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暨智慧能源产业博览会的第二天,8月11日,在区域能源与智慧能源分论坛上,国家能源局综合处处长刘建平做重要演讲,深刻阐述了多能互补集成优化和智慧能源产业创新,以及相关政策等问题。从理论思维到产业过程,从宏观背景到现实问题,阐述得精辟透彻,发人深省。对从事智慧能源产业的人们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刘建平说:我们为什么要做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示范工程?从背景上说,首先是能源革命的能源转型形势,能源转型涉及到它的品种,化石能源要下降,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体量要创新。这是讲品种。然后它的运行过程要智慧化。我们十三五到2020年有一些刚性目标,比如说非化石能源的比重,在国际上做出的承诺必须兑现。化石能源这一块要下来,可再生能源要上来。我们面临一系列必须解决的问题,第一个就是能源的系统效益较低,实际上是很低。当然,如果要说好的我们也有,我们讲某一个品种、某一个环节,我们可以说效益很高,但是讲到中国能源整体的效益,在全世界来讲是很低的。比如日本比我们高好几倍,美国也比我们好几倍。我们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目前居全球第一位,但是我们的效率不说和发达国家相比,就是一些中等发展中国家都比不上。提高能源效益是十三五期间重中之重的任务,我们在十三五能源规划的七大任务之一就是要着力提高整个能源系统的效率。如何提高?我们要大力发展智慧能源。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刘建平指出,智慧能源怎么抓?从现实的出发点来讲,就是要多融互补集成优化;从未来的目标来讲,就是要搞互联网+智慧能源。所以国家能源局有两个推进示范工程的文件,一个多融互补示范,一个是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的示范工程。
这两个示范工程应该是怎么理解呢?刘建平介绍,一个是我们基于能源问题的现实出发,就是以智慧能源的现实为出发点,应该是从多融互补提升优化开始。未来的目标就是要能源互联网。我们从能源自身的问题来看,多融互补集成优化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在能源工业基地,多融互补也要集成优化。比如说西北、东北、华北,大规模集中式输入的基地,依然要提高效率。但是那个不是最核心的问题,我们最关注的第二类就是关注在能源消费地区跟消费端、需求端紧密结合,比如说园区、工业园耗能很大,负荷很大。在那个园区的附近、周边,或者它的内部我们要建终端的功能系统。这个功能系统要充分体现多融互补集成优化。
刘建平介绍,今年可能要在不同的地区推出几十个示范工程。那种集中大规模开发的可能不会有很多,因为它是大规模的输送。真正符合我们能源未来发展方向,符合能源革命要求的,应该就是在终端。
刘建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能源发展到现在很多乱象。比如说我们的新能源大规模发展,现在好多地区弃风达到了40%,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弃风。好多地方的火电已经低于4千小时,大家知道正常的小时数年利用应该是4500以上的,才不赔钱的。新能源不是不要发展是要大力发展、加快发展,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如果我们不改变发展的方式,新能源将会给中国的能源带来很大的问题。能源的发展带来问题必然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问题。
所以国家能源局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今年连续发了两个文件,这也是一个是着眼于解决现实的问题,实现未来的目标。通过搞一批这两类示范工程,每一个示范工程都要带动相应的投资,拉动投资。
刘建平指出,能源互联网是智慧能源发展的更高阶段的目标,多能互补集成优化是我们发展智慧能源的现实出发点。这都属于智慧能源的范畴。
刘建平介绍,国家能源局今年要发布第一批示范工程。到2020年,新建的产业园区也要按这种示范方式来干,但它不一定是示范工程。既有的产业园区也是要按照这方式来改造,按照我们的弃风弃光率控制在一定的指标内。
最近就要对申报的示范项目进行评选,按照程序公开透明,分类进行。“我们定规则,但是我们不参与。由专家来评,专家也是在专家库随机抽取的。品种上也要体现多融互补。过程要体现优化,整个产业链的过程、增长的过程要体现优化。运行要体现智能,科技技术要体现创新,科技要能够进步,商业模式上要体现创新。经济上应该能够可以持续,像很多示范工程,你只知道我示范工程你给要我支持,你不给我政策支持我就死了我就活不下去了,这样的项目我们不支持的。政府给你的政策支持只是让你活的更好,活的更有希望,让大家都有希望。如果项目本身没有生命力,你要完全依赖政府是不行的。”
刘建平举例说:我昨天跟一个新能源企业交流,他好不容易拿了一个风电指标、光伏指标,问我能不能干?现实来讲拿到了就是钱,因为每一个指标就是补贴,但是你如果真干,就要看情况了,因为开发运营有一些可能要赔钱的,不是说给你指标你就能保证盈利的,特别是你无法落实市场,没有落实通道,如果你的市场不在身边,你要运不出去,市场在很远的地方,你必须建一个通道,建一个通道还给你配套支持的资源。如果这个没有落实的话,你在大规模集中式远距输送的地区开发新能源,可能那是国家政策下一步要调整的对象。因为我们所说的要去产能、调结构、补短板。我们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煤电、油气产能就多了。但我们的新能源总体上好像还不够,可是在不同区域来看又多了,不多怎么发不出电呢?我们现在弃风、弃水、弃光、弃核。我们新能源的发展到正式规模的时候,如果还要仰仗外送,而不是就地使用,依然会面临这个问题。
谈到智慧能源,刘建平在大约10年前就开始关注,认为智慧能源这概念很好。“我们的能源,不仅是中国遇到问题,全球全人类都遇到这个问题了。能源问题我们必须解决,不解决人类就活不下去了。能源问题用什么方式来解决?那就是智慧能源,这是我的理解。”
刘建平认为,现在百科对智慧能源的理解是不够深入的。需要更多的人把我们智慧能源概念更加丰富,更加完善,更加具体化。智慧能源需要技术,需要制度,它仅仅技术是不够的。智慧能源的载体是能源,它依然是一种能源的形式,但是这种能源的形式必然融入了最新的科技成果,但是仅仅是科技成果还不够的。因为好多科技成果很新,但是无法发挥生产力,它必须有智库的保障和配合,把这种生产力释放出来。科技是智慧能源根本的动力和创新能力。制度是智慧能源的根本保障。能源本身是智慧能源的载体,这必须落到能源中去,不管能源生产还是能源消费。智慧实际上是我们所说的智慧能源的精髓核心要素,你没有智慧那能源不还是普通的能源吗?能源是集成品,它是一种技术,也是能源的形式。
刘建平说,智慧能源发展到今天成为国家战略,很多人投身于其中。我非常同意王忠敏理事长的观点:你的概念理论你的科技再好,都得产业化,因为产业化才能带动智慧能源的发展。真正的产业化过去没有,我们中国以前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之前摸着过了河,咱们也摸着过,但是因为现在不好摸了,因为一个没人摸,再一个是连石头都没了,就得原创就得创新。我们智慧能源整个都是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