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热词Top1增量配电: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则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存量和增量的范围,电网企业已经获项目核准,但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视为增量配电项目。使得“增量配电网”有了更为直接和可操作的定义,并且就之前在增量配电网试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阻碍,做

首页 > 配售电 > 售电服务 > 评论 > 正文

【售电公司大幅亏损 售电还能玩吗】售电一周要闻 (0326-0330)

2018-03-30 13:30 来源:北极星售电网 

本周热词Top1

增量配电: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一则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存量和增量的范围,电网企业已经获项目核准,但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视为增量配电项目。使得“增量配电网”有了更为直接和可操作的定义,并且就之前在增量配电网试点建设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阻碍,做出了实际的应对。

本周热词Top2

广东:在2月份广东电力市场结算情况里的一组数据将广东推上了风口浪尖,2月广东的售电公司出现了净亏,亏损额度达3600万元,亏损企业增至55家。2月亏损的售电公司的数量创下新高,可能进一步加快广东售电市场的洗牌节奏,售电公司经营风险不断加剧。

本周热词Top3

偏差考核:日前,重庆市经信委发布一纸文件,豁免2017年偏差考核。对2017年度直接交易相关主体豁免2017年偏差考核,暂不追究电量偏差违约责任。这不得不说是重庆售电公司的一项重大福利!

更多精彩请关注“北极星售电一周要闻 ” (0326-0330)

政策:

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国家发改委近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增量配电业务改革的通知(征求意见稿)》,进一步明确了存量和增量的范围,电网企业已经获项目核准,但在核准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视为增量配电项目。鼓励电网存量资产参与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鼓励增量配电项目业主在配电区域依托资源条件和用能需求建设分布式电源,增量配电项目业主拥有配电区域内与电网企业相同的权利,并切实履行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详情点击:

广东省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规则大纲(征求意见稿)

本规则适用于接入配电网运行、发电量就近消纳的分布式光伏、风电项目。同时满足分布式发电市场准入条件和广东省中长期电力市场准入条件的电力用户,允许以年为周期,选择分布式发电市场或广东省中长期电力市场其中之一参与交易。

详情点击:

重庆售电公司福利!豁免2017年度直接交易相关主体偏差考核(附企业名单)

重庆市经信委日前发布了《关于2017年电力直接交易有关情况的通知》,通知中称,豁免2017年偏差考核。对2017年度直接交易相关主体豁免2017年偏差考核,暂不追究电量偏差违约责任。2017年直接交易合同电量202.37亿千瓦时,结算电量191.67亿千瓦时。2017年,电力用户偏差超过±5%的31家;若将售电公司“代理、打捆”用户电量与发电企业签订的合同电量作为整体来看,偏差超过±5%的有7家;若将售电公司“代理、打捆”用户电量与发电企业签订的单个合同来看,偏差超过±5%的售电公司有15家。

详情点击:

报道:

震惊 | 广东售电公司2月份净亏3600万元 亏损企业增至55家 售电市场还能玩吗?

3月23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发布了2018年2月份广东电力市场结算情况的通告,在这份通告里,我们震惊地看到,广东的售电公司出现了净亏,亏损额度达3600万元。虽然在之前的广东月度结算情况通告,也有看到售电公司亏损的情况,但大幅度大范围亏损的情形,还尚属首次。

对于造成净亏的原因,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分析称,受春节假期影响,需求侧企业整体预测偏差增大的原因,造成了总偏差电量8.3亿千瓦时,偏差率达18%。然而也有内业人士分析称,是售电公司间的无序竞争造成的。

详情点击:

图说2017年广东售电市场经营数据!2018年售电公司的发展机会在哪里?

