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预料之外,广东省的电力体制改革又走在了的全国前列。2017年的交易新政出台了半月左右,引发了各方解读。恰逢电改体制改革的历史机遇,广东电力体制改革走在前端,行业内的人都在关注具体的每一个进展,私下更是积极讨论。在朋友圈任何一个动向,也都是引来无数点赞,真的是满满的情怀。

什么出清电价、边际电价、让利比例、惩罚系数等等传统电力市场没有的名词概念,大大拓宽了我们对于这个市场行业的认知。
而售电与购电两个理性边际的博弈,对市场多方各类数据信息情况的估计,也真的把这个游戏做的更加有趣。

今天,小编想讲的不是经济模型,而是小编每天累死累活在公众号宣传电改的一个初心。就是中国为什么必须要电力体制改革,电改对于这个国家究竟意味着什么?
中国经济的新常态不用赘述,我们每个人都能切身感受。人口红利期过后的中国经济,与制造业相关的各种成本都在上升,资源环境承载力也大不如前、产业规模效应也并不明显,而庞大的就业压力和新增城市人口,都在考验着决策者怎样将这张经济大饼烙得更大更圆。
短期来看,房地产成为了最直接的炒点。这样的起效很快,但副作用也早晚要有人来担负。实质上抽的是制造业的血,磨灭的是普通劳动者的希望。
而电力体制改革,在这个时间点被提出和推进,就更有其深远意义。
针对影响企业成本与效率较多的政策和体制,进行彻底的改革。减少制造业企业负担,激发新型企业活力,提高原有资产利用效率。针对油气、通信、电力、铁路等部门,开展全面电力市场化的改革,以求释放更多的公平竞争环境,降低社会整体成本。同时,完善分配机制,激发民间智慧,让更多的人来参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延伸阅读:年度小结 广东省电力体制改革成果及2017年形势分析
正确认识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广东电力市场的历史及现状

相较其他行业改革,由于电力产业已深入中国制造的各个环节,还承担了能源转型的重担,其中长期影响犹为巨大,具体表现为:
一方面,依2016年度我国发电5.5万亿度计算,每释放1分钱电费成本或效率空间,可为中国制造节约550亿元。以2016年全国预计征收27000亿企业所得税计算,如用电成本下降或效率提升1毛钱,相当于全社会减免所得税20%。
另一方面,在打破了渠道的垄断后,价格体系将由市场供需决定。提高了市场配置的效率,加速了能源替代的进程,还将创造出一系列新的投资机会。

伴随着美国大选的结束,国际经济形势更趋复杂。贸易保护主义以及各类危机层出不穷。短时间的货币战争只能缓解下行趋势,唯有深入推进改革,才将释放更大的红利。之于电改,很多人认为改革就一定是降价。然而价格体系是受供需影响,而效率的提升,或许才是更大的收获。中国能源一项供大于求,而先前没有市场交易环境,供大于求也在价格上没有体现,整体能源利用效率低下,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电力市场有多大,不量化,我们永远没有概念。2015年度国家电网的营业收入为2万亿人民币,然而相关收入及结算,均在电网体内开展。然而众所周知的余额宝,仅仅以7000亿的规模,就支撑起1.2亿人的高频金融消费市。市场化的电力行业,将释放多大经济动力,推动中国经济,值得期待。小编不禁想起了2008年金融危机时代,我国推行了4万亿的整体经济刺激计划,就足以协助全球各国渡过了危机的关键节点。而在新常态的中国,我们的国家仅仅在电力行业一个领域,就还有这么大的潜力可挖。
众所周知,欧美等大数据先发国家都有完善的政府数据公开系统。而中国在此方面短时间内不会有飞跃式进步。这也是中国很多以大数据为创业方向的公司无法顺利成长的主要原因。然而,本轮正在稳步推进的电力体制改革为电力数据的“流出”提供了可能。本轮“电改”的一项核心任务就是将电网与售电分离以提高供电系统效率。由此就产生了民营售电公司这一体制外供电环节。售电公司在售电过程中所产生的大量用户数据将成为电力大数据应用的可靠数据源。 在电力市场形成后,相关数据将同气象、物流、金融、贸易等公共数据相融合,从而为我国信用体系建设和相关行业的协同发展,带来新的蓝海。而这一切,都将为包括电网在内的全行业带来新的价值增长点。
电改是给所有从事电力行业的人最好的机会和舞台。乱世出英雄,而开放的“柏林“,欢迎每个人!
延伸阅读:年度小结 广东省电力体制改革成果及2017年形势分析
正确认识广东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广东电力市场的历史及现状

原标题:闲聊广东省2017年电力交易新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