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15〕9号)的出台,让广东加快了电力体制的改革,加快开展售电侧市场的组建。所谓的市场,简单来说是买、卖双方构成的交易圈子,从无到有,一个圈子的出现,总得是有个过程。售电市场的圈子也不例外,售电侧市场的建立,需将众多的买卖者拉入其中,形成新

首页 > 配售电 > 售电服务 > 评论 > 正文

广东电力体制改革加快 售电侧圈子的变化你看清了多少?

2016-11-24 08:57 来源:鑫惠能电力综合服务平台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15〕9号)的出台,让广东加快了电力体制的改革,加快开展售电侧市场的组建。所谓的市场,简单来说是买、卖双方构成的交易圈子,从无到有,一个圈子的出现,总得是有个过程。售电市场的圈子也不例外,售电侧市场的建立,需将众多的买卖者拉入其中,形成新的圈子。为了让这个圈子能独立、规范有序运行,售电侧圈子的变化,你看清了多少?我们不妨来扒一扒。

售电主体走势—有序放开社会资本进入售电业务

《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2015〕9号)在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及改革重点任务中指出:有序放开输配电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开放配售电业务;稳步推进售电侧改革,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售电业务。

除发电企业能参与售电业务外,《意见》中允许符合条件的高新产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组建售电主体直接购电;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成立售电主体,允许其从发电企业购买电量向用户销售;鼓励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从事售电业务;允许符合条件的发电企业投资和组建售电主体进入售电市场,从事售电业务。

到发文止,广东已正式公示五批售电公司参与电力市场,如无意外2016年底广东批准准入的售电公司将达到210家。

售电公司的注册资本不一定代表公司规模,但确实能从某个角度反映一家公司的实力、业务后盾。从总体数据来看,类似中能建广东火电、粤能、穗开这类有央企、国企背景且注册资本雄厚的售电公司还是少数。

如果注册资本与公司规模完全没有关系,那么上图的各批数据应该是随机分布。然而并事实并非如此,从第一批到第五批,售电公司确实经历了从实力雄厚、以大型发电集团、国企等背景向平均水平的社会资本转变的过程。更多的社会资本进入电力市场参与市场化竞争,也将更有利于电力服务能力提升,及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全面推进配售电侧改革。2018年底前完成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培育工作。”广东电力体制改革现阶段在国内是走在前列的,从以上的图示可以看出,现阶段广东的多元化售电主体(售电公司)培育工作已基本成熟。

用户群体走势—有序放开用户参与电力市场

根据现阶段的相关政策,广东省允许三类用户参与市场交易:一是符合《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要求,年用电量在80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工业大用户和年用电量在5000万千瓦时及以上的商业大用户;二是符合《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要求,省级大型骨干工业企业和粤东西北部地区省级及以上工业园区内大型工业企业,且年用电量在800万千瓦时及以上企业;三是11个试点省级产业转移园区内的工商业用户。

截止2016年11月底,根据《广东电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深化试点工作方案》(粤经信法规〔2015〕132号)及用户准入相关文件,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批准的直接交易准入电力大用户累计达到626家。

根据广东现阶段直接交易准入电力大用户数据,各行业电力大用户的分布如下图:

电力能耗除了跟行业有关外,跟企业规模大小也有密切的相关。从准入电力大用户行业分布图来看,电力大用户行业分布中制造业占据最大的份额,其次是电子通讯行业、建材(水泥、陶瓷、铝材)行业、钢铁冶金行业、汽配行业等。从电力大用户的行业分布来看,部分行业对电力的需求是在大众关注之外的,如水泥、陶瓷、铝材、光电、新材料、水利等行业。

商业、交通服务类企业占总体的4.16%,总体占比较少。商业企业现阶段准入较少,主要是大部分商业电力用户用电量达不到《广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关于2016年电力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粤经信电力函〔2015〕3137号)中商业电力大用户准入的要求。

预计2017年电力大用户除符合《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要求外,年用电量标准将继续下降,2017年底前有机会下放至1000万千瓦时以下;试点工业园区预计将从11个省级转移工业园扩展至49个,国家级及省级高新区工商业用户也将得到逐步的放开。

按《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要求“全面推进配售电侧改革。2018年底前完成售电侧市场竞争主体培育工作。”意味着2018年底前广东将全面放开工商业用户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服务及运营模式走势—逐步创新探索,模式多样

除了价差,售电公司还能提供什么?售电公司的产生是电力市场改革的产物,其最终是服务于电力市场的,怎样在众多的电力公司中探索出自己的运营及服务模式呢?

现阶段的售电公司的服务模式走向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电能服务方案创新,提供多种售电组合方案;

②积极拓展增值服务,提供各种电力服务组合套餐;

③利用能源互联网,广泛运用云计算、大数据技术;

④整合售电公司及用户资源,抱团资源服务;

现阶段电力改革刚开始,众多的电力用户意识认知及关注点,停留在获取基本的电能价格让利阶段;随着电力市场的日趋成熟,从服务的进化论来看,电力市场的未来需求,将随着用户类型的不同、需求不同而对售电公司售电相关服务差异化产生需求。

无论是中能建广东火电的资源整合、配套维护;华润、深电能的抱团取暖;深圳能源的电量团购等等。这些服务策略或者运营模式,都是在对国内电力市场经营服务模式的探索,从深层面看,这些多样化创新模式的出现,也暗藏着售电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化。

售电侧改革,让更多的用户拥有购电选择权,提升售电服务质量和用户用能水平。在售电市场里,谁的价格优惠、服务及模式获得了用户的认可,谁将是未来行业的标杆。改革才刚开始,要适应国内电力市场的发展,还有众多的模式值得探索和创新。

随着国家电力体制改革的加快,售电侧市场圈子的变化也随着加快。圈子的独立、规范有序运行已不远,售电侧圈子的健康发展,也需买卖双方参与者随着圈子的变化而遵循圈子里变化的规则。广东电力体制改革加快,售电侧圈子的变化,你已看清了没呢?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