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广东电力交易中心通知,知会因钢铁去产能受影响的售电公司调整双边协商交易电量。这并不是第一次,在3月份也发过相同的通知,晶见很早以前也曾撰文分析过去产能对偏差考核带来的影响(点此阅读)。(文章来源:晶见作者:晶见工作室)去产能是表象,内在逻辑是对政策形势的判断钢铁去产能是一个方

首页 > 配售电 > 售电服务 > 报道 > 正文

广东交易中心喊售电公司来调整合同了

2017-08-18 09:48 来源:晶见 作者: 晶见工作室

昨天,广东电力交易中心通知,知会因钢铁去产能受影响的售电公司调整双边协商交易电量。这并不是第一次,在3月份也发过相同的通知,晶见很早以前也曾撰文分析过去产能对偏差考核带来的影响(点此阅读)。

(文章来源:晶见 作者: 晶见工作室)

去产能是表象,内在逻辑是对政策形势的判断

钢铁去产能是一个方面,在“三降一去一补”和十六部委联合工作的形势下,基本每个省都有相应的去产能计划,就广东而言,《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行动计划(2016-2018年)》中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到2018年,钢铁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水泥熟料产能控制在1.1亿吨以内,平板玻璃产能控制在1亿重量箱以内,造船总能力控制在800万载重吨以内。

通过查阅广东省统计局官网,我们看到其发布的《2016年广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报表仅统计销售额2000万以上的企业)中显示,省内仅钢材的总产量已达4113.34万吨,到2018年总产能需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可以看到,未来去产能压力依旧非常大,但这也仅仅是高载能行业去产能的一个缩影。

2017年广东省省长马兴瑞作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提出今年的钢铁去产能目标是50万吨。截止目前,广东政府官网已公示了四批钢铁行业落后产能淘汰名单,这里面不乏可以参与广东电力直接交易的企业。

但是高载能行业往往伴随着高污染,这也意味着会面临着环保政策的影响和冲击。广东作为重点督查省份,粉尘、土壤、重金属等污染都是严查范围,还有就是广东环保厅出台的相关领域环境整治规划,如《2017年广东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这些政策文件,都提出了对应的整治范围和目标。相应整治行动的开展,随之带来的就是企业的生产活动影响,停产、限产对售电公司的偏差控制就带来了挑战。

但是,整治面逐步扩大、用户准入门槛降低的时候,这类型的用户肯定越来越多,电力市场以及售电公司都需要有一个机制来应对。

各省电力用户准入规则都提到要符合产业政策、环保标准等要求,但是随着标准逐步提高,也有更多用户会被停产、限产。浙江、湖南等省份都曾经发过相关文件,对这些因政策调整而不符合资格的电力用户取消资格并且追回差额电费。

在没有好机制之前,可以做好动态监测

电力市场需要建立动态监测名单,对这些企业进行动态监测,这也是防范市场风险的一个举措。

对于售电公司,掌握政策时事动态是必备的生存能力,尤其是在当前整个电力市场为导向,再者就是去产能、环保等政策动向,及时建立客户管理制度,对于这些容易受政策变动、宏观经济等因素影响的用户要密切跟踪,提前准备方案,有备无患也不至于被打个措手不及。

当前市场可交易品种较少,缺乏转嫁风险的手段,实在没有信心控制好就绕着走吧。

趟完地雷,再看看有哪些未来的发展空间吧

去产能是为了给先进产能腾出发展空间,也就意味着无论是产业政策还有政府扶持都是倾向于先进产能的,这对于售电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待挖掘的金山。在2017年广东省政府报告中提到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提高制造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力争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8%;推进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发展工作母机类制造业,培育100家产值超1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骨干企业,形成20个产值超100亿元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除了大力发展珠西先进产能,同时要实现区域产业平衡,将大力发展省产业转移园区,为了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省政府将着力推进珠三角与粤东西北一体化发展,加快重点转移项目落地建设,以项目带动形成一批产业集群,完成工业项目资产投资1800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00亿元,省产业转移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粤东西北地区的比重达20%。

目前我省大部分产业转移园区还是处于开发状态,大部分园区还有一半的规划尚待开发,未来产业转移以及省属国企新建工业项目原则上落户粤东粤西粤北,并在2017年力争推动珠三角550个项目转移落户至该地区,有了政策的大力扶持,未来这些园区的发展是值得期待的,对于已经站稳跟脚或者还没开拓市场的售电公司,这将是一片新的战场,也许这里面不仅仅是售电,还有配电业务的舞台。

原标题:去产能行动再次冲击,广东交易中心喊售电公司来调整合同了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