远镜仔细检查电力设施,逐项核对基础数据,并提醒班组人员对照运行标准,观察好每个细节,不放过任何隐患。
“当兵的人就要练就‘火眼金睛’。”张海燕说,他在部队时是侦察兵,对观察力、辨别力和判断力要求特别高;转业后成了电力线路“运维兵”,同样离不开精确的观察、精细的辨别和精准的判断。在他看来,输电线路是电力供应的基础保障,输电检修岗位是守护万家灯火的前沿阵地,容不得丝毫懈怠,必须精益精细,全身心投入工作。
针对输电线路多、班组人员少、运维任务重的情况,张海燕将班组人员分成4个小组,明确责任、划分区域,要求严格按照质量标准和运行参数开展线路巡视,把工作做到极致。他带领的小组负责运行时间最长、环境最复杂地段的输电线路,积极发挥示范效应。针对巡视中发现的问题或不足,认真做好记录,建立隐患信息库,及时组织人员治理,结合实际落实风险防控措施,保障线路健康运行。
精益运维保运行,肩负责任送光明。去年以来,张海燕带领班组人员高质量完成输电线路例巡、特巡任务,更新杆号牌、警示牌1862套,发现和处置各类安全隐患527例,修剪砍伐通道树木2.7万处,用辛勤付出筑牢了光明通道,守护着济源城乡的璀璨灯火。
勤勉进取不停步
“不论以前在东北的边防哨卡,还是如今的输电运维一线,我都没有放松过学习,尽可能为自己多‘充电’。”张海燕说,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每个人都需要勤学不辍,不断适应发展需要。特别是面对电网的快速发展和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更要有“本领恐慌”的忧患感和紧迫然。
“既要不忘初心,还要拥有匠心。”张海燕认为,作为一名输电运维专业的普通党员,不仅要牢记责任和使命,吃苦奉献、勤勉付出,适应“5+2、白+黑”的线路巡视和设备检修节奏,更要专注业务、锤炼技能、勤勉进取,争当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的示范者和带头人。
丰富的知识、精湛的技术,离不开勤奋的努力。自打28年前走上电力运维岗位起,张海燕就把学习当作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向书本学,向师傅学,向实践学,处处留心、勤学不辍,从电力“新兵”到技术“老兵”,他用勤学、善学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也带动了班组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公司举办的技能比武中,他们班总能名列前茅。
“我们通过发明耐张双串绝缘子更换卡具,变2人操作为单人操作,规避了作业风险,降低了劳动强度。”张海燕介绍道。学习是积累知识的手段和提高素养的途径,只有将学习的能量注入转化为创新创造的效益产出,才是根本目的。他结合输电线路运维实际,带领班组人员挖掘创新课题,加强学习研讨,解决技术难题,近年来先后涌现创新成果1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型专利14项,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张海燕说,今后他将牢记一名电力“运维兵”的初心和使命,牢记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精益求精、脚踏实地,一如既往地干好本职工作,确保电网安全运行,精心守护万家灯火,在平凡的岗位上体现责任和价值,彰显本分和本色。(济源供电公司 李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