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9日晚间20:00~21:00,能源与期货专家李尤博士做客《微访谈@电改方向:北美自由市场》活动,现将本期微访谈实录整理如下。
本期嘉宾:
李尤博士
美国伦斯勒理工大学计算机博士,美国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心资本市场与碳排放副总裁。
本期微访谈现场实录
Ricky李尤:今天很有幸跟大家分享一下北美自由电力市场的形势。我首先先介绍一下自己,我是在美国这边拿的计算机博士,然后毕业以后一直是在华尔街从事期货交易策略,期货套期保值,能源类和金属类的市场工作。同时在普华永道做过一段时间能源类、金融类的咨询工作,对北美大的能源企业、对冲基金、银行,只要任何涉及到期货交易的公司都是比较熟悉。
同时有一个事情先跟大家说清楚,这里说不定有很多电力方面的专家,我自己从来都是从金融投资、交易的角度来看待期货市场以及电力市场,所以有说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是美国这边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期货交易所,跟国内的上期所、上交所形式是一样的。我在交易所主要是负责全球能源方面的研究和产品设计方面,我正好负责电力市场这块,所以对国内的电力改革我也比较关注,对美国这边成熟的自由市场的形态,也相对来说比大家了解得更多一些。
在今天开始之前,先有一个事情得说一下,就是我的观点并不代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也不代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心的观点,以下纯粹的是我自己的一些想法。
开始之前,今天早上起来心情比较沉重,因为德朗普当选,差点不想来讲了。大家也知道他当选对美国的能源的出口,以及美国全世界的一些能源战略都会是比较大的影响,等会儿有时间来聊聊这个话题。
今天主要为大家介绍美国成熟的电力市场形态开始,然后讲讲美国九大自由电网,自由电网里面具体的细分市场。以及最终回到金融类的三大电力,期货的交易所,同时给大家总结一下加州电力市场的交易危机。以及墨西哥电力改革的进程,和电力市场改革前沿。
之后在有幸前段时间与墨西哥能源局的一些人聊了一下,墨西哥最近的电改进程也是如火如荼,同时上上周参加了美国乃至全世界的电力交易者年会,同时对美国这边的电力改革也起到启发性作用,所以给大家分享一下最近的一些经验。
美国的电改从1980年左右开始,到现在为止,其实也是在一个不断改进和进化的过程当中。所以并不是说美国这边的电力市场就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形态,这一点大家先要理解。
同时大概的一个幅度,就是改革幅度来讲,美国大概2/3的用电是在自由市场交易,还有1/3左右的时间和国内最近改革之前的形势是一样的。就是电力公司从发电、输电到最后售电和配电它是一体化的进程,大概是1/3集中在美国的中西部和东南部。
大家看到的这一页PPT,中间部分,一个自由的电力市场包括电力供给、电力消耗和电力传输,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电力消耗就与大家日常的付钱买多少度电,然后同时电力收电公司负责从发电公司买下来,然后分批的一小批制的分配给一般用户和工厂用户。电力供给侧在美国这边与国内相似,但是有一点点不同,电力供给侧美国这边也是,当然最主体的还是各大发电厂,煤电、燃起、风能、太阳能以及其他的可再生能源,包括石油裂化类产品的一些电力公司。
同时它有一些消耗减少的项目,总的来讲,就是有些组织帮助减少高峰时期的电力消耗,同时他们也会变成电力供给的组织。同时他有两个,一个是虚拟供电公司和长期的容量供给公司,这两个公司是国内没有的,待会儿我会给大家详细介绍下。
然而最大的不同应该是在电力传输,就是电网这块,在美国这边是独立于发电、售电,同时也是直接受到美国国家以及受到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直接监管。 盈利模式纯粹是以成本来决定,而不是以任何其他自由市场的决定。所以保证了供电、输电市场的独立性,同时保证了发电资源的调度、可靠性以及市场定价,由另外一个独立的组织监管。
