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经专家组评审并报中央领导同志同意,2016年8月1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印发《关于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名单的通知》(组厅字〔2016〕37号),共有620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其中,来自电气工程领域的顶级专家多达十余人。
1孙宏斌
清华大学孙宏斌,清华大学教授,能源互联网香山科学会议发起人和执行主席,中国能源互联网创新联盟执行理事长。国家级教学名师,IETFellow,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IEEE和CIGRE多个技术委员会,IEEE智能电网电压控制工作组主席。国际智能电网顶级期刊IEEETransonSmartGrid编委,国际可再生能源著名期刊IETRenewablePowerGeneration编委。多年来一直从事能源互联网与智能电网技术领域的科研与教学,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合著3本,授权中国发明专利80余项、欧美专利3项,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获省部级科技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主持研发的复杂电网自律-协同无功电压自动控制系统(AVC)已在我国28个省级以上电网应用,控制了全国水/火电总装机的56%和全国风/光电总装机的37%,并在突破美国长达三年的严酷信息安全检查和壁垒后,将技术输出到北美最大区域电网PJM,控制了包括美国首都在内的东部13个州的电压,占全美总用电1/6,是我国电网控制系统输出美国的首例,也是北美首个AVC,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美国能源部顾问、工程院院士Prof.BOSE认为该成果“使中国在电压控制领域遥遥领先于世界”。
2康重庆
清华大学康重庆,清华大学教授,IETFellow,IEEESeniorMember,中国电机工程学会高级会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993年清华大学电机系本科毕业;1997年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2000年任副教授,2005年晋升教授。2007-2008为剑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优化运行、低碳电力技术、可再生能源、负荷预测、电力市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自然基金委支持的中英合作交流项目、中美(TAMU-NSFC)交流项目、中韩双边会议项目各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项,担任IEEETransactionsonPowerSystems、ElectricPowerSystemsResearch等多家国际杂志编委,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网技术》、《电力自动化设备》等多家国内期刊编委,担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委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专委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专委会委员。出版一作专著3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SCI收录40余篇(含IEEETransactions文章20余篇),EI收录150余篇。获省部级及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奖励10余项。中国引文数据库H指数为42,论文被引用5400余篇次,2008、2012年两次获得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学术论文。2012年在Nature旗下期刊ScientificReports上发表论文1篇。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第1完成人)。
3阮新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阮新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IEEEFellow,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长期从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的科研和教学工作,研究领域包括功率电子变换技术、航空航天电源系统、新能源发电系统和电力电子系统集成,他先后主持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空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等在内的40多项科研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6项,中国实用新型专利1项;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外期刊和重要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被评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人选、江苏省“333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第三层次)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荣获江苏省“九五”产学研先进个人、江苏省十大优秀专利发明人、江苏省新长征突击手标兵、“中达学者”、南京市“新长征突击手”和南京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
4郑萍
哈尔滨工业大学郑萍,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SeniorMember,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级会员。在新型特种电机的理论及工程应用技术方面取得原创性研究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计划等科研项目20多项,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奖励及荣誉称号30多项。发表科技论文180多篇,其中SCI检索46篇,EI检索120篇。出版专著4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51项,已获授权35项。多次赴美国、法国、德国、韩国等国家参加国际会议并做特邀主题报告和宣读技术论文。担任JournalofAppliedPhysics、IEEETransactionsonIndustryApplications、IEEETransactionsonMagnetics等多个国内外刊物的审稿专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留学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评议专家;国家863专家库和教育部科研基金和科技奖励评审专家。指导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获省部级及校级奖励和荣誉称号50多项,其中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1人,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1人,黑龙江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4人。
5何正友
西南交通大学何正友,西南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科技部中青年领军人才,IETFellow、IEEESeniorMember。分别于1992、1995、2000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和西南交通大学,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5年-1998年在四川省电力公司江油发电厂工作;分别于2001、2004和2005年受聘为西南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2009年,美国Cornell大学访问学者;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西南交通大学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计划——“扬华之星”、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带头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1项、面上4项,主持博士点基金2项,863子课题、铁道部重点等国家、省部、企业项目20余项;发表SCI/EI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5部;曾获四川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奖——青年奖、中国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四川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百篇杰出学术论文奖等奖励;现为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理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工数学专业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交通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科技青年联合会常务理事。
6姜久春
北京交通大学姜久春,北京交通大学教授,中国能源学会理事,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电动汽车分委会常务理事,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研究方向包括电力电子技术、微机测控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机、电动汽车电池管理系统。研制成功的电池管理系统,08年奥运会中有85辆新能源汽车采用了该系统,09年长安公司量产的混合东动力轿车全部采用该系统。在成组动力电池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成组动力电池的SOC新的定义方法,动力电池一致性评价理论,基于单体的成组动力电池均衡方法等,为动力电池的成组应用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设计了北京121路电动汽车充电站、北京奥运会充电站、天津Plug-in电动汽车充电站,其中北京奥运会充电站全世界规模最大。现负责上海世博会充电站建设工作。带领风力发电团队进行风电变流器的研究工作,目前在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两项,现已建设完成1.5MW直驱式风电变流器实验平台,现正在建设2MW风电机组实验平台。目前已经研发完成1.5MW、2MW直驱式风电变流器,现正在设计2MW双馈式风电变流器。
7毕天姝
