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硬约束下全球各国对于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实施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于可再生能源利用认可程度逐渐加深。2016年,全球范围内新建火电厂总数较上年下滑近2/3,与此同时,反对化石能源污染的呼声也随之锐减。绿色和平组织研究者称,2016年火电机组退役潮蔓延全球,以苏格兰关闭该地区最后一家燃煤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市场 > 正文

环球煤电面面观|新建火电厂下滑近2/3 火电机组退役潮蔓延全球

2017-05-03 11:49 来源: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作者: 陈敏曦 译

随着环境“硬约束”下全球各国对于气候变化应对策略的实施进程逐渐加快,人们对于可再生能源利用认可程度逐渐加深。2016年,全球范围内新建火电厂总数较上年下滑近2/3,与此同时,反对化石能源污染的呼声也随之锐减。绿色和平组织研究者称,2016年火电机组退役潮蔓延全球,以苏格兰关闭该地区最后一家燃煤电厂为代表,火电机组的退出在美国和欧洲等地更为明显。2016年全球约有共计64吉瓦燃煤发电容量退役。而煤电产业发展将何去何从,已上升为全球能源行业热议的话题。本文摘选了来自英国卫报官网、彭博新能源财经官网发布的世界范围内主要煤电国家近期煤电发展动态以揭示环球煤电发展趋势。

亚洲——停工减产

根据绿色和平组织近期发布的报告显示,基于中国和印度两国国内政策的调整,新建燃煤电厂数量锐减,投资前景堪忧。

报告指出,中印两国新建煤电容量较2016年以前下滑62%,逾百家燃煤电站新建工程停工。今年1月,中国能源主管机构更是暂停了数以百计的燃煤电厂项目。表明削减新建燃煤电厂数量的趋势还会继续。

报告分析,导致新建煤电厂数量锐减的主要因素之一,是前几年火电项目的大批量上马以及供应能力的过剩,这个因素在中国尤为明显。能源经济与金融分析研究所(IEEFA)主管、绿色能源组织智库成员Tim Buckley指出,在中国和印度,对煤电需求的日益萎缩以及削减燃煤电站兴建数量,显示出以往全球各国对化石能源需求量的过高估值。

通过燃煤电厂的公开数据、发电企业年报以及卫星图像的跟踪分析显示,2016年1月~2017年1月,全球共计有65吉瓦的燃煤机组动工建设,数量较前一年的170吉瓦下滑62个百分点。新建燃煤电厂大部分装机容量在百万千瓦或以上。

绿色和平组织基础能源分析师Lauri Myllyvirta说,“基于空气污染治理政策以及对清洁能源的大力培育,是中国化石能源使用量下降的主因,并且这个趋势会一直延续——就在不久前,北京市关闭该市内最后一家燃煤电厂,来确保推进首都空气质量的提升。”

同时在印度,该国能源需求增长值明显低于预期,加上可再生能源计划的不断确立,是燃煤电厂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

尽管如此,报告显示全球仍有570个燃煤电厂处于施工准备阶段,暗示着传统电力工业依然在和一些现状及理念进行抗争。

世界煤炭协会首席执行官Benjamin Sporton说,“中国削减燃煤电站的数量,并不意味着全部脱离煤炭,反而,这是经济更为发达的一个讯号。通过有效运用新型燃煤技术,在确保中国履行应对气候变化承诺的基础上,煤炭依然是该国的能源解决方案。对于印度及东南亚其他国家来说,把煤炭从能源结构中剔除不是明智的方法,煤炭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确保能源安全的关键。”

澳大利亚——纷争升级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官网 3月29日公布报告显示,澳大利亚最大的燃煤电厂关闭导致新一轮电价波动,潜在威胁着该国的能源系统。

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州Hazelwood煤电厂结束了其50年的运营历史,于当地时间3月20日正式关闭。该电厂拥有两台煤电机组,容量共计160万千瓦,约提供维多利亚州1/4的电力供应,以及在整个澳大利亚的电力供应占比达到5个百分点。该电厂的关闭必将导致该国新一轮的电价波动。