这个独立的组织,美国看到电力市场的文章的时候大家会看到ISO(独立电网组织),它是非盈利性、非政府性的机构,主要把所有的发电资源、用电资源还有电网的可靠性,以及市场的反馈、天气的预报把这些所有信息综合起来,它在当天制订下一天的发电计划,同时在下一天的实时市场里面进行不断地调度,保证供需平衡,保证电网供应的稳定。
讲解这个之前,很多同学问过我,就是中国和美国的区别在哪里?中国电改未来的方向在哪个地方,这个独立电网组织是最大的区别,它的独立性以及它是一个非盈利性的组织,唯一的目的是促进市场. 它并不拥有任何有形的资产,同时也不拥有任何输电、配电的权利,唯一的功能是给市场提供方便,以及给市场提供独立性的,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倾向性的资源调度。
在PPT的下面有一个电力金融市场,这就是我所在的领域。包括所有各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以及各大电力公司、能源公司交易的部门,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高盛、摩根史丹利,美国的BP,以及(Direct Energy)等这些公司,实际上在市场上最大的交易服务提供商是高盛和摩根史丹利以及(CCI)这样的公司,而不是真正用电、售电的企业。这五大组织组成了一个成熟的电力市场形态,大家有问题可以随时发信息问我。
接下来看看北美九大自由电网的简介。北美九大自由电网就像我刚才给大家所讲,大概有1/3从图的左上角和右下角这两个部分,在华盛顿州、亚利桑那州、佛罗里达和乔治州,在灰色、黄色、土色这个区域是跟国内一样的,是从发电、售电、配电是由国家拥有的公司来单独进行,并不是由市场主导。
在其他地区,西安的加州、德州以及我所在的纽约州等都是自由市场主导的。值得一提的是在加拿大的阿尔伯塔和安大略省,相当于是在华盛州的北面,以及缅因州的北面,相当于在图的左上角和右上角,还有两个加拿大的电网组织和美国的电网组织是一脉相承的,同时可以进行电的进出口活动。
这个图已经表现很明显,电力市场在美国也是区域性的,由多个州和联邦政府进行联合监管,这里面每个图不同的颜色代表一个电网,这样有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查他们的地理位置。最值得一提的是米黄色的区域叫PJM(宾夕法尼亚、新泽西、马里兰州),这是美国最成熟的电力自由市场,也是走在各大电力市场改革的前沿,稍候会为大家多作介绍。
下一步为大家介绍自由电网的三大主要市场。大家最熟悉的自由电网市场就是与大家息息相关的能源市场。简单来讲,能源市场就是给大家供电,每一度电多少钱,每一个兆瓦时电的工厂付多少多少钱,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引入了充分的竞争机制。它的市场目的第一是保持电网稳定,不产生任何断电现象,同时也要给电力市场的价格发现,保持短期电力供给侧的平衡。同时在市场结构方面,美国和中国有一个区别,美国有一个前一天的市场,相当于在实时电力市场开始之前,ISO会提供一个模拟性的调度。
这个前一天市场相当于是在今天为明天的发电资源调度进行模拟,当然模拟出来的结算价格也会给到所有参与这个市场的人进行结算,这个市场独立于第二天的实时市场,实时市场的波动性更高,同时有一些不可预测性,但是前一天市场它相当于实时市场来说,在美国十来年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已经非常接近了。
按照成熟度来讲,美国这边不管是实时市场还是前一天市场,它能达到基本上在每5分钟之内会有一个实时报价,市场的结算价。相当于对电力公司还是售电企业,他们对自己金融类以及电网类的风险,可以做到5分钟的间隔来进行管理。同时大家熟悉的能源市场,这部分国家的改革还在缓步进行,美国十多年才达到这样一个程度,按照中国的步骤,至少接下来的三、四年时间内,这个能源市场的能见度才慢慢趋于这个模型。这是欧洲、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其他新兴市场电改的主要模式。
