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在青岛举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青岛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处处充满勃勃的生机与活力。记者走访发现,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航空港的青岛发展日新月异,电力为青岛城市发展插上了翅膀。加快建设一流配电网、

首页 > 输配电 > 输配电 > 智能用电 > 市场 > 正文

打造一流配电网 建设最美青岛

2018-06-06 08:39 来源:亮报 作者: 许天骄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在青岛举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再一次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青岛美,红瓦绿树,碧海蓝天,处处充满勃勃的生机与活力。记者走访发现,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航空港的青岛发展日新月异,电力为青岛城市发展插上了翅膀。加快建设一流配电网、全面提升供电服务水平、港口岸电项目落地、绿色出行方便快捷……充足的电力不仅让青岛动力满满,更赋予了这座城市新的内涵。

国网山东电力员工开展应急演练。 远德亮 摄

国网山东电力员工坚守保电一线。 王者东 摄

“六个零”目标确保可靠供电

依海而建,向海而兴。浩瀚无边的大海让青岛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海洋文化。近代开埠以来,多国移民在此相聚,儒家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渗透,形成了青岛“中西合璧、古今交融”的文化特色。

如今,青岛不仅是沿海重要中心城市、新一线城市,更成为中国向世界敞开的一扇美丽窗口。据了解,2017年,青岛市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390.2亿元、占全市进出口贸易总额的6.4%,占山东省与上合组织有关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的26%,青岛正成为上合组织国家间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平台。

浮山湾畔,美丽的奥帆基地与五四广场隔海相望,融“山、海、城、湾”于一体。蓝天下,海水波光粼粼,白帆迎风招展。2008年之后,青岛奥帆基地已经成为一个著名景点,此次峰会,奥帆基地被改造为会议场馆,正殷切期待着四海宾朋。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是党的十九大之后我国重要的主场外交之一,国家电网公司高度重视此次保电工作。4月27日~28日,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舒印彪到山东调研并检查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保电工作,要求全力抓好上合组织青岛峰会保电工作,以最高的标准、最有效的组织保障、最可靠的技术措施、最饱满的精神状态、最严明的工作纪律,全力以赴确保实现电网设备零缺陷、重要负荷零闪动、供电服务零投诉、安保反恐零事件、人员工作零差错、网络信息安全零漏洞的“六个零”目标,坚决打赢保电攻坚战。

为做好峰会保电,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构建了“省市一体、青岛为主、各地协同”全面保电体系,据了解,决战阶段,国网山东电力将投入1.4万人在峰会现场保电。

5月31日下午4点,记者在会议场馆见到了正在检查设备的青岛供电公司员工方向和王澎。他俩一人手持红外线测温仪检查设备,一人在《设备负荷及温度测试记录表》上记录。王澎介绍说:“我们要求主动服务客户‘最后一纳米’,在4月份时便完成了全部电力设备的摸排,包括最小的灯泡、插座和音响,每台设备还做了逐级电源溯源,如控制灯泡的上级所有电源,都一一记录在册,确保发生故障时能第一时间找到原因,现在每天都要对4层的配电箱全部检查两次。”据悉,为确保峰会顺利召开,青岛供电公司将会议场馆列为特级保电客户。今年4月,参与保电的供电公司员工便进驻场馆工作。

保电工作需要投入巨大精力,更要求顶尖的专业技术水平。奥帆基地面向大海,大海有潮汐现象,对供电电缆提出了更高要求。青岛供电公司市场室主管时翔说:“基于大海这种特殊的环境,我们因地制宜,经过反复论证后,决定采用高压柔性电缆和低压柔性电缆,确保了可靠供电。”会议场馆项目管理中心项目经理何涛说:“这次保电工作中,供电公司都是主动上门,简化了很多程序,各项工作也都做到了极致,有他们在,我们非常放心。”

此次峰会保电过程中,各种电力高科技也大展身手。在保电前沿指挥部,设备室空无一人,而巡检机器人却在忙碌地检测设备。巡检机器人智能、高效、准确,人工4到5个小时的工作量,它3个小时就能完成;在电缆隧道,巡检机器人和消防机器人一起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隐患;在街道上,安装有配电线路车载智能巡检系统的巡检车,代替人工巡视配电线路,效率提高了20倍;在指挥中心,智能保电指挥系统全方位监测全市各个供电设备,发生故障时系统第一时间报警。

一流配电网打造“美丽青岛”

夜幕降临,青岛五四广场附近的50多座楼宇全都亮起来,五颜六色的灯光交相辉映,流光溢彩,电力让整个城市焕发出别样的风情与魅力。

一流的城市,配以一流的电网,青岛的“五光十色”,离不开电力的坚强支撑。很多市民切身感受到了用电新体验:家中用电越来越稳定了,停电维修的时间越来越短了,停电维修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而这些,事实上都与青岛城市配电网的优化、升级息息相关。

