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齐鲁大地即将迎来新一轮供热季,如何用更高效和清洁的能源保障百姓的绿色取暖需求,已成为能源企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同。作为山东省发电企业的骨干,华电山东公司积极履行央企责任,通过科技创新,积极落实开展火电超低排放改造,主动进行高背压改造,实现了绿色发电和智能化供热,诠释了中国华

首页 > 火电 > 火电环保 > 报道 > 正文

华电山东公司实施超低排放改造 保障城市供热侧记

2016-11-02 08:41 来源:中国能源报 作者: 卢彬 朱学蕊

深秋时节,齐鲁大地即将迎来新一轮供热季,如何用更高效和清洁的能源保障百姓的绿色取暖需求,已成为能源企业和社会的普遍认同。作为山东省发电企业的“骨干”,华电山东公司积极履行央企责任,通过科技创新,积极落实开展火电超低排放改造,主动进行高背压改造,实现了绿色发电和智能化供热,诠释了“中国华电,度度关爱”的理念。

邹县发电厂全景图

提前规划超低排放

山东省是用电大省,也是火电装机大省。在保障民生的同时降低污染物排放,华电山东公司走在了行业前列。

华电山东公司是华电集团装机规模最大的区域公司,旗下41台共计1587.5万千瓦的火电装机,占整个山东省统调火电机组的31%。按照国家能源局今年1月提出的要求,包括山东在内的东部地区,原定2020年完成的超低排放改造目标,要提前至2017年底全部完成。时间紧迫,改造机组规模大,无疑对华电山东公司提出了考验。

但超低排放政策的“提速”,并没有让提前谋划的华电山东公司感到意外。“2014年年底,通过对国家、地方环保政策和环保形势的研究,我们判断这个改造时限一定会提前。”华电山东公司安生部环保处李超说,“经过分析,公司当时就把超低排放改造规划提前至2017年底。当时做这个计划比国家原定期限早了许多,也引起一些争议。但现在看来,正是因为提前规划,公司旗下各机组才可以按计划完成改造。”

图为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

作为山东省首个超低排放改造示范项目,华电章丘发电有限公司早在2014年便成功实施了一台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为华电山东公司开了好头。

“2014年,为在期限前达到新版《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公司正在对最后一台机组进行改造。”华电章丘公司副总经理任尚坤向记者介绍当时的情况,“刚好超低排放概念被提了出来,在行业内备受关注。我们经过考察研究以及积极争取,最终成为了山东省超低排放改造的试点企业。”

就这样,华电章丘公司原本最晚达到“最严火电排放标准”的3号机,成为山东省最早的超低排放机组。一炉两塔的设计虽然提高了成本,但同时保有了进一步改造升级的余量,良好的运行条件也为机组超低排放的持续稳定奠定了基础。改造完成后,3号机烟囱排放口氮氧化物浓度为45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12毫克/立方米,烟尘小于1 毫克/立方米,成为目前国内最环保的煤电机组之一。

“章丘公司目前总资产不到30亿元,而环保方面的投入达到了7亿元。公司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华电山东公司政工部副主任兼团委书记肖伟对记者表示。据了解,今年6月,华电章丘公司四台机组均实现超低排放,相较目前地方标准,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硫3100吨,氮氧化物1000吨,烟尘300吨。

而在华电集团装机最大的火电厂——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也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记者来到邹县电厂生产现场时,3号、5号机组正在停机检修中。“目前3号、5号机组正在开展超低排放改造。明年上半年,6号,7号机组的改造也将完成。”邹县电厂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韩奎政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邹县电厂共建设有四台30万千瓦、两台60万千瓦和两台百万千瓦机组,同时拥有亚临界、超超临界两个技术等级和三个容量等级,见证了我国现代火电技术的变迁。目前,该厂8台机组均完成了脱硫、脱硝改造,且1、2、4、8号机组均已完成超低排放改造。

“根据山东省电力企业协会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山东省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机组的比例为47.5%,而华电山东公司完成率则超过了70%。”肖伟告诉记者,“进入2017年,华电山东公司在运机组将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任务,比山东省规定时间提前了将近1年。”

智能供热暖民心

电力市场竞争白热化的今天,依托存量机组进行供热改造,成为火电企业谋求发展的共同选择。华电山东公司明确把供热市场拓展作为战略性板块来抓,积极主动抢占热力市场。

图为邹城市华电热力燕京换热站

韩奎政告诉记者,邹县电厂从2013年开始进行“数字邹电”的建设,并表示这是建设智慧电厂的基础性工作。智能化除了应用在邹县电厂内部的管理运行上,更是通过3台33.5万千瓦供热机组连同城市热网,直达邹城市的千家万户。

在华电邹城热力集控室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监控系统掌握不同城区、不同小区换热站的情况,各机组参数与趋势曲线等数据也可实时查询,出现问题时还可通过集控室进行干预。不仅如此,该公司还在手机平台上开发了平衡阀监控系统,相关人员只需通过这一应用,即可对二级热网平衡阀进行控制调节。

“节能是智能热网改造最大的目的。现有的供热方式下,大量热量在二级管网损失掉了。”华电邹城热力有限公司总经理柳鹏敏解释说,“通过智能热网改造,在满足居民室内温度达到国家规定条件下,可以降低整个管网的热耗、电耗和水耗。”

在为记者详细介绍了换热站的工作原理后,柳鹏敏表示,智能热网完全改造完成后,集控室将不再需要对各站供热曲线进行干预,平衡阀将根据环境温度等条件自行调节。“智能热网系统是一个集成平台,可以实现从热源到热用户整个供热输配过程中的智能调节和工序平衡,并提高供热生产装备水平。”

华电章丘公司则将目光转向高背压供热技术。华电章丘公司党委书记范允君告诉记者:“章丘公司2012年实施了14.5万千瓦机组的高背压改造,改造后,2号机供热期间煤耗由350克/千瓦时降至200克/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3.7万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每年可相应减排1313吨、292吨以上。”

据范允君介绍,今年年底,该公司1号机高背压循环水供热改造工作完成后,公司供热能力将达到2200万平方米。今冬供暖季将向章丘城区及济南供热1700余万平方米,相对于小锅炉供热,每年可节约标煤35.7万吨,二氧化硫减排4334吨,氮氧化物减排1481吨,烟尘减排1001吨。

“我们提出了一个品牌建设的理念——华电山东,源自关爱,核心就是将企业的发展与关爱用户有机结合起来。作为国企,发电企业一定要与城市共同成长。如果没有城市的发展,没有老百姓的实惠,企业无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肖伟说。

后记:

参观过程中,邹县电厂两台百万千瓦机组满负荷运转,华电章丘公司3、4号机亦维持在高负荷水平。国家实行优先调度政策,保证高效率清洁大容量机组优先发电,这也证明了两公司在山东电力市场上的竞争力。

邹县电厂对于三种容量类型机组的丰富运行经验、对于数字化管理的研究探索,以及华电章丘公司高背压供热技术、纯氧点火技术、深度降烟温技术以及高效分离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无不体现着火电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以及为国有资产增值付出的努力。华电山东公司下属十家发电企业,也均以各自的方式,为齐鲁大地输送着清洁的电能与温暖。

原标题:绿色华电“暖”齐鲁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