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晚,位于武汉光谷智能制造产业园的武汉华星光电厂区灯火辉煌,国内自主建设的第一条高世代低温多晶硅液晶面板生产线在这里加快生产,该厂供电负责人介绍,今年来全厂用电量增长了1.2亿千瓦时,目前的产品提升阶段完成后,每月产值将达十几亿元,用电量将大幅攀升。
这是截至目前湖北省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去年,武汉供电公司仅用了不到8个月,就为其完成了一座220千伏专用变电站及相关供电配套工程的建设任务,业扩报装和工程工期共提前293个工作日,使该项目提前投产运行。这不仅被客户称为“了不起的武汉供电速度”,也使售电效益开始显现,今年该项目所用电量占武汉供电公司总体增长电量的20%。
今年上半年,武汉供电公司来自居民生活、城镇商业、非居民照明的三类用电增长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略高,但大工业用电受“去产能、调结构、促转型”影响较大,全市前20名的用电大客户中,有一半出现用电量下降情况。其中,占武汉售电量“半壁河山”的钢铁行业用电同比下降13.41%,仅武汉钢铁就下降了14.37%。尽管如此,武汉供电公司1~6月完成售电量189.91千瓦时,同比增长3.69%,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武汉供电公司介绍,这种逆市增长主要依靠营销负责人提速用电报装。首先是简化报装流程,对报装手续实行“一证受理”,将高压客户用电申请资料种类由原来的4种减少为1种。客户只需要提供用电主体资格证明并签署“客户承诺书”,就完成了申请手续,其余资料只需从方案查勘环节提交,减少了临柜次数。办理流程“一次告知”,在用电申请时,为客户指派专门的客户经理,负责全过程协调,减少后期客户办理时间。供电方案“一次办结”,在客户提交资料完备的条件下,大幅简化中间环节,减少内部流转时间。
通过优化报装流程,武汉供电公司同步实现了报装业务的“两个转变”。首先是与政府对接,客户经理人手一份“重大项目册”,提前介入,做好电源点接入等供电方案的准备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其次是报装业务实行“统一管理、分级审批”,赋予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一定的变更审批权限,使供电方案变更平均缩短了3天。将报装受理、供电方案制定等多个报装环节“由串改并”,并提供中间检查、竣工验收预约服务,变“项目跟着流程走”为“流程跟着项目跑”,大幅缩短报装时间。今年,武汉市投资50亿元建设金发科技项目,从客户确认供电方案到送电,仅用了14个工作日。
据介绍,今年1~6月,武汉供电公司累计完成10千伏及以上报装18.62万户,容量达321.13万千伏安,同比分别增长22.63%和37.99%,新装贡献电量6.2亿千瓦时,占增长电量的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