自去年10月起,国网山东电力开展了“美丽青岛”城市配电网建设行动,按照世界一流配电网建设标准,到今年4月底,建设了35项输变电工程,新增线路470.61千米,新增变电容量211.35万千伏安,规模接近过去两年青岛电网建设的总和。

“美丽青岛”行动有80%的工程位于主城区,主城区社区密集,人流量大,施工难度极大。为了不扰民,国网山东电力在241项停电施工计划中实行了“零点作业”,每天凌晨才开始作业,最大程度上不影响群众正常用电。4月28日,在近海的一座崭新的供电开闭所前,青岛市民王先生惊讶地说:“昨天好像还是旧的供电所,一个晚上,就成新的了,不是亲眼所见,真不敢相信。”

为了“美丽青岛”行动的顺利推进,国网山东电力举全省之力,从全省各地市抽调精兵强将,来自淄博、潍坊、威海等地市公司的援建人员迅速集结青岛,确保工程顺利完成。沙滨是来自威海供电公司的援建人员,那段日子他每天天不亮就出门,一直工作到深夜,他说:“说不累是假的,但想到自己是在为这座城市做贡献,干劲儿就特别足!”

从前期的规划建设,到后期的运营维护,国网山东电力瞄准国际顶尖城市目标,结合青岛市“三带一轴、三湾三城、组团式”的城市空间布局,力图创新青岛城市配电网的每一个环节。未来,青岛示范区内供电可靠率将达到99.9996%,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降低为仅2.4分钟,为青岛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电力保障。青岛是海滨城市,为符合城市特色,海岸边、沿海的城区街道上,环网柜都被大海、白帆装饰,与周围的风景完美融合。

在“美丽青岛”行动开展的同时,青岛老城区旧电表的更换也提上日程。青岛城区风景秀美,青岛上空看不到凌乱的电线,电缆入地早已施行。一些到了使用年限的电表也纷纷退休,让位于崭新的智能电表。为了保证智能电表的正常工作,5月18日下午3点,青岛供电公司员工李昊鹏、李群山到客户王焕晨老人家回访,王焕晨老人感激地说:“小伙子,辛苦你们!下雨天还来家里回访,电表一切正常,给你们点个赞!”

绿色电力扮靓魅力之城

青岛三面环海,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北线起航点和重要枢纽,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青岛扬帆起航,与上合组织成员国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和人员往来。

5月29日下午,第3039列中亚班列满载货物,从青岛出发,沿着丝绸之路,10天以后,就将抵达哈萨克斯坦。

在繁忙的青岛港,每天等候进出港的国内外货轮多达上百艘,其中,位于前湾港区的全自动化码头格外引人注目。与传统码头相比,全自动化码头现场“空无一人”,生产作业却在有条不紊地进行。集装箱岸桥无人操作,机器人自动拆集装箱锁垫,轮胎吊实现2分钟自动防风锚定,集装箱自动导引车循环补电,全自动岸边无人理货、全自动喷淋熏蒸消毒、全自动空箱查验……整个码头的装卸设备全部采用电力驱动,多次刷新作业效率。运营一年来,单机平均作业率已稳定达到每小时33.1自然箱,全面超越人工码头,比全球同类码头单机平均效率高出50%。“以星芝加哥”轮船长格罗索莱维奇曾将写有“青岛港单机平均效率39.6自然箱/小时”的确认书郑重交到码头总经理手中,并激动地夸赞:“青岛港是世界港口中的奇迹!

在做好青岛港供电服务的同时,青岛供电公司积极推动港口岸电等电能替代项目落地,目前已建成8套高压岸电系统,总容量51000千伏安,年可替代电量1600万千瓦时,为打造绿色低碳的智慧港口发挥了积极作用。

离开港口,走进青岛市区,整洁的林荫大道上,电动公交、电动汽车随处可见。在中山公园附近的天泰体育场充电站,驻点供电公司员工李永康正在仔细检查每个充电桩。李永康说:“我们这个充电站位于市区的核心位置,周围有八大关、海底世界、第一海水浴场等景点,利用率很高,必须保证每个充电桩都处于正常状态。”充电站的站顶像白色的贝壳,极具海洋特色。

在离天泰体育场充电站不远的延安一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公交司机李师傅刚把车驶入停车位,两边的换电机器人便开始忙碌起来,不用人工操作,仅需10分钟就可以完成电池更换。李师傅说:“我们这种公交车有12米,如果找充电桩充电的话,需要占据很大的停车位,不好找,来这里省心又省力。”

天泰体育场充电站和延安一路电动汽车充换电站只是青岛充电站发展的缩影,目前,青岛已建成10座城际快充站、61座城区快充站,推动了城市绿色出行的飞速发展。

全自动化码头、港口岸电、电动汽车……在电力的强劲支撑下,青岛已经成长为一座富有活力、绿色美丽、独具魅力的国际化城市。

原标题:智能电网让青岛更美丽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