作为全国社会用电第一和国家第一批售电改革试点省份,广东的售电市场一直都备受市场瞩目。而纵观广东省2017年电力市场发展情形,可谓是风起云涌,从反复调整竞价规则到成立反垄断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再到建立电力现货市场试点,广东省一直都在不遗余力的探索电力市场机制的形成,并对其他省市电力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

截至2017年12月底,广东省电力市场获得准入资格的市场主体共有6080家,其中已完成注册登记5785家,注册率95.14%。在获得准入的市场主体中,售电公司374家,同比增长374%;发电企业72家,同比增长89.2%;用电大户企业765家,同比增长18.4%;园区企业4869家,同比增长1016.7家。广东省电力市场主体发展迅速且多样。

详情点击:

综合能源服务的市场潜力分析

当前,我国能源消费供给、能源结构转型、能源系统形态呈现新的发展趋势。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及电力改革进程加快,开展综合能源服务已成为提升能源效率、降低  用能成本的重要发展方向,也成为各企业新的战略竞争和合作焦点。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的发展正在对传统能源市场和商业模式产生强烈冲击。为适应能源发展新形势,抓住新的商业机遇,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各传统能源企业纷纷加快向综合能源服务转型的步伐,新能源企业纷纷延长各自的产业链、快速拓展其业务范围,各种社会资本和新技术也大量涌入该领域,试图为未来的能源竞争和企业可持续发展提前布局。

详情点击:

分布式发电新政:强调就近消纳 明确三种市场交易模式

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为进一步创新分布式发电的市场机制和商业模式,国家能源局综合司组织起草了《分布式发电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于近日在能源局官网公布。征求意见稿首次在2013年出台的《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进行了多处修订完善,对分布式发电的定义更强调就近消纳的同时,明确了该类项目的三种市场交易模式:既可与电力用户进行电力直接交易,也可委托电网企业代售电,也可采用全额上网方式。

征求意见稿对分布式发电的定义、建设管理、市场交易、电网接入等方面进行了相应规定。其中,对分布式发电的定义相比于2013年的文件产生较大变化,内涵更为丰富。所谓分布式发电,是指接入配电网运行,发电量就近消纳的中小型发电设施,以及有电力输出的能源综合利用系统。征求意见稿要求将分布式发电纳入当地能源和电力发展规划。

详情点击:


输配电价改革加速推进 相关电力降价降费措施很快出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围绕“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负”做出多项部署,其中电力是重要领域。两会后,作为国内最大的电网企业,国家电网公司企业减负措施开始进入密集落地期。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国家电网公司一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按照国家电网公司全面深化改革路线图,将大力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和国资国企改革落地见效。其中,输配电价改革加速推进,相关部门电力降价降费措施很快将出台。同时,力争2018年市场化交易电量达到1.4万亿千瓦时,并且加大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力度,积极研究探索混合所有制项目公司运营模式。此外,包括压减办电时间、成本等在内的优化营商环境多项措施也陆续落地。

详情点击:

解析园区增量配电:服务内容+盈利模式+园区业务管理流程

根据相关政策要求,电网可以收取过网费,因此,园区配售电一体化售电公司选择投资增量配电网得到过网费收益,在收回成本的同时还可以获得合理的收益。配电网的收益可以保证售电公司在售电侧有更大的承受能力来降低售电价格,并借此在竞争中获取更多的用户,提高公司的整体收入水平。收入的增长一方面可以用于优化配电网的网络结构、提高自动化程度、提升运维管理和资产管理水平等方面来提高配电网利用效率并进一步增加配电网的效益,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提升售电公司的个性化综合服务水平来增加用户黏性并进一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详情点击:

2017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一万亿 释放改革红利295亿元

2016年3月1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挂牌成立,主要负责跨区跨省电力市场建设和运营,截至2018年2月底已组织各类省间交易16848亿千瓦时。

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各电力交易中心共注册市场成员55746家,其中,发电企业27161家,电力用户26317家,售电公司2233家。2017年,新增注册的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20013家,是2016年的3.7倍。

2017年,市场化交易电量突破一万亿,达到12095亿千瓦时,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达到31.2%,释放改革红利295亿元。

