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家密集批复了13省的电改方案,紧锣密鼓,大有进入电改快车道的趋势,但贵州电改行至今日,当前的一些市场边界变化,却让其前行的脚步有些迟疑。每一个市场的运行无不遵循着边界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至关重要需要时时警惕和敬畏的伟大存在的客观规律,但恰恰是这样一个无形的存在却容易在市场快速

首页 > 评论 > 正文

【视角】贵州电力市场边界在哪?电改机遇你看到了吗?

2016-09-27 16:21 来源:微信公众号Instict 

最近国家密集批复了13省的电改方案,紧锣密鼓,大有进入电改快车道的趋势,但贵州电改行至今日,当前的一些市场边界变化,却让其前行的脚步有些迟疑。

每一个市场的运行无不遵循着边界这个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至关重要需要时时警惕和敬畏的伟大存在的客观规律,但恰恰是这样一个无形的存在却容易在市场快速向上发展的过程中,带给市场参与者一种边界无限的假象,只有当一个市场盛极而衰时,市场的参与者们才能感受到边界结构的脆弱和暴虐,2008年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就是如此,2015年的中国股票市场亦是如此,黑格尔说:“通过学习历史让我们知道,人们从来没有吸取过历史的经验教训”。改革开放就是要实现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但在电力市场带有部分自然垄断属性的产业链条中,要实现100%的市场化是不太现实的,但既然要改就应该按照“持续改进”的原则,以曲线拟合的方式,用打补丁的方法去无限趋向于市场化,这个“趋向市场化”就应该是我们电力行业蜕变进化的过程,市场化建立在市场的基础之上,市场建立在市场边界的框架内,那么就目前的贵州电力市场初级阶段的运行模式来看,它的边界如何呢?

一、边界的压缩。

看待贵州电力市场的边界问题,必然离不开其能源构成固有属性的限定,那么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贵州的能源构成特性。

一是煤炭资源丰富,贵州省煤炭资源蕴藏量丰富。目前已探明的十亿级储藏量煤矿,在贵州就有4座,分别是:黔北煤田(151亿吨以无烟煤为主)、织纳煤田(172亿吨以无烟煤为主)、六盘水煤田(147亿吨60%为焦煤)、兴义煤田(17亿吨以无烟煤为主)。

二是水电资源告罄。贵州水利水电资源经济可开发容量约有23370MW,主要集中于北部的乌江流域和西南部的盘江流域。目前统调装机容量为14093MW,占比74%。随着善泥坡、马马崖两个水电站相继投产,实际上贵州大型水电站已经基本开发完毕。

三是风电、光伏资源匮乏。风电方面,根据《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将风力资源按风能密度和开发难度分为四类地区。Ⅰ~Ⅲ类资源地区普遍分布于我国北疆和沿海地区,贵州风电属于Ⅳ类地区,全省平均风能密度较小、开发难度较大。全省仅毕节、六盘水、黔南及黔东南部分地区平均年风速大于8m/s属于中速风区(目前风机技术基本可以做到5m/s商运),该部分地区集中了目前全省大部分风电机组,装机1800MW约占全省风电装机3374MW的54%。贵阳部分地区、遵义部分地区也有零星分布。

光伏方面,贵州省年平均日照小时数为1220h,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低日照时间地区。虽然整个贵州省属于五类太阳能资源区,但局部地区仍有较高日照时间。毕节市威宁区域,兴义市靠近广西省一侧年平均日照小时数可以达到三类太阳能资源的标准,适合发展光伏发电。目前全省光伏装机共33MW,到十三五结束预计装机200MW。

四是页岩气有前景。贵州在页岩气的储量上处于国内前列,储量13.54万亿m3。

当前贵州能源产值达到了3094亿元,占整个工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无疑能源产业在贵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结构化单一的问题还是较为突出,在水电开发告罄、风电、光伏等资源储量有限的情况下,仍然是煤电一家独大,未来页岩气能够形成市场以后,也还是属于化石能源的范畴。上述基本结构决定了可再生能源类“零边际成本”的电能形式,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还不能形成贵州电力市场的有效杠杆,贵州省电力商品主流仍然被限制在了火电的范畴上,因此其边界问题必然被大幅的压缩到了火电领域。