华北电力大学毕天姝,华北电力大学教授,IEEESeniorMember,新能源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能源学会理事会理事,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出生于1973年9月,河南济源人。2002年毕业于香港大学电机与电子工程学系,获博士学位。2007年7-9月在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做客座教授。现任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方研究所所长,IEEE同步相量测量装置(PMU)动态标准工作组成员,IEEE电力工程专委会会员,InstituteonPowerSystemsandCommunicationSystemsInfrastructuresfortheFuture(CRIS)执行委员会委员。荣获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主要从事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广域同步相量测量技术及应用,故障诊断等方面的研究。近5年,她主持国家973课题1项、863重大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主持了电力企业重大科研攻关项目10余项。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8项,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与国际会议上发表SCI、EI收录学术论文80余篇。多次应邀在本专业高水平国际会议(如IEEEGeneralMeeting)做大会专题报告,多次担任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执行委员会委员及分会主席(如APSCOM,CRIS,ICEE,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8届青年学术会议等)。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8王东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王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获得者,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者。出生于197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多相整流感应发电机系统的研究》2010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6岁时被破格提拔为教授,2015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获得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16年6月2日,获“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奖。目前担任海军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电力电子技术研究所教授、舰船综合电力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电力集成研究室主任,是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培养对象、求是杰出青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大电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电力推进、独立电源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所在的科研团队被海军授予“创新强军马伟明模范团队”荣誉称号,并获得2015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奖。
9汤广福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汤广福,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副院长、党组成员,中央直接联系高级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电网公司十大“科技领军人才”。1990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同年以优异的成绩免试推荐到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1993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同年,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师从霍裕平院士、许家治研究员,1996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在电源理论研究领域有创新和发展,在电机瞬变和变流技术上有重要革新。曾任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B4.WG48工作组召集人,现任IEEE/PESNarainHingoraniFACTSandCustomPowerAwardCommittee委员,CIGREB4.AG4高压直流系统性能战略顾问组委员。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十一五重大装备研制项目、国家973项目、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等多项研究。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3部,获发明专利73项(授权发明专利32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优秀奖2项,获第四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奖”,获“第九届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
10陆佳政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陆佳政,高级工程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69年2月出生,1995年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为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输变电设备防灾减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历任湖南省电力公司试验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院长。2007年入选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湖南电力》杂志主编,全国高电压试验技术标委会专家组成员,湖南省电机工程学会高电压专委会主任委员,湖南省科技救灾减灾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长期致力于电网防冰减灾技术攻关,主持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863计划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15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2项,发表国内外学术论文120多篇,获国家专利授权70多项,制定电网防冰技术标准2项,多项科研成果在电力行业获得广泛应用,主持科技推广产值超过1亿元,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多亿元,相关成果为发供电企业的电力安全经济运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多种荣誉。曾获得湖南省第四届优秀青年科技奖,湖南省信息产业十大杰出青年,2008年度国家电网公司优秀专家人才等荣誉称号。
此外,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田杰、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樊运新、宁夏电力公司科技信通部主任丁茂生等专家也入选了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我们将在资料完善之后,对入选的其余电气工程专家进行宣传介绍。
附录
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通常称为“万人计划”,是面向国内高层次人才的支持计划,由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统一领导。
2012年8月17日,经党中央、国务院领导批准,由中组部、人社部等11个部门和单位联合印发。总体目标是,从2012年起,用10年左右时间,有计划、有重点地遴选支持10000名左右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社会科学和高等教育领域的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青年拔尖人才,形成与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计划(即“千人计划”)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的国内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开发体系。在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的领导下,科技部设立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等评选平台。
国家“万人计划”强调重点人才重点支持、特殊人才特殊培养。在有关部门原有支持的基础上,国家对入选计划的重点对象提供与“千人计划”专家大致相当的“重点支持经费”,并授予“国家特殊支持人才”称号。“重点支持经费”主要用于入选者开展自主选题研究、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等方面。为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教学名师提供每人不高于100万元的特殊支持经费。青年拔尖人才通过青年英才开发计划获得中央财政较大力度专项支持,不再另外提供特殊支持经费。同时,国家“万人计划”要求有关部门和用人单位在科研管理、事业平台、人事制度、考核评价、激励保障等方面为入选者制定落实配套政策措施,加大培养支持力度。入选“万人计划”的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将被纳入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范围。
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科技创业领军人才从2013年、2014年入选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的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推荐产生,共有620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336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入选。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从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入选者中遴选产生,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从“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遴选产生,共有200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98名教学名师和97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人选。
首批“万人计划”中,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01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52名,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94名,教学名师101名,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98名。
其中,“万人计划”杰出人才(有望冲击诺贝尔奖的潜力人才)有:
刘忠范,中国科学院院士,在低维碳材料的控制生长方法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获中国发明专利24项。
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等研究领域发表文章350余篇,被引用超过6900余次。
王贻芳,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作为我国粒子物理实验研究的主要学术带头人,做出了许多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贡献。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带领团队在鸟类的起源和演化等研究领域取得突出发现和成果,使我国逐渐成为当今国际研究该领域最重要的地区之一。
卢柯,中国科学院院士,发现了纳米孪晶强化效应,开创了金属材料表面纳米化研究方向,发展了系列表面纳米化技术。
马永生,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油气资源勘探理论研究和生产实践工作,发展了海相碳酸盐岩油气勘探理论和技术,取得一系列创新性重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