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于11月2日进入燃料加注阶段,并于11月3日20时43分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其间,南方电网公司启动特级保供电工作,全过程保障火箭燃料加注及发射点火升空,未发生电压暂降等异常事件,顺利完成了长征五号发射保供电任务。

在前期保供电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南方电网公司组织海南电网公司、超高压公司、广东电网公司按照特级保供电要求,在保供电期间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并根据火箭发射时间变化情况,适时调整各级应急指挥中心及现场值班值守时间。其中,海南电网累计投入460人、115台车辆和2辆应急电源车、36台应急照明设备参与值守,53支共1105人的应急队伍待命;广东电网公司累计投入保供电人员2933人次,各类车辆1356辆次;超高压公司平均每天投入保供电人员205人次参加保供电。保供电关键时段,公司启用应急指挥中心,相关专业部门启动视频值班,同时派出督导组到海南电网公司文昌供电局开展保供电督导检查及现场值守。
长征五号首发期间,海南电网按全接线、全保护方式运行,南方电网主网通过500千伏海底电缆与海南电网保持联网运行。公司系统保供电相关电网及设备运行正常,南方电网保供电相关场所及重要用户电力供应正常,物资保障、信息安全、信访保卫工作全部正常。
相关阅读
这是一次变中求精,更是一次稳中求胜。
11月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不足半年时间,海南电网公司两次圆满完成卫星发射保电任务。8年磨一剑,从航天发射场破土动工,到长征七号、长征五号发射成功,海南电网公司的保电工作逐步走向精细化、常态化。
长征五号是我国目前运载能力最大、推力最大的运载火箭,这决定了其在发射时面临的各项技术要求更高。加上近期的台风影响,都决定了长征五号发射的保供电工作有了新的特点。海南电网公司一直修炼保电功夫,让高质量的供电服务助力火箭成功升空。
保电范围加大,特级保电时间更长
“特级保电要持续67天,脑子里保电这根弦绷得更久。”海南电网公司文昌供电局安监部主任助理周昂说,这是此次保电与上一次的最大不同——特级保电时间加长了。“上一次保电分阶段分等级,特级保电阶段的时间只有3天;但这次从9月8日开始到火箭发射,都属于特级保电阶段。”
保电等级越高,意味着工作强度越大。比如说,巡线次数从一月一巡升级到三天一巡,到了发射前3天,则增加到一天一巡。
与此同时,此次保电的范围也加大了。此次发射对海岛电网的稳定性有更高要求,因此重要输配电线路从原来的34条增加到了37条。同时,政府有关部门将原来2.8公里的疏散范围扩大到了3.3公里,临时增加了6个群众疏散点。
“我们要对这些新增的疏散点进行用电检查,核实自备电源、应急照明的配置情况。”海南电网公司市场部副主任邢倬毓说,“我们临时协调了30台应急照明灯分派到各管看点和疏散点,提高场所应急能力。”
特级保供电时段主要是查漏补缺,就像是每次大考前的反复复习,而打好基础需要靠日常积累。文昌供电局把多项工作做在前头,如对重要的输配电线路进行地网改造,对线路等进行防风加固改造,增加了22座铁塔,尤其在更换跨越铁路的光缆阶段,加强与铁路公司协调,用4个夜间从凌晨到4点时段完成了施工。
沿用火箭首发时“界面清晰,职责明确,管控闭环,服务优质”的保供电思路,在全面梳理上一次保电经验的基础上,文昌供电局的保电方法也更加全面。该局会议机制从月例会变成了周例会,实行重点变电站和线路责任挂点机制,并完善与政府和部队之间的联动机制,以表单横道图的时间节点跟踪督促每一项工作的闭环。
连续作战,又遇台风
“原计划在10月25日前完成全部消缺工作,但是没想到‘莎莉嘉’来袭。”周昂说,但由于前期防范到位,重要的保电线路没有出现停电。
台风带来的最大影响是打乱了原来的节奏。海南电网公司一边要对重要的保电线路加强维护,一边要抽出力量抢修配网。
文昌供电局龙楼供电所配电班班长符洪仕这段时间深有感触。他所在的配电班只有4个人,保电任务是负责维护两条重要的一级保电线路。这两条线路,一条是架空线路,长约15公里,另一条是电缆线路,长约6公里。巡线最首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外力破坏。龙楼镇处于地产开发时期,巡线时要告知施工人员避免破坏电缆。
“有了上一次的保电经验之后,也知道这次要做什么了。”符洪仕说,在这67天的特级保电中,他们反复巡线20多次,并且对线路进行测温。“测温需要在温度最高的时段进行,38摄氏度的气温下,线路温度在42摄氏度左右算是正常。”测温员况勇强说,瞄准一个测温点需要5—10分钟,一天之内要反复10多次,脖子一直发酸。此外,配电班还有大量低压线路的抢修工作。
尽管重要的保电线路没有停电,但是仍然要再增加特巡特维的轮次。海南电网公司设备部副主任陈志威说,台风来袭的当天下午,部队的专用线路有绝缘子脱落,来函希望得到协助。“我们派出了抢修队伍去帮助他们,次日早上就修好了故障。”
延伸阅读:南方电网境外投资资产不低于10%如何企划?
贵州“天眼”将睁眼!为这一刻他们守护13年…

文昌供电局工作人员在变电站对设备进行测温,确保重要设备正常运行。刘昌 摄
积累经验,从容应对
火箭发射保电是一项不能失败的任务。要从哪些方面提高供电质量?海南电网公司在借鉴多方的保电经验基础上,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技术和经验的累积成了最好的减压药,这一次大家心里都有了底。
周昂说:“我们对自己的保电工作有信心,通过和部队方面的常态沟通,很多问题一一化解。工作常态化后,不用费那么大力气就能满足保电要求。”
文昌供电局副局长陆冰雁也吐露心声:“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但是要降低紧张程度,让工作更有序,更忙而不乱。”
高标准严要求,是保电的常态。目前,海南网架结构更可靠。海南电网公司除了对所有卫星发射保供电重要客户均实现双电源或双回路供电外,还在利用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上适应新的保电形式。此外,管理机制也更顺畅,同时与政府、部队、用户建立更有效的沟通机制。在最后关键的值守阶段,该公司预计投入值守人员460人、车辆115辆、应急发电车2辆和应急照明设备36台参与保供电。同时,组织53支共1105人的应急队伍待命。
保电工作是连环扣,只有一步步地衔接顺畅,才能万无一失。从事电力工作31年的符洪仕说,工作要求越来越高,我的责任感也越来越强。
与符洪仕一样,每个参与了这场保电战役的人,都将尽自己最大努力,助力火箭升空。将航天保电常态化,也将成为海南电网公司的修炼内容。(伍昭静 宋印官)
延伸阅读:南方电网境外投资资产不低于10%如何企划?
贵州“天眼”将睁眼!为这一刻他们守护13年…

原标题:南网托举“胖五”首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