根据当地时间3月23日由澳大利亚能源署发布的声明显示,利用何种类型的能源发电来填补电厂关闭带来的电力短缺以及确保夏季用能高峰时期的电力需求,目前还没有定论。“在去年11月宣布Hazelwood煤电厂关闭计划时,维多利亚州计划输入来自于新南威尔士州的火电和塔斯马尼亚州的水电进行电力补给。”澳联邦能源部长Josh Frydenberg说,“另外还有一项计划来填补Hazelwood火电厂关闭带来的电力短缺——澳洲综合能源供应商Origin Energy Ltd.计划在用电高峰期释放更多的天然气计划,以供给Engie’s Pelican Point 气电站进行发电,并以固定价格收取电力增量带来的资金回报。”

与此同时,维多利亚州另一燃煤电站 Loy Yang B 也计划被出售。该电厂提供维多利亚州约17%的电力需求。

燃煤电厂的逐一关闭,并未撼动投资者对于燃煤电厂投资的热情。多位澳大利亚政府要员在公开场合就燃煤电厂投资问题展开激烈讨论——澳资源部长抛出“亚洲及国内投资者对新建燃煤电厂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并认为应该在3年内建造新的燃煤电厂”的论调遭到澳能源部长的强烈反对,并称“任何投资在新建燃煤电厂的回报都是可望不可及的。”

澳资源部长Matt Canavan表示,清洁燃煤拥护者一致认为,3年内在澳兴建燃煤电厂是完全可行的。“这里有很多人对于投资建造清洁燃煤电厂、出售清洁燃煤技术表示出浓厚的兴趣。这些人不都来自于亚洲,还有很多澳大利亚本土投资者,我们将会就此事在未来数月内进行进一步协商。北澳大利亚基础设施建设仍会以新型燃煤电厂的建设投资为主。”

澳能源部长Josh Frydenberg却表达出了不同的声音:“我们不应在煤电这个选项上孤注一掷,而排除掉其他现有的选择。”他说,“煤炭、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都是发展的必要因素,我很期待可再生能源的后续发展,以及地热能发电也应被充分利用。”

清洁能源财政委员会曾发布大量公开声明表示,在没有政府提供实质性担保的前提下,新建燃煤电站计划不会顺利落地实施。2月末,清洁能源财政委员会首席执行官Oliver Yates说,“在没有政府就碳交易价格进行指导和风险管控,以及应对因社团抗议可能引起的工期延迟导致成本增加等问题的保障措施下,新建燃煤电厂的经济性无从谈起。”

澳政府表示,将试图改变清洁能源财政委员会的相关规则,以确保投资新建燃煤电厂项目的顺利实施。根据目前清洁能源财政委员会规定,任何新建电力项目若污染物减排量达不到减排平均数值的50%以上,该项目将不会被允许进入该国电力市场。

该禁令是清洁能源财政委员会的投资指导原则,由前劳工党制定,试图屏蔽投资在核能、碳捕集及贮藏方面的资金支持,并且该禁令须有议会支持方可修改。

近期,该国政府约谈了由工业代表和要能源用户组成的联合社团,以及相关媒体。社团表示,目前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国内天然气供应屏障,来应对接下来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即将出现的电力短缺。澳政府表示,为了保证国家利益,如果澳天然气公司未能提供足够的能源供给来保障该国国内电力市场供应,该国或将启用“进口电力”填补电力短缺。

美国——重振受阻

当地时间3月28日,美国总统川普在环保署签署一份名为“促进能源独立和经济增长”的行政命令,暂停实施奥巴马执政时期防止环境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等措施,同时松绑美国化石能源开采限制,取消对出租联邦土地用于煤炭开采的禁令。行政令还要求重新评估奥巴马《清洁电力计划》。

川普在签署行政令当日表示,所签署的行政令可以重振煤炭行业,解除政府在能源领域不必要的监管措施,还可以为美国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和财富。“这是历史性的一步,美国政府将不再与煤炭‘为敌’,开启新的能源革命。”

白宫新闻发言人表示,这一行政命令旨在减少国内能源环保领域不必要的监管障碍,从而加强美国能源安全。川普坚定地认为,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并不互相排斥,行政命令将有助于确保在不牺牲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的情况下,拥有干净的空气和水。新的行政令将使美国的能源与电力保持在“平价、可靠而清洁”的水平上,最终促进经济增长,并创造就业。

