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
1.河南落实差别化电价政策 不合规项目可同时执行差别电价和阶梯电价
河南省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关于落实我省差别化电价政策的通知》,要求省辖市、直管县(市)价格主管部门接到执行产业政策或能耗情况的核查结果函后,应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完善差别化电价政策的通知》规定的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标准,明确相关企业或项目的具体加价标准,在10个工作日内印发差别电价、阶梯电价文件。
年度核查后执行差别电价、阶梯电价的,自当年的6月1日起追溯执行。日常核查、申请核查,需明确加价标准或撤销、调整电价的,自复核结果函签发日追溯执行。
核查的项目,既属于限制类或淘汰类,能耗又超过限定值的,同时执行差别电价和阶梯电价。
详情点击:

2.江苏电力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征意见 售电公司应于次年4月30日前披露年度信息
江苏能监办日前发布了关于征求《江苏电力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实施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电网企业、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售电公司、独立辅助服务商等市场成员应按本办法遵循“真实、及时、透明、准确、完整”的原则披露相关电力市场信息。
上月电力市场信息应于当月的 10 日前披露。季度信息的发布要在每季度首月前 15 个工作日内完成。电力交易机构、电力调度机构、电网企业的年度信息应于次年度的3月10日前披露。发电企业、售电公司和独立辅助服务提供商应于次年4月30日前披露年度信息。
对市场主体未按照本办法要求披露信息的,江苏能源监管办将责令其限期整改,并根据情节严重程度将其列入电力市场信用重点关注名单或者黑名单。拒不整改的,将注销其市场注册,强制退出江苏电力市场。
详情点击:
3.山西公布2018—2019年采暖季“煤改电”用电价格:0.2862元/千瓦时
山西省发改委日前发布了《关于我省2018—2019年采暖季“煤改电”用电价格及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中称,完善居民家庭“煤改委”电价政策,电网企业直接抄表到户的居民家庭“煤改电”用户执行独立的电采暖电价政策。采暖用电执行峰谷电价,采暖用电量不受限制,不执行阶梯电价。
采暖用电不区分峰谷时段,不执行阶梯电价,采暖季用电量在各市发改委确定的用电量额度范围内,用电价格0.2862元/千瓦时,超出部分用电价格按0.505元/千瓦时执行。采暖季用电量=2600千瓦时/月*采暖季供暖用。
详情点击:
4.总额2千万!江西开展2018年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和电能替代财政奖励工作
江西省能源局日前发布了《关于做好2018年江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和电能替代财政奖励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按照1000万元预算总量,根据各地用电量、能耗、用户平台申报情况等因素提出分配方案。用户平台奖励实施退坡政策,对2018年用户平台建设,按照不超过实际投资额的20%予以奖励,且每个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监测点)最高奖励金额不超过1000元。对单个用户平台奖励点数不超过500个。
电能替代财政奖励:省能源局按照1000万元预算总量,根据各设区市前期电能替代工作开展情况以及用电量、能耗燃煤锅炉淘汰任务等指标因素,提出分配方案。电能替代财政奖励实施退坡政策,运行成本奖励:在政策实施期内每年按照不超过项目新增电费支出的30%给予奖励;建设成本奖励,按照不超过项目投资额的20%给予一次性奖励。具体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情况自行制定。
详情点击:
数据:
5.数据|前三季度我国电力需求增长特点及全年趋势判断
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为5106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9%,增速同比提高2.1个百分点,增速创2012年以来历史同期新高。第二、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增速同比均有所加快。前三季度,第一产业用电量55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8%,增速同比保持不变;第二、第三产业与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为34714亿、8259亿、7534亿千瓦时,同比分别增长7.3%、13.5%、11.5%,增速同比分别上升1.3、3.3、4.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对用电量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升。
综合分析,今年以来用电量实现快速增长主要是受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著、经济新动能快速成长、电能替代力度加大、气候气温影响明显等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和短期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2018年第四季度,宏观经济运行有望继续保持稳中向好趋势。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影响不断显现,但央行降准、减税降费、鼓励消费、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措施将有助于我国经济运行保持稳定,发展质量持续提升,对电力需求增长提供一定的支撑;电能替代方面,随着电锅炉、电窑炉、港口岸电、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等电能替代项目的实施,电能替代成效将进一步显现;气温方面,根据国家气象局10月16日的最新预测,今年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偏高,但受居民生产水平提升和清洁采暖持续推进等影响,采暖电量仍将增加。另外,区域限产政策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四季度限产的力度同比会有所减弱。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预测第四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5%左右,增速环比第三季度上升0.5个百分点。预计2018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约为6.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增速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增长9.7%,增速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长6.7%,增速同比上升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用电量增长14.6%,增速同比上升4.3个百分点;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13.4%,增速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及居民生活用电的贡献率分别为1.2%、53.7%、24.4%和20.8%。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售电每日要闻-2018.11.05