与国内市场最大的区别,是美国有一个很活跃的容量市场,容量市场是怎么回事呢?我作为发电厂我有一个1000个兆瓦时的容量,但是接下来由于我控制成本比较高,独立组织在调度我时不会调度,因为我用煤发电成本比较高,只有万不得已才会应用我,那这1000个兆瓦时是不是没用了呢?美国有一个容量市场,即使你没有用掉,但是又与你提供了这1000个兆瓦时保障了我们没有断掉,这个投入的资金至少保证回收,会给你提供经济补偿。
目的是刺激资本的长期投资,来刺激长期发电资源的建设。比如说某一个地区,大家觉得有投资类型的公司,他觉得这个地方缺这个容量,或者是容量市场的价格满足他对投资回报的需求,可以建立一个发电资源,即使得不到调度,也一样可以得到很可观的回报。容量市场这边,从政府的步调和文章来讲,大家也意识到这一东西的重要性,这是保持长期电网平衡的重要手段。
现阶段,在美国是按每月、每半年进行拍卖,对容量市场的价格进行拍卖,同时拍卖结束后转移到二级市场、交易所或者是点对点之间进行交易。
下面再讲传输权市场,可能大家比较陌生。传输权市场也是美国在近五、六年才发展起来的新兴市场。简单来讲,所有的电网拥有者并不参与到市场里面来,比如说我拥有,比如说从北京到河北一个省市的一个电网的所有权。然后我怎么盈利呢?我的盈利完全依照我的成本,同时独立电力组织再每半年把输电权进行拍卖。
也就是说我可以每天用一百个兆瓦时的用电量可以从北京输到河北,或者是河北输到北京。这个输电权拍卖出来以后与容量市场一样也是进入二级市场交易。这个二级市场包括能量市场、能源市场非常活跃,然后一些机构发现很好的价值发现,这样利于市场很好地竞争。大家将这三个市场结合起来看,能源市场提供了短期的供给平衡,保证大家供到电,得到电,不会断电。
而容量市场和传输权市场,是引入新机制,保证电网在1—5年内它能有足够的发电资源,同时也能够有足够的电网传输资源,来给大家保证电网传输平衡。
讲了这么多自由电力市场的形态,来讲讲我自己本身所在的行业,就是期货交易。期货交易大家可能不太熟悉的华尔街的一部分。通常意义上的华尔街大家就觉得是股票交易,固定收益交易。其实期货交易在华尔街所占比重第二大,应该仅次于固定收益。这部分囊括了金属、农产品、能源类,能源类当中细分到电力市场。有三大主要电力期货交易,一个是ICE,泛大陆的交易所,总部在伦敦,在美国有分布。
这一交易所讲讲大家就比较熟悉了,是美国纽约交易所的母公司,按照交易的量和成本、收益来讲,期货交易是比股票交易的收益以及市场参与度更大的市场。同时有我所在的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纽约的能源部门(NYMEX),这个是在期货交易里面龙头的地位,主管从亚洲、北美以及中国也有一些芝商所的产品,同时在欧洲也会有很多金属类的产品。我所在的纽约的能源部门也包括电力、燃气、原油炼化产品,以及碳排放一些市场。最后就是基于加拿大的Nodal交易所,这是一家比较专业的只交易加拿大、北部地区的一些电量市场的市场,它相对来说比较小,跟大陆交易所、芝商所比起来的话,但是它是专注于电力市场,而不是像芝商所和大陆交易所一样专注于很多不同的市场。
这中间涉及到很多不同的,在每个不同的地区、地域都会有发电交易的节点,交易所我们会列出所有的用电、输电和供电的地域性节点,让发电企业和用电企业来套期保值。大家也可以看到金融公司、发电企业、用电企业通过交易所将二级市场结合起来,发电企业在交易所进行套期保值,比如说接下来的半年以内,我会每天有1000兆瓦时发电量,当然这个很小,但是我对价格波动很敏感。我想要今天就把未来的收益可预测、可管控,这样的话就可以通过芝商所将这一部分电提前卖出去,通过期货的形式得到一个固定的价值,同时用电企业也可以在我们这边进行套期保值,将用的电以买电力期货的形式将价格固定下来。
这中间涉及到很多的不同,在每个不同的地区、地域都有发电、用电的节点,这个交易所我们会列出所有的用电和输电以及供电的一些地域性节点,让发电企业、用电企业进行套期保值。
讲一下金融公司,大家看到是一个黑色的,原因大家也清楚,在这期间,金融公司包括大家熟悉的摩根史丹利、高盛、Caston以及其他不计其数的小型基金,他们给发电企业提供套期保值服务,也给用点企业提供套期保值服务,他们提供的服务给电力二级市场带来活力,也带来了更好、更高的价格发现的过程。
