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在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有2台66万千瓦火电机组耸立在此在海拔高达近2500米的地区兴建电厂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是他们做到了!国家电投所属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投工程公司)的奋斗者们,不畏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让两台超超临界空冷火电机组展翅飞上了青藏高原,落户西宁,创下

首页 > 火电 > 火电动态 > 报道 > 正文

离天最近的地方——60万千瓦机组挑战最高海拔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2016-08-05 09:01 来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青藏高原,在这个“离天最近的地方”

有2台66万千瓦火电机组耸立在此

在海拔高达近2500米的地区兴建电厂

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可是他们做到了!

国家电投所属中电投电力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电投工程公司)的奋斗者们,不畏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让两台超超临界空冷火电机组展翅“飞”上了青藏高原,落户西宁,创下了同类机组世界海拔最高的纪录。

难点一

伴随高原反应发生的头疼欲裂、双耳轰鸣、失眠让人感到烦躁和痛苦。现场人员必须克服强烈的高原反应。

难点二

由于海拔高度对大气压、氧分压等有着显著影响,西宁项目锅炉送风机、引风机、空冷系统等主要辅机设备,若使用与平原地区的相同型号,机组可能就达不到额定输出功率。

难点三

空气含氧量仅为平原地区的70%,给负重工作的施工人员带来了很大的负担。 “干不动活”是普遍现象,西宁项目现场人工降效问题非常严重。

难点四

由于国内三大主机制造商的设备生产地到西宁现场的距离均超过2000千米,部分设备的运输时间较长,加上受国内火电建设热潮影响,发电机转子及部分辅机设备一直不能及时到货。

困难一个接一个,中电投工程公司怎么办?

1打铁还需自身硬

中电投工程公司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和方法:

坚持“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国际化”的管理理念,协同好优势资源,打通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工程管理、调试运行等产业链,以高标准的全寿期专业化服务,确保每一个项目都是“良心制造”。

2设备选型科学严谨

西宁项目部在项目前期就针对当地气候条件对锅炉本体及辅机选型进行了专项研究,开展了模拟燃烧实验,分析试验煤在高海拔低气压环境下的燃烧与结渣特性,形成了客观详尽的科研报告。

3设计优化效果明显

中电投工程公司设计专家们凭借丰富经验,经过严谨测算,提出了圆筒形方案,同时考虑到跨度较大,与项目部制定了充分的配套安全保障措施,采取了“地面预拼装、高空散装”的施工方法,确保安装万无一失。

此外,为了施工图纸高质量交付,西宁项目部每月召开协调会,集中处理解决影响设计的技术问题,安排专人常驻设计院跟踪设计进度,确保设计工作顺利进展,并协调解决设计提资、专业配合等设计问题。对于厂家提资和设计接口配合问题,项目部也主动组织设计院和设备厂家专题解决,保证了设计施工图纸的及时供应。

4物资管理统筹把控

主辅机合同签订后,项目部按专业组织专人负责设备合同的执行,随时跟踪设备备料和生产情况,督促设备按时进场。对于三大主机设备和主要辅机设备派专人驻厂监造,确保设备制造质量满足要求,对重点、急需设备进行重点催交,安排设备物资部、工程部人员对锅炉、汽轮机、化水等供货不及时的设备进行催交,保证了各节点的顺利实现。

2015年12月30日、2016年3月9日,

西宁项目先后完成了1号机组和2号机组的168小时试运行,

圆满完成了工程的总承包建设管理工作。

原标题:60万千瓦机组挑战最高海拔,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