二、脆弱的火电边界。

单纯用火电直接交易的边界条件来思考贵州电改市场边界的问题,是一种相对狭义的理解,但由于上述分析已经说明了火电电力交易的绝对权重属性,因此以这种分析方式能够让我们更加简单明了的去关注到市场的主要矛盾所在。

一是疯涨的煤价。在“煤炭-火电-电网-用户”的产业链条节点上,电改前上网电量、电价是完全的计划体制,而煤炭最早开始市场化,经历了“黄金十年”,其市场化程度已经远远超过火电产业下游市场。而本轮电改能够大刀阔斧、高歌猛进,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十二五”末到“十三五”初的煤炭市场的萧条状况,使得煤价和上网电价之间具备了一定的边际收益空间,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火电企业为了保住市场份额,不得不“以价换量”拿出这部分边际收益与大工业企业进行“电改红利”再分配。

但贵州建立在资源量分布不均和并不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上的“小煤保大电”格局,和期货市场的缺失问题,使得煤炭市场量、价信号始终不能快速有效的摆放到市场运营者的决策沙盘中。同时省内水电“靠天吃饭”的特点又进一步加大了电力供给侧市场预判的难度。进入今年8月份以后,随着水电电量出人意料的快速消落,火电机组快速响应抖数精神纷纷披挂上阵,但“兵马已动粮草未行”,煤炭市场在经历了煤价低谷长周期运行后却很难同步响应迟来的需求盛宴,伴随着需求增加、煤价上涨40%的却是价涨量跌的紧张态势。煤价水平的快速攀升实质上却是威胁到了直供降价、红利分享的基石——火电边际成本空间、电力直接交易的效益边界。

二是萧条的电价。2016年市场交易电价加权平均降价幅度约6分/千瓦时,如果叠加年初煤电联动下调的3.46分/千瓦时来计算,交易电价较去年年末的标杆电价下调了25%。但大幅降价似乎并不能满足大用户们低价的胃口,问题源头主要还是末端产品在省际间的“价格战”竞争,以黄磷为例,今年黄磷平均直接交易电价为标杆电价降价0.07元/千瓦时,相当于降低其直接生产成本1050元/吨,使其生产成本降到11000-12000元/吨的水平,但由于与贵州黄磷行业处于同一竞争地位的云南、湖北省得到水电直供或其他政策的优惠,使得当前的黄磷售价在10600元/吨左右,导致贵州黄磷销售处于成本倒挂的亏损状况,极大的打击了黄磷厂家的生产积极性,整个黄磷产能仅仅释放了50%左右。按此成本倒挂价差计算,黄磷产业的电价预期值还需要在现有水平上再下调7分左右,即达到降价0.14元/千瓦时,降幅令人咋舌。

另外,根据8月份贵州省电力交易中心开展的第一次模拟竞价结果,也能看出用户预期偏高的端倪。在这次模拟竞价中,大部分用电户因降价期望高,报价低于0.2元/千瓦时,没有相应发电企业与之匹配,导致未能成交,电力用户匹配成交电量仅占申报电量的43.85%。尽管发电侧与用户侧对于竞价规则熟悉程度都有所欠缺,但依然可以看到用电户的一种预期。同时集中竞价产生的价格信号能够更加广泛和透明的向全市场传递,一旦同行业内存在低价成交的案例,哪怕只有一例,也必然导致今年二、三档的大用户在年末就2017年直接交易的双边协商阶段要求大幅降价,这也类似于二级市场股价的形成无论高低仅仅需要一手交易。

煤价和电价作为火电直接交易的上下边界,同时向中间挤压让市场蝼蚁们忧心忡忡。这可能会直接动摇市场决策者和火电经营者深入电改的决心和信心,对于尚在蹒跚学步、嗷嗷待哺的电改市场,无疑是一种打击。