同时大概会有30—40%的利润会被金融公司拿走,当然这是学术界一直在探讨和争论的一个点,就是金融公司的介入到底有什么好处,按我个人的理解,金融公司是具有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这也是国内电力改革缺少的一部分的东西。
虽然现在在收电侧引入了民间资本,但是我并没有看到大的金融公司、投资公司以及私有资本成立这样的服务类型的公司,给收电侧和发电侧提供套期保值、提供风险对冲服务,这一部分对企业的发电、售电,对企业的发展,企业对风险的规避,以及对价格的发现都是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我觉得按照国家改革的力度和进度,这部分的金融公司应该会大举参与到这一过程中。
以上就是关于北美自由市场的介绍。接下来讲讲比较好玩的就是加州的电力危机以及墨西哥电改进程,以及前两个星期的自由电力交易协会的新发现。每次说到加州电力危机,行业内的人都会相似一笑。相似一笑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觉得它电力危机,就是供电侧不够用电侧消耗的,其实不是的。大家看到原因当中,供电侧是有4.5万兆瓦时的容量,用电侧只有2.8万兆瓦时容量,并没有资源短缺,而且资源很丰富,多过30%。
先说结果,2000年的4—12月份左右,加州的电价上升了8倍,是在不断停电的情况下,大约150万居民受到影响。150万居民已经可以左右整个加州的选举权了,这是比较严重的事件,同时造成了400—450亿美金左右的损失,这包括民用电和工业用电,所以这是在美国电改历史上非常黑暗的历史,这也直接导致了2000年左右美国电力市场改革遇到了瓶颈,这就是为什么1/3左右的地区用电没有改革完,因为政府,不管是学术还是行会都在等待这个电改自由市场到底好还是坏。
接下来黑一黑美国政府以及美国政府所做的傻事,我刚才讲的并没有资源短缺,那为什么危机会发生呢?第一个美国是在售电市场给市场化了,在大规模的批发市场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同时做一件傻事给用户配电过程中,用户通过电网接受到电是价格固定的,这就导致配电公司处于两难的地位,一方面是以市场价格买电,同时配给用户时必须是固定的以成本结算的价格。
这一点大家熟悉国内电改进程的话大家是比较熟悉的,这个东西在国内我的想法就是临摹一样重复这段历史,接下来发生什么大家可以看,当然美国政府与中国政府的调控力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所以说不定中国政府这边可以有一些有效的措施。同时在电力的供给侧它开放了供电公司给私有的,不受监管的发电公司。按大家熟悉的讲法,就是国有企业转私有企业,国企私有化,把一部分的发电权转让给私有公司,而私有公司小、独立、分散,不受美国发电方面的监管。不受监管就是电价不受成本约束,是受自由市场来支配的。
这时候华尔街看到了机会,就是安然公司。安然公司这一个组织有一些很聪明的市场分析员,发现了机会。在很多小的发电公司入股,然后操纵入股,能够操纵他们的发电权。同时加州特殊的电网形态,决定了它从北至南有一个主电网,安然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操作,在独立电网上的一系列操作,将主电网、主电路成功堵塞了。
成功堵塞以后,把加州的电网分割成小部分独立的电网,这意思是什么呢?意思就是说一小部分的电发出来也没办法传输到另外一部分,因为主电网的传输权已被安然公司控制,同时安然公司做了一件非常聪明且邪恶的事,它通过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比如说今天犹太人光明节、今天天气不好,服务人员放假了,将他的发电厂下线。而且做发电厂下线时是在用电的最高峰的。这就是为什么虽然有 4.5万兆瓦时的容量,但是只有2.8万兆瓦时容量,因为在高峰期将电断掉了,同时这些小公司不受监管有自由度来做,这样就导致了电力市场的飙升,8倍的价格。
