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售电取得大跨步式发展,想在电改中“分得一杯羹”的各家售电公司要擦亮眼睛了,看清进展把握机遇,下一个闪耀的售电公司会是谁?
6月28日,广东电力交易中心正式揭牌。6月29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在南宁正式成立。
6月24日,“身价”15亿的贵安新区配售电有限公司完成工商注册。协鑫南方售电公司取得售电市场主体资格公示的第一天,购得电量1700万千瓦时,协鑫售电业务新篇章由此开启。佛山首家民营售电公司斯灵通上线提供服务,与佛山及省内多家用电大户签约,涉及用电规模约为10亿kwh。
更多详情请关注“北极星售电一周要闻”(6.27-7.1)。

电力急先锋:售电范本!身价15亿售电公司背后七大股东是谁?
北极星售电网获悉,备受关注的贵州贵安新区配售电有限公司于6月24日完成工商注册,贵安新区作为配售电改革试点,在全国新电改胶着博弈之时又一次走在了改革的前列!
而“身价”15亿的贵安新区配售电有限公司背后的“七大股东”都是谁?
售电不易,贵安新区打造配售电侧改革范本经验对于其他售电公司来说更显尊贵,本期电力急先锋带你走近贵安新区,一起来看售电牌照自行核发的电力改革贵州样本。
详情点击

【干货】售电公司代理大用户购电合作模式探讨
6月份,随着第二批54家售电公司进入市场,在争夺代理大用户方面,各售电公司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时几乎每个大用户都接待了好几家上门谈代理购电的售电公司,面对售电公司五花八门的代理模式,一时不知如何选择,才能获得最大收益。
首先理一理售电公司与大用户的关系,大用户有电量,售电公司呢,---熟悉交易规则,报价专业?不一定了。从广东3-6月份的交易结果来看,一般大用户(散户)的电量不大,大家报价是随机的,而手握上亿电量的售电公司,其报价才能够影响成交结算价。基于此,笔者认为,月度竞价中发电厂所让的利,应该60-70%归大用户。
详情点击
【售电关注】协鑫南方售电公司售电业务新篇章开启
近日,在协鑫南方售电公司取得售电市场主体资格公示的第一天,其代理的广东某大型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和广州某玻璃有限公司就成功实现了第一次竞价,购得电量1700万千瓦时,协鑫售电业务新篇章由此开启。
从2014年11月新电改方案上报中央并获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性通过,到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推进售电侧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六个配套文件,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一直在稳步推进着。此轮电改的核心内容是确立电网企业新的盈利模式,同时放开配电侧和售电侧的增量部分,并允许民间资本进入。这一方面为广大民营企业带来了广泛的发展机会,另一方面,也必然导致市场竞争趋向激烈。据了解,截至2016年6月初,广东省经信委已批复试点首批13家售电公司,并集中公示拟列入售电公司目录企业54家。至此,广东区域的售电公司已有67家。按照广东省的计划,2016年直接交易电量规模为420亿千瓦时,约占广东电网全年售电量10%,其中280亿千瓦时为年度长协,140亿千瓦时为月度竞价,市场蛋糕巨大但竞争也更加激烈。
详情点击

广西售电公司机遇来了!电力交易中心交易流程大普及
6月29日,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在南宁正式成立,标志着广西电力市场化改革工作进一步深化,对促进区域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助推全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广西壮族自治区副主席陈刚、南方电网公司副总经理贺锡强出席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成立工作协调会,共同为广西电力交易中心揭牌。成立当天,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组织51家用电用户和8家发电企业开展电力市场化交易,成交电量6.9亿千瓦时。
今年6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同意,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批复广西电力交易中心组建方案,依托广西电网公司组建相对独立的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广西电力交易中心不以盈利为目的,实行独立核算,交易业务与电网其他业务分开,日常业务独立运营。作为全区唯一的电力交易机构,广西电力交易中心主要负责电力市场政策研究、电力交易组织和运营、交易市场秩序管理等工作,在政府监管下为广西区内市场主体提供规范、公开、透明、高效的电力交易服务。另外,广西电力交易中心将与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加强业务协同,主动配合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开展跨省跨区市场化交易业务,确保广西区内市场与南方区域市场的有效融合,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
详情点击
【观局】售电公司业务推行缓慢 园区配电网建设有望成突破口
电改的大局已定,推进改革成为必然,像02年电改一样半途而废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下,电力体制、电力行业已经成为改革的重点。这提醒一些尚未真正行动起来的电力企业——无论是电网企业还是发电企业——都要丢掉幻想,积极应对。
电改不会一蹴而就,“有序”“逐步”“稳妥”成为对电改的明确要求。不仅仅是中央9号文多次使用“有序”等词语,而且从改革配套文件出台速度、试点单位的推进力度来看,也是如此。
详情点击