评论:
6.输配电定价基本原则:影响增量配网收益及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未考虑位置信息的输配电价机制
输配电定价的基本方法或原则如下:
1)电源和负荷都是电网的用户,市场情况下分摊给电源的输电费用最终都会转移给用户,但不同的分配方法对电源的激励不同。如果需要给不同位置的发电企业一定的经济信号以引导其规划、投资,则可以将一部分输电费分摊给电源侧。
2)电网设备分专用设备和公用设备,专用设备的成本由受益的电网用承担,公用设备的成本需要选择一种分摊的机制。
3)公用设备成本的分摊大的方面分为邮票法分摊和按对电网的影响程度及受益分摊两大类。
4)一个较大的电网可以分为不同的小的电网或者区域。如果公用设备成本的分摊考虑用户的位置,一般采取区域定价的方式,一个区域内的用户采用相同的输配电价。电价区域的范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省,小到一个配网区域。
5)跨区跨省线路的成本的分摊国际上有两种典型的方式:通过输电权拍卖的方式,以及由相关电网公司承担及分摊的方式。
6)输配电定价本质上应该是一部制容量定价,根据系统峰荷,或者支路峰荷的情况进行相关价格的计算、成本的分摊。对不具有分时计量条件的用户,或者存在多个电压等级的情况,可以将全部或一部分成本按电量分摊。
7)跨省跨区线路的成本分摊给两端的电网公司时,建议尽量按照容量费的方式分摊。跨省跨区线路成本采用电量电价的方法分摊,会导致一些本来可行的交易由于输配电价而无法成交,影响资源在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影响一些可再生能源的消纳。
8)对反向潮流的分摊方式有不同的方式,不同方式产生不同的经济信号。
9)当公用网络设备成本的分摊考虑用户的位置信息时,需要考虑未用容量成本的分摊方式。一般将未用容量成本以邮票法分摊给所有用户。如果输配电定价本身采用的是一部制容量费的形式,就是按照负荷容量的比例分摊;如果输配电定价本身采用的是一部制电量费的形式,就是按照负荷电量的比例分摊。
10)垄断企业价格的监管包括总收入和价格结构两个方面。价格结构的监管非常重要,但不是实现规定每类用户的具体的价格水平。
11)总准许收入的计算可以考虑采用标杆成本方法,包括基于设备的标杆成本法和基于电网的标杆成本法,基于电网的标杆成本法可以激励电网进行优化的电网规划。
12)如果价格中有类似价格上限性质的成分,从激励垄断企业降低成本的角度,监管周期不宜过短。
13)如果没有采用考虑位置信息的输配电价机制,不同地区的输配电费存在大量的交叉补贴,这是影响增量配网收益、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14)实施考虑位置信号的输配电价机制并不一定要对每条线路的成本进行核算,可以采用“标杆成本的方法”计算。
15)交叉补贴问题的关键,是首先计算出每类用户应该承担的真实的成本。这个真实成本的计算,必须考虑电网用户的电压等级、负荷曲线、所在位置等信息。对存在环网的情况,还需要定义一种潮流跟踪的方法。因为从理论上,没有唯一的“正确的”、“合理的”方法。
详情点击:
报道:
7.四川对电力交易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造 各类市场主体均在董事会中占据席位
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电力交易机构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制定了《四川电力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和规范运行方案》,提出四川电力交易中心由电网企业、四川主网主要发电企业、省政府推荐的电力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共同参股,各类市场主体均在董事会中占据席位的模式对国网四川电力交易中心进行股份制改造,以搭建公开透明、功能完善的电力交易平台,更好地促进市场在电力资源优化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下一步,我们将会同相关部门,与国网公司一道,做好参股股东招募、出资人谈判、股权挂牌转让等交易机构股份制改造后续工作。
详情点击:
8.江苏明年电力市场交易规模可增167%!用户门槛降至10千伏
江苏省工信厅副巡视员周毅彪:电力直接交易,是指符合准入条件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或售电公司,按照自愿参与、自主协商的原则直接进行的购售电交易,电网企业按规定提供输配电服务、收取核定的输配环节固定费用。它改变了电力用户只能从电网公司按照国家核定的价格购买电能的统购统销模式。
我省2012年开始试点电力直接交易,交易规模从2012年试点的13.16亿千瓦时扩大到2018年的1800亿千瓦时左右,位居全国前列。参与用户用电价格平均下降2-3分/千瓦时,累计为企业减少电费支出100亿元以上。
明年,我省将进一步扩大电力市场交易规模,参与用户范围扩大至全部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大工业用户及一般工商业用户,交易规模比今年增长167%,预计降低企业用电成本57亿元左右;到2020年,电力市场交易电量占省内发电量比例达65%,让更多企业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改革红利。
详情点击:
电力交易:
9.2018年1~9月北京电网结算市场交易电量10.24亿千瓦时
2018年1~9月,北京全社会用电量累计完成849.20亿千时,同比增长7.88%。其中,第一产业8.1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1.97%;第二产业238.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12%;第三产业417.6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84.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73%。2018年1~9月,北京电网结算市场交易电量10.24亿千瓦时,其中电力直接交易电量7.85亿千瓦时,鲁固直流送北京交易电量1.54亿千瓦时,新疆送北京交易电量0.85亿千瓦时。
详情点击:
市场:
10.广东新增第二十四批4家售电公司
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日前发布了《关于公布第二十四批列入售电公司目录企业名单的通知》,2018年10月1日至10月31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对广东省第二十四批四家售电公司市场注册申请材料进行了公示。公示期间,市场未对四家售电公司提出异议,现将四家售电公司列入售电公司目录。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售电每日要闻-201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