同时安然公司又在二级市场放下一个很大的金融方面的杠杆,不单在电力市场赚了一把,通过杠杆在二级市场也赚了一把。当然很快美国的联邦政府和加州政府就发现了,当然不发现很难,因为停电很严重,同时因为法律的欠缺,理论上安然公司是没有违反任何规则,但是这个漏洞,而且它形成的市场的操纵权,所以美国的反应比较慢,8—9个月出台新的法规和监管行为。最终导致供电公司决定价格,配送不是以成本来决定,而是开放了售电侧和配电侧的市场,才能保证售电公司的利益,不被垮掉。
这中间,有3—4家美国最大的配电公司配产。联邦政府在这里成立了一个组织,就是(英文)以及CFTC,相当于中国的证监会,严厉打击安然公司操纵市场的行为。把每一个你操纵的目的要解释清楚,如果有恶意的操纵市场的行为不断罚款。同时也间接促进了容量市场的建立,这方面容量市场我之前提过,就是提供容量不发电也给一部分经济补偿,容量市场的建立促进了长期的电力稳定。从加州的这一过程可以看到,与国内的电改过程非常相似,我认为还应该有一些比较相似的历史过程,大家有兴趣的可以跟我探讨一下。
讲讲墨西哥的电改进程。前两天在电力交易者大会上,和墨西哥能源部的人聊了一下。墨西哥的电改进程很有意思,为什么一定要把他们家单独拿出来说?因为他们家的电改进程,一个字的精华就是“抄”,把美国这边的电改进程,从最开始的能源市场、容量市场、清洁权许可市场、以及输电权市场原封不动地进行抄袭,同时由于它的地理位置与美国的德克萨斯州和加州比较接近,它把这个东西可以通过这两个市场稳定国内内部市场的价格稳定,以及提供价格发现。
同时它有中国电改市场的优势,就是与美国市场接壤,大的基金投行、能源公司,大的资本对结构比较熟悉,他觉得能够对这上面的改革比较有信心。很多北美的企业,包括中国在墨西哥的发电、售电侧提供投资。墨西哥电改的结构不用细讲,与美国市场一模一样,他们抄得非常好,改革的步调非常大,从无到有一步到位,这方面要说它领先中国的电改进程,从市场结构上来说是的。但是它潜在的风险比国内的一步一步的改革制度风险更大。其实它这里面有很多操纵市场的机会。
讲讲电力市场改革的前沿,前两天美国第九届电力交易者大会,在时代广场附近的一家酒店,大概是500人左右,包括全世界的电力交易者参与了这一事情。第一个最好玩的事情是因为美国的电改,也是在不断进行当中。就是在前一天市场,PJM市场它有一个虚拟结构设计,在虚拟市场里面不管是用电、售电 企业,你有没有真正的发电厂,你作为金融市场也可以进来说发500兆瓦斯的电,同时发电的量按照前一天市场价格结算。
同这500兆瓦死电被独立电网组织考虑到电力资源调配当中,这就了你更大市场的自由度,同时避免大的电力公司操纵市场的行为。美国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的比例,以PJM为例,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这些占到美国的30%比重,在街下来的5—10年,当然现在的主导趋势是煤电转天然气发电,煤电占全美国33%的发电量,现在转成燃气、天然气,因为美国页岩气的发现,燃气价格走低,天然气发电的比重越来越大,大概占到40%,接下来可观的5—10年的话,应该比重更大。
同时美国的期货交易监管局的局长,对每一笔交易的市场监管提供了新的想法,大概是会用大数据的方式和社交网络信息的搜集来进行监管。简单来讲就是会建立人工智能的引擎,来自动地监管整个市场的交易行为,这在这方面应该是走在了其他国家的前沿。当然,中国最终也会达到这一步,但是数据的搜集以及监管力度还会有所欠缺,在现阶段。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要给大家分享的全部内容,接下来Elisa你来主导一下提问环节,如果有时间的话再给大家回答一下。
我在电力方面的知识应该是比较有限的,我主要是从金融投资、电力期货交易以及从资本的角度来看电力市场。当然我觉得对国内的电力改革未来的发展方向,我觉得资本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当然资本的参与也给各位提供了套利的机会,因为没有什么比一个不成熟的市场机会多,成熟市场供需达到平衡,没有更多交易的机会。所以得到对电力市场有兴趣的话,按我个人来讲,电力市场这块在中国这块有非常非常多的交易套利、投资的机会。
现场话题互动
观众提问:现在电力供应有什么缺陷,为什么要电力改革?