尽管川普总统力求重振美国煤炭业,但业内普遍对此举的效果不抱乐观态度。“市场表现出对清洁能源的期待,无论川普总统使出浑身解数,仍旧无法改变煤炭在美国及全球的衰落。”业内人士表示。

尽管有美国川普总统行政令的庇护,该国煤炭在大西洋海岸范围内和天然气的斗争依然功亏一篑,天然气以强势的劲头向西扩张,并且逐步占据俄亥俄州——在俄亥俄河谷,未来四年至少有6座天然气发电站建造计划被确定,发电量足以供给至少400万家庭用户,将颠覆煤炭在该州主要电力供应的地位。

由于天然气的清洁性、开采的经济性,在奥巴马政府执政期间,天然气逐步取代煤炭成为该国的基础能源供应,这样的状况并非仅出自于环境约束——天然气的价格从2008年年中开始至今持续下降近80%,引领了该国天然气使用潮流。

这或许是川普总统推行能源新政遇阻的主要原因——现今他推翻前任总统的各类碳减排法规,来保障煤炭工业的就业,试图将美国重新带回煤炭轨道,但是市场显然并不买账。“俄亥俄州煤炭工业已经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负责经营管理能源和电力储备的泽西城W.H.公司John Bartlett说,“随着时间流逝,这样的压力还会继续加重。”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虽然天然气的价格是不稳定的,它存在随时波动的风险,但其他能源,包括核能,甚至煤炭,终将会随时间推移退出工业舞台。

Moody’s 投资服务公司资深信贷长官Toby Shea说,“俄亥俄州几处煤矿停工会在市场上造成连锁反应,造成已经下降的电价跌至更低水平。这将引发横跨中西部地区到大西洋海岸13个州的全球最大的单体电力市场的大萧条,从事经营发电业务的企业无利可图。”

在俄亥俄州,暴跌的电价迫使FirstEnergy公司在今年2月贷款92亿美元;美国电力公司资产减记23亿美元,并在去年出售4家电厂。被出售电厂之一的电厂副总经理Mark McCullough说“虽然目前经营状况良好,但问题是在接下来的时间,电厂该如何发展?最终命运又是如何?”

在低价天然气的世界里,它的竞争对手们不断向政府争取救助措施来勉强存活,在伊利诺伊州和纽约州,政府已经给予核能津贴,并且其他州都在效仿该举。相关人士表示,在俄亥俄州,FirstEnergy公司正在促使立法层面承认核能存在和利用的价值,但该公司在争取煤炭的津贴支持方面却以失败告终。

在全盘否定奥巴马政府清洁能源计划,总统川普试图将美国重新带回煤炭大国的轨道,但该国的风电和太阳能产业却几乎未受到影响。在为期一年的补贴支持下,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断崖式下降,使其与化石能源相较更具竞争力。这是为何众多能源公司致力于清洁能源发电的长期投资计划。

可再生能源在美国的发展势头良好,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在美国电网并网的新增电力容量的占比超过半数。这是基于以下两个经济趋势:一是较低的天然气价格,进一步降低了电价,促使大量的老旧燃煤电厂关闭;二是风电和太阳能电厂的建造造价逐步降低,使其在替代化石能源发电方面更具竞争实力。

彭博新能源财经等机构公布的数据显示,即便没有清洁能源法案支持,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在未来3年内仍保持51%的强劲增长势头,使众多致力于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美国能源公司从中获利。

NRG能源公司可持续发展主管Bruno Sarda说“公司在承担社会责任和盈利的前提下,计划在2030年完成减排污染物50%的目标。我们将继续发展可持续能源和低碳化清洁发电。”

“尽管风电和太阳能产业的发展看似对川普总统的举动不置可否,但环境保护者却坚信,清洁能源法案是奥巴马总统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奠基石。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便燃煤发电有望实现其经济性,在污染物减排方面仍需要加强和巩固。”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国际计划主管Jake Scht说。“在经济发展的冲击和洗礼下,在没有州政府及联邦政府的支持下,煤电产业究竟如何发展,将会存在多长时间都是业内乃至政府需要审慎考虑的问题。”(消息来源于英国卫报官网、彭博新能源财经官网)

(本文刊载于《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年4期,译者系本刊记者)

原标题:环球煤电面面观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