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成交规模创下全国之最
9月13号,江苏首次采用集中竞价的方式开展电力直接交易,具体来说,就是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在平台上集中申报电量、电价,依据竞价规则短时间内完成交易,此次交易成交规模创下平台集中交易的全国之最。
随着交易截止临近,大屏幕上用电企业希望的让价曲线,和发电企业可以让利的价格曲线逐渐逼近重合,全省第一次电力集中竞价交易尘埃落定。电力用户省钱了“这次申报了用电量2300万度,这次成交价格降低了2分1厘5,为企业降低用电成本达到114万。”说这话的是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能昌,对于发电用户来说,这样的市场化交易还是件新鲜事儿。此前江苏的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之间的直接交易方式,面对面双边协商是其中最常见的,但由于价格缺乏参考,导致效率不高。江苏电力交易中心总经理冯迎春介绍,本次集中竞价交易的双方只需要在平台上各自申报交易需求,便可以在短时间内,根据规则匹配后达成交易。
冯迎春:“这次成交规模是50亿,电厂让利是2分1厘5,涉及发电企业16家,电力用户53家,这次交易在国内是规模最大的。”
电厂怎么说?
比政府定价要低,电厂会愿意吗?此次交易中国电谏壁发电厂成交量达5亿千瓦时,企业让利100多万,厂长朱永超却表示这买卖很划算,在需求普遍不足的情况下,他们对于占领市场份额的渴求更加强烈。朱永超:“增加发电利用小时,因为高效机组需求发电量计划比较少,必须通过市场竞争,增加更多发电量份额。固定成本是固定的,跟计划价比损失100万多,跟市场价比有效益的。”2016年至今,江苏电力直接交易达534亿千瓦时,参与直接交易的用户达到1012家,覆盖全省多家大型工业企业、战略新兴和高新技术企业。有力推进了江苏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释放了改革红利。江苏省经信委电力能源处处长吴雷表示,集中竞价方式为规范高效透明的市场体系打下良好基础。吴雷:“更能发现市场价格信号,通过集中竞价,能进一步丰富交易手段,扩大直接交易规模,进一步提升发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