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是推动我国能源革命的重要技术之一。能源互联网中各种信息交互、智能电网的控制和调度以及分布式电源的协同控制都是必须跨越的障碍,而区块链正在试图解决这些问题。
区块链,即在没有中央控制点的分布式对等网络,使用分布式集体运作的方法,实现一套不可篡改的、可信任的数据库技术方案。
区块链本质上是去中心化的数据库。区块链用数据区块取代目前互联网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数据变更或交易项目记录在云系统上,数据可在传输中自我证明,从而超越传统意义上依赖中心的信息验证方式。

能源互联网具备精确计量、泛在交互、自律控制、优化决策、广域协调五大特征。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领域大有可为。

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维度
区块链技术优势是不依靠中心或者第三方机构,保障数据的真实可信,打破信任壁垒,降低业务开展需要支付的信任成本,促进业务的高效开展。
区块链的技术特征与能源互联网的理念吻合,使区块链未来有潜力成为能源互联网中重要的技术解决方案之一。
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可以从功能维度、对象维度和属性维度等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
相关阅读:
【案例】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力量!
能源互联网“爆发”区块链“走红”?

在功能维度,
区块链去中心化数据存储的模式与技术,使其天然地包含透明性与可追溯性,因此十分适用于对认证及交换等需要第三方进行组织及担保的领域。
区块链在机制上能够实现可信任与自组织,因此不需要第三方机构的存在,对“互联网思维”下的未来能源系统中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而言,在能源及排放的计量认证、能量及其衍生产品的市场交易、多能源形式多主体的组织协同、能源融资等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在对象维度,
传统能源系统呈现源、网、荷界限清晰的结构,而未来能源互联网中将引入大量的储能技术,同时源、网、荷的界限逐渐模糊,不同能源系统耦合性逐渐增强。源、网、荷、储的互联网化对传统的运行和交易机制都产生了极大的挑战。
而区块链对等以及去中心化的特质,能够为源、网、荷、储的互联网化发展提供关键的技术支撑。
相关阅读:
【案例】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力量!
能源互联网“爆发”区块链“走红”?

在属性维度,
区块链本质上是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数据库中存储的对象不仅可以是比特币等“价值”量,还能是存储其他需要进行注册、认证、追溯、交易或共享的量,例如所有权、生产流程、控制信号、版权甚至健康档案。
能源互联网是集成能量、信息以及价值的网络,其中信息流和物理流深度融合、双向流动,开放扁平的能源系统将孕育自由多元化的能源及其衍生产品市场,进而带来复杂多元的“价值流”,区块链能够在能量、信息以及价值三个方面支撑能源互联网的运行。

区块链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挑战
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的应用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战。这些挑战部分来自于区块链技术自身的局限性,部分来自于区块链与能源互联网结合的潜在制约因素。
在能源互联网的应用中,区块链仍存在一些内生性短板:
1)区块链的计算能力及响应速度仍然存在瓶颈;
2)异步共识网络的容错挑战;
3)智能合约的责任主体缺失问题。除区块链内生性短板,能源互联网本身的特点也使得区块链技术在能源互联网中应用面临不同方面的挑战:区块链技术的能源互联网实践经验较少;能源互联网垄断性对区块链信息安全性产生威胁;能源系统内在复杂性与物理规律带来的挑战;区块链法律与监管仍有待完善。
(文章来源:中国能源互联网联盟能源区块链报告)
相关阅读:
【案例】能源互联网的未来: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力量!
能源互联网“爆发”区块链“走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