【观局】硬币总有正反面 主张放开售电的此次电改你怎么看?
对于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进展情况的判断,出现了乐观与悲观的分化。
最近,一家权威报纸宣称“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迈入实质阶段”,一家有影响的杂志则表达着“令人沮丧的电改”的悲观情绪。
两种论调似乎都能自圆其说。从乐观角度看,近期改革动作频频,进展仿佛不言而喻。从悲观角度看,改革尚未触及电力市场化的实质,系统运行机制并未出现重大调整。
详情点击
佛山首家民营售电企业上线 广东省内第二家
在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启动之际,佛山首家民营售电公司斯灵通也上线提供服务,与佛山及省内多家用电大户签约,涉及用电规模约为10亿kwh。
为了推动南海区企业节点减负,昨日,一场电力改革政策宣讲会在南海举行,解读电力改革及减负实效。佛山的华兴玻璃、蒙娜丽莎两家企业与斯灵通现场签订了电力减负合约,以后可从斯灵通处购电。
今年3月,广东斯灵通售电有限公司取得了国家能源局颁发的售电牌照,成为广东省内第二家、佛山市第一家民营售电企业,能够参与电力竞价、上网出售等环节,打破了原来的电力垄断性经营。目前,斯灵通主要为省内用电企业提供服务,南海青年商会为指定合作商。
详情点击

【售电形势纵览】广东售电侧改革明年市场规模将越做越大
其实早在今年3-6月,广东电力交易中心已经通过其交易平台完成了4次竞价交易,累计成交电量57.7亿千瓦时。
记者了解到,目前,参与广东电力交易的市场主体共678家,其中电厂38家,大用户390家,分别同比去年增长15%和101%,另外还有园区11个(园区中小用户237家),售电公司13家。试点机组容量5013万千瓦,占全省统调机组容量的48.5%。
交易规则方面,共有年度双边协商和月度集中竞争两大交易机制。竞价时可分多段电量报价,按申报价格优先成交,发电侧价格相同时环保机组优先成交,整个过程在线上交易系统完成。
详情点击
【探究】推行售电 电力改革走向深入应抓住哪些重点?
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第一基础产业,其改革面临着巨大的风险与阻力,推动电力改革走向深入成为了亟待破解的难题。借助国企改革的契机,找准下一步电改的方向和切入点,对于电力体制的改革至关重要。
在电改方法论上,必须跳出简单地把国家电网拆分并私有化的狭隘思路,从中国国家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安全出发,走出一条法人所有权背景下,在保持国家电网整体化的基础上,通过市场化改革和资本化重组走上现代公司制度的创新之路,通过资本市场和公众公司的途径实现电力企业的凤凰涅槃,让电力这样的国家基础产业像大船掉头那样平稳地在市场化的海洋中实现转型。
在电改总体思路上,由于电力体制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改革应该与政府机构改革、政府职能转变同时推进,要将电力体制改革与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等各个环节相结合,与规范市场秩序、培育市场主体、优化市场结构、改变管理方式、政府职能转变等各项改革工作统筹推进。
详情点击

【竞价购电】纵览广东、云南、重庆等地不同的交易规则
截止2016年6月份,全国各地有据可查的售电公司就达到500多家。这么多的售电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怎么才能分得市场红利,方式虽然有很多,但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购售电盈利模式,其中如何参与市场竞价就成了所有售电公司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笔者分析了广东3至6月份竞价交易数据,对比了广东、山东、湖南、贵州、重庆、云南等地竞价交易规则,提出了购电竞价的一些实操做法和思路,希望能对售电公司的购电竞价有所帮助。
截止6月15日,广东有售电公司参与的竞价交易共开展了4次,前三次供应方在返还系数为75%的时候,综合考虑边际燃煤成本、最大中标电量等因素,申报均价差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5月份的最高申报均价差更是达到了-494.12厘/千瓦时。6月份广东修改了返还系数,供应方的返还系数由75%降到了50%,本次成交的发电企业平均申报价差为-162.137厘/千瓦时,高于5月份的-494.12厘/千瓦时。最高成交申报价-60.6厘/千瓦时,远高于5月份的-461.1厘/千瓦时。对于需求方来说,其成交均价差完全由申报电量占绝对优势的售电公司的申报价差决定。
详情点击
延伸阅读:
【地方电网释放可视化电改红利?】售电一周要闻(0620-0624)
【487家售电公司抓机遇OR泡沫?】售电一周要闻(0613-0617)
【售电暴利?看试点新进展】售电一周要闻(0606-0612)
【电改向前冲售电公司谋突围】售电一周要闻(0523-05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