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去年1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发布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电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贯穿全文,将以调整优化、转型升级能源结构为主线,推动相关工作。为实现配电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发展,配合国家电网结构优化,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电动汽车等电能替代电力消费等一系列战略目标。

8月31日,“2017建一流城市配电网技术应用研讨会”在北京•华北电力大学国际交流中心顺利拉开帷幕,本次会议由中关村华电能源电力产业联盟、北极星电力网、北极星输配电网、电力云平台联合主办,旨在为配电领域专家学者、为相关配电设备制造商提供交流的平台,推动高效智能绿色的现代配电网建设。本次会议共有80余家企业100余名嘉宾参会,同时,本次研讨会还借助“电力头条APP”进行全国独家媒体会议直播。

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 王增平
华北电力大学副校长王增平在会上致辞说,目前我国配电网建设处于薄弱环节,60%至70%电能损耗主要集中在配电网方面,配电设备利用效果偏低,成为影响供电可靠性因素。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配电将作为变革最大、变革最快、最具创新活力的领域,在接入分布式电源、微网,需求侧实现与主电网的友好互动、能源互联网等诸多方面承担着重要载体作用。
北极星电力网主编陈尘表示,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的建设背景是国家、城市、国网的战略需求。“十三五”期间将是我国城市配电网快速发展、全面提升的重要阶段,电网投资逐渐向配电网倾斜,配电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目前杭州、宁波和北京、上海、天津一同被列入国网公司的10个世界一流城市配电网建设示范城市,但是国内城市配电网距国际一流城市电网还存在一定差距。作为电力行业垂直门户网站北极星电力网,将持续关注我国配电网的建设和发展,在建设安全、可靠、智能、高效的配电网的路上,与各位电力同仁携手前行。
据了解,“2017建一流城市配电网技术应用研讨会”持续一天半的时间,会议内容涉及配网电压质量、配网无功优化、城市电动汽车发展趋势、智能配电网、微电网等国内配电行业热门议题,并邀请到了十余名配电网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讲解行业动态、政策解读、技术革新等专业内容。
8月31日嘉宾精彩观点摘录: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 秦立军

主题:配电网电压质量治理与节能综合解决方案
为寻找解决110kV及以下配电网远距离供电电压质量问题的最佳方法和途径,几十年来,电力工作者一直进行着探索和实践,不少省区把目光集中在理论上独具优势的线路串联补偿技术上,并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和经验。但限于投入产出比差,装置自身安全,可靠性差等一系列问题,使得串补技术一直没能在中高压配电网得到推广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快速开关、氧化锌组件的均能技术及测控保护技术的发展,有效降低了外部短路条件下串补电容器组的额定电压(即减少了电容器的安装数量)及电容器组的安全运行问题,使得串补装置造价大幅降低,体积减小,安装地点灵活,设备维护简单;同时先进的测控技术让串补装置运行状况监测及自身保护功能得以极大提高,使得原理上有很大优势的串联补偿装置的广泛推广应用成为可能。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薛振宇

主题:城市电动汽车发展趋势及配电网协同规划建设与发展
中国新能源电动车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接入电网总体要求是:配电网发展应考虑充换电设施的发展与建设的需求,合理满足电动汽车接入及充电负荷增长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电动汽车的应用与发展;充换电设施接入电网所需线路走廊、地下通道、变/配电站址等供电设施用地应纳入城乡发展规划,与配电网规划相协调;充换电设施接入电网应符合《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的有关要求,充分考虑接入点的供电能力,便于电源线路的引入,保障电网安全和电动汽车的电能供给;当充换电设施建设在规划实施配电自动化的地区,接入设备应满足配电自动化技术相关标准要求;当充换电设施具有与电网双向交流电能的功能时,应符合接入的相关标准要求。
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营销服务中心主任 殷树刚

主题:防反窃电任重道远
电力企业担负着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的神圣使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供电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电力用户依据用电量的多少以及负荷的性质收取相应的电费,是保证电力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少数电力用户受利益的驱使,采取各种不法手段实施窃电,造成电能大量流失,损失惊人。一些特殊的用电负荷会导致窃电行为从方式到范围产生“革命性”的变革。存在以下三个特点:可储存、易转移、能变现。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黄伟

主题:配电网无功优化和节能技术
传统无功补偿技术严重滞后,方法多样但在工程中出现不少问题,经济损失可观,现代无功补偿工程作为配电网工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使无功补偿技术由单一技术向包含无功补偿、谐波滤波和有功补偿的电能质量系统工程技术扩展,市场规模迅速扩大,同时将给无功补偿技术与产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
原北京市电力公司变电公司 郭鹏武

主题:提高供电可靠性技术讨论
与主网相比,配网(指中、低压配电网)则显得问题相当多,对客户供电可靠性的影响相当大。建设科学的中压配电网及采用科学的运行方式是提高客户供电可靠性的首要措施。科学的配电网主要指性价比较高且供电可靠性较高的配电网,并非造价很高,供电可靠性所为“很高”的配电网。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张建华

主题:微电网IEC国际标准
微电网的接入将使配电系统发生根本性变化,从传统的单向辐射型无源网络变为潮流双向流动的有源网络,配电网的运行、控制和保护方式也将发生重大变化,用户侧的灵活性使配电网的需求侧管理方式发生变化。此外,微电网打开了电力市场的大门,将对电力市场走向的最终格局产生深远的影响,整个电力市场参与者大大增加,利益关系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配、售电环节更加开放。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李珊

主题:河南配电自动化发展技术路线
我国配电自动化系统目前覆盖了27个省级电网、近9万条10千伏线路,覆盖率达到34%,配电网故障定位和故障恢复时间显著缩短,平均倒闸操作时间和非故障区域平均恢复时间降幅分别达77.6%和85.9%。配电自动化系统应用地区,平均倒闸操作时间缩短至8.3分钟;非故障区域平均恢复供电时间缩短至11.4分钟,配电网故障定位能力和可靠性水平大幅提高。但是配电自动化也存在问题,配电网结构问题依然存在、配电一、二次系统规划建设同步性差、配电自动化建设主要在城市核心区,规模效应尚未体现,这些都成为制约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的因素。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配电所主任 吴鸣

主题:主动配电网关键技术及其发展展望
主动配电网是具有控制分布式能源的本地系统,分布式能源是由分布式发电、负荷、电动汽车和储能构成。配电系统运行商能够使用灵活的网络拓扑结构来主动控制和管理潮流。实现各种优势资源整合,降低配电网投资,提升整个配电网的运行效率、经济性、可靠性和环境效益。
未来配电网发展主题:可靠、高效、绿色。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1、分布式电源与微电网大规模应用;2、一二次能源综合利用;3、智能配电网发展前景:能源互联网。4、智慧城市。
主题:中国智能微电网近期发展情况和展望
国网公司对微电网技术的定义是:由分布式发电、储能装置、用电负荷、监控、保护和自动化装置等组成,是一个能够实现内部电力电量平衡的小型供电网络。它既可能与外部电网并网运行,也可以离网独立运行。
微电网的基本特征:微型、清洁、自治、友好。
我国发展微电网的目的:最大程度接纳分布式电源;节能降耗、提高能效;解决无电地区供电;满足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个性化需求;提高电网整体抗灾能力和灾后应急供电能力;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