省间交易方面。2017年,北京电力交易中心组织开展省间交易电量87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6%。华北、华东、东北三个地区交易电量规模较大,分别为1778、1314、679亿千瓦时;西北地区市场化电量占比较高,达到90.4%。近三年,西北、华东地区省间交易电量增长较快,年平均增速分别达到24.7%、15.9%。

省间交易类型主要分为省间合约交易、省间直接交易、省间合同转让交易和现货交易。总的来看,省间市场化交易以省间合约交易为主,共开展329笔交易,成交电量1632亿千瓦时,占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的59.9%;电力直接交易次之,共开展50笔交易,成交电量911亿千瓦时,占省间市场化交易电量的33.5%。

详情点击:

2018售电市场面临大洗牌 售电公司可以做点啥?

2017年广东电网输配电价核定,电力中长期交易制度逐步完善,绿证交易试水,省内市场交易电量超过30%,南方区域跨区跨省正式开始市场化交易,发售两侧博弈充分,增量配网改革有序推进,市场风险逐步暴露,广东电力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2018年广东市场交易电量预计将超过40%,增量配网和微电网改革提速,西电东送加码,广东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正式运行,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水,现货市场拉开帷幕,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正式实施,燃煤机组、燃气机组、水电、核电、新能源等能源在尝试和谐共处,售电业务由主营业务逐步向附属型业务过渡,改革红利逐步由利益调整带来的存量红利向由产业创新发展产业融合带来的增量红利过渡,改革红利惠及更多工商业主体,各类能源公司面临挑战的同时也将迎来更大的机遇,给予我们诸多弯道超车的机会。

详情点击:

解读| 读懂增量配电业务的改革逻辑

本轮电改的主调是“管住中间,放开两头”,一管一放,是为一张一弛。

1、管的是电网环节,包括输电网和配电网,其基本目标是提高电网建设和运营的效率,挤出其中不合理的成本,最终以输配电价降低的方式回馈社会。

2、放的是供需交易,其逻辑在于引入“多买多卖”的市场化竞争,使得实时价格真实反映实时的供需变化,用价格信号指导电力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就像太极阴阳图一样,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1、在管的环节,实际上也有放,那就是在配电业务领域,充分引入社会资本,甚至采用市场化招标的方式引入投资竞争,使得成本充分暴露,并发挥“鲶鱼效应”去引导整个电网的成本透明化与投资决策优化。

2、在放的环节,也有管制的加强,即在市场化竞争中,加强对交易过程的监管,一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二是防止市场力的滥用。这也是任重道远的一项监管工作,甚至直接影响到电力市场化的进程与成败。

详情点击:

电力交易:

43.95厘/千瓦时 广东4月集中竞价结果出炉:价差趋稳 成交量收窄

广东4月份集中竞争交易于3月27日上午11时落下帷幕,一起来看未经安全校核的交易结果:

成交概况: 总成交电量初步为 389894.9 万千瓦时。 供应方边际成交申报价差 -49.9厘/千瓦时, 需求方边际成交申报价差-38.0厘/千瓦时,  统一出清价差为-43.95厘/千瓦时。

供应方: 共有60 家参与报价, 总申报电量为 441254.0 万千瓦时, 其中 60  家初步成交,成交的供应方平均申报价差为-220.0668厘/千瓦时, 其中最高成交申报价差 -49.9厘/千瓦时,最低成交申报价差 -450厘/千瓦时。

需求方: 共有136 家参与报价, 总申报电量为 390294.9 万千瓦时, 其中136家初步成交,成交的电量为 389894.9 万千瓦时。  需求方平均申报价差 -1.1891厘/千瓦时,其中最高成交申报价差为 0厘/千瓦时,最低成交申报价差为 -38.0厘/千瓦时。

详情点击:

相关阅读:

【电改再加速 售电蓄势待发】售电一周要闻0319-0323

【增量配电推进 售电获得更多机会】售电一周要闻0312-0316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