边界挤压,夹缝生存,当前的市场现象是“无形之手”对“有形的手”做出的最真实反映。但在边界扰动过激时也必然会触动“有形之手”的宏观调控,一方面国家在近期启动了限制煤价过快上涨的增产预案,贵州省也紧急部署了煤炭市场的调控措施;另一方面之前盛传的明年新一轮煤电联动下调电价估计在本轮的煤炭上涨以后,基本失去下调标杆电价的可能。另外,近期还看到国家发改委就《关于增强上网电价弹性机制的思路》向各大发电集团、电网公司征求意见,其基本意思由国家按照原来的煤电联动规则制定年度标杆电价,然后各省可以根据本省电力市场供求和价格情况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调整上网标杆电价,应该说这个思路是电力市场化道路上带有革命意义的改革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标杆电价的计划性质,并且变相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定价权下放,为在煤价上涨的环境下扩充电价边界提供了一种可能。

三、边界的延伸

上述所说的边界,是在当前贵州省电力交易品种相对单一、供电区域相对单一、能源构成相对单一的前提下定义的,而且仅仅只是煤价与电价之间差值形成的二维价值边界。在这样的限定条件下,边界的维稳只能是短期的应激性质而无法形成一个自适应的稳定边界,维稳的社会公共成本巨大且效果不佳。那么如何才能相对持久的解决这一问题,节约公共成本呢?市场的问题还是应该以市场的手段来解决,正所谓:“让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进一步充分建立和完善煤炭和电力的两个市场机制,打破“条块分割”计划规制,延伸市场的边界是远景可期的必然选择:

一是建立以煤炭和电力为标的物的期货市场,当然前提是电力市场价格相对放开,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个市场平台,提前预判及时观测两个商品的量、价走势,便于给政府管理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信息用于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使调控手段能够更加超前、精准、适度,以对市场最小的干扰方式取得市场边界的稳定状态,同时为严厉打击市场操纵行为提供信息管道;另一方面,可以在期货市场的基础上开展更深入的金融衍生品交易,使得煤炭经营者和火电企业经营者均可以通过金融市场和实物市场反向操作,对冲市场波动性带来的价格风险,尤其在“去产能”大背景下供应量和销售量不确定性增加的环境当中,对于提高上、下游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有着较为关键的作用。

二是在煤、电价格二维价值边界上加入量的纬度,使得交易市场能够进入三维边界场。一般情况下,市场规模容量是与其抗风险能力正相关的,因此可以考虑在进一步扩大直供电跨省跨区交易,增加整个电力销售市场的规模和容量前提下,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实施积极的地方财政政策,使得外省煤或下水煤能够以更低的运力成本进入贵州市场,从供给侧的多渠道储备角度形成有效的价格杠杆,同时又能不影响省内“去产能”政策的顺利实施。近期国家能源局综合司下发了《南方区域跨区跨省月度电力交易规则(送审稿)》向各方征求意见,也反映出国家层面加速扩容跨省区直接交易的战略导向,市场各方都应加大关注度,尽早布局获取先机。

三是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尽可能利用其“零边际成本”的能源转换性质,形成一定规模的电力市场价格杠杆效用。同时适时推动容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的建设,在未来南方区域形成电改一盘棋的条件下,能够为省内火电旋转备用提供必要的收益支撑,适当弥补直供电价的损失。

诚然,以上想法仅仅是一个电力市场初学者的一点稚嫩浅见,在操作性和周密性上还存在太多的缺点,但用市场的手段来解决市场的问题,这个大的原则应该是正确且值得去尝试的。电改没有回头箭,电改也绝不会是顺水船,伴随新事物的矛盾和问题必然有其不可控性和复杂性,因为没有历史经验可以依凭,完全是考验今人的智慧和勇气。窃以为真正伟大的智慧并不在于对事物发展的预见性和先知性,而在于敢于实践和抉择的勇气和精神。就像在2000年6月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加州电力危机震惊了全美国,打乱了美国电力改革的进程一样,尽管短期内造成了美国电改的迟疑,但是依然没有阻挡其全国范围内打破垄断推行改革的步伐,希望在这轮煤炭危机过去以后贵州电改依然能笃定前行。

(本文贵州能源构成部分由朋友赵祥宇编写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原标题:这些年我们一起追的贵州电改——边界(系列四)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