Ricky李尤:简单来讲,一个不是自由市场,一个由国家监管,由电力公司完全操纵的市场在哪里?第一不管不同的发电资源,国家电网既有发电厂也有电网的传输权也有调度权,同时还给用户售电,这就导致了你不管是民用资本还是小型电厂,在每次电网调度时有一个优先权。作为公司内部会自由调度自己的发电厂,不管成本多少。比如说有一个煤发电厂,这有一个风电发电厂,就成本,煤是风的3—5倍。但是由于优先权的问题,先发了煤的,风的关掉了。
这样最终的成本会分摊到每位电力用户身上,这样就导致了电力市场的成本高,成本更高以后就不谈电力公司对电网的垄断,它会加上更多的一些他觉得合适的利润。其实仅仅从成本方面来讲,大家每个人用电方面都会更多一些。简单来讲,就是在美国的改革初期和美国改革到现在为止,电价明显地比在非自由市场降价。其实美国监管比较大的国家,发电企业也是分散的国家,电价改革前和改革后,把GDP各项数据全算进去也是减少很多的。
大概减少的幅度是在40%左右,以加州为例,在电改前和电改后,包括在美国的东北纽约州、新泽西、宾夕法尼亚,改后和改前有很大地下降趋势,这时电力公司不能依靠自己的喜好和台面下的交易进行发电资源的调度。这方面就是为什么金融机构和独立的电网组织起到非常大地作用。
美国电力改革,刚才也看到了加州的过程,加州的电力危机,其实很不小心的话就会引起像加州电力危机这样的形式。同时售电侧改革,配电侧不改革,同时用电侧在进行国企私有化,把一些发电权让出来这都是好事,都是中国看到了美国成熟市场所做出的努力。这就是大家为什么了解北美市场未来国内改革的方向提供机会。同时看到了金融公司的作用,这就是北京和广州建立了电力交易所,这两个交易所并没有起到北美这边交易所的作用,主要是给企业提供平台进行买卖,而并没有提供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的保护。
观众提问:跨区域的电力交易是如何进行跟结算的?
Ricky李尤:跨区域的电力交易现在主要是公司与公司之间,我们是叫做点对点,公司与公司之间进行的互相交易的条款进行结算的。这就是自由市场和非自由市场的主要区别。非自由市场跨区域之间电力的出口和进口,价格结算是以两个公司之间结算的。在自由市场里面,跨区域之间电力结算的价格是需要独立电网组织,(根据)前一天市场和实时来定价的。这样的话,就保证了电价随时是自由市场的反馈,而不是大型的垄断型的发电、售电企业私下定价价格,他们也有定义的价格,但是最终用户配电的价格是会直接反映到自由市场里面来。
观众提问:这个行业有没有可能互联网化?
Ricky李尤:互联网化已经有了,在美国这边,特别是德州企业已经出现了互联网化,把用户反馈的信息,通过物联网的形式,把数据及时反馈到公司里面,给公司提供快速的发电资源的调度,很多大的银行、投行和基金公司他们做到了自己发射卫星,监管某一个感兴趣的消耗电力的情况,准确做出预测,同时在二级市场套利。当然发射卫星的成本对于他们得到的套利来说是九牛一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