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能源的“今天”和“明天”
(一)“今天”
21世纪能源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看到能源技术的显著发展,包括北美大量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科技进步使能源更加丰富多样。当前,能源主要来自深海油气、页岩油气、核裂变、生物燃料,以及风和光能。特别是每种能源的发展和使用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方面正在持续改善。

能源供给侧改革,需求侧自身也在发生变化,许多经济体在全球经济衰退后基本保持震荡,然而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国家虽然经济增长速度较为温和,但可以看出增长幅度较为明显。另一个积极的方面是我们在使用能源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尤其是在控制能源使用和排放等方面。能源需求量依然巨大,从2000年到2014年,全球能源需求增长了1/3,中国约占一半。如何满足全球70亿人口每日的能源需求是个持续的挑战。
(二)“明天”
展望2040年,消费者和商业受经济增长和科技进步的影响,将会带动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同时,许多政策出台将会影响供应和需求,包括政府积极寻求进入现代能源和实现减少全球气候变化风险的目标。预计石油、天然气和煤将持续满足全球需求的80%,这些资源目前较丰富、可靠、可负担,能满足全球70亿人每日需求。明显的变化即将发生,最大的增长预计是天然气,应用比较广泛,且具有明显成本优势。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在这一阶段预计也会出现明显增长。
温室气体排放政策会对能源行业产生一定影响。与能源相关的碳排放从1990年至2014年上升超过50%之后会在2030年左右达到顶峰。预计OECD成员国碳排放量将持续下滑;而中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随着其碳排放量在2030年达到顶峰。经济和气候政策驱动能源效率大幅度提高和世界能源结构明显改变,预计到2040年,全球经济中碳浓度将减半。
从2014到2040年,全球能源需求将增长25%。预计非OECD国家能源需求将增长45%,OECD国家仍将低迷。2040年,石油和天然气在全球供给中将会占近60%,核能和可再生能源会接近25%。新科技的驱动将会创造新能源。历史证明,最好的科技是更加商业化的,而不是过分依赖于政府支持。为了这些技术更好的实现,需要相关政策出台以促进创新、投资和自由贸易。
二、七个重点方面
(一)能源是提高生活水平的基础
随着收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很多人转变为中产阶级,他们中的许多人能够负担的起原本在其他国家已经司空见惯舒适便利的设施,例如温控房屋、汽车、以及诸如冰箱、洗碗机和电脑等电器。在2014年,中国每100人中有10人拥有汽车,这个数字在2040年将增加至30人。
(二)发展中国家将引领GDP增长和生活水平提高
发达国家享有世界高水平的生活标准水平,但全球GDP增长将转向发展中国家,中国、印度以及许多其他国家到2040年会出现GDP和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发展中国家发展引领世界能源发展的预期值得期待。预计到2040年,经合组织国家GDP平均每年增长2%,中国5%,印度5.5%。
(三)经济和政策将影响能源结构
每一个国家都处在发展中的不同阶段,它们的减排和投资速度和节奏将有所不同。二氧化碳减排政策因地域不同而有所差异。经济政策的引导将使越来越多的燃料被重新调整组成结构,朝着碳排放更低的方向发展。总的来说,对于清洁燃料的需求将会逐渐增加,例如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等。从2014年至2040年,燃煤发电比重将从超40%下降到30%。
(四)技术具有巨大潜力和不确定性
科技进步对于帮助我们满足能源和环境需求具有重要作用,但改变的速度是很难预测的。技术决定燃料的结构,近年来最大的突破是在非常规技术方面,已经改变了能源消费结构的格局。技术帮助我们“以少胜多”,技术进步明显改变了能源效率和电池、可再生能源及核能的发展前景。全球轻型车辆的平均燃油经济性将提高80%。
(五)天然气增长较其他能源更快
天然气需求快速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它是最清洁的燃料。气资源丰富、比较通用,遍及各领域,主要用在发电和工业方面,同时也被用作民用/商用燃气和交通运输上面。到2040年,常规和非常规气产量都将出现增长,2040年,能源需求增长有40%将来源于天然气,中国的天然气需求增长迅速,供应多样化,供应类型主要有LNG进口、管道进口、本地常规和非常规产量。
(六)到2040年,石油仍是全球首要原料
交通运输和化工推动需求增长,运输燃料的需求和石油在化工方面可以提供原料用来制作塑料及其他高端材料等因素驱动,预计石油将持续占据主导地位。到2040年,石油将占全球能源总量的1/3。
(七)碳强度有望减半
随着经济持续增长,虽然人类所需的能源总量持续增加,但到2040年,得益于能源效率的大幅提高和低碳燃料的使用,与能源相关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将会减半。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30年达到顶峰而后会开始下降。随着中国使用低碳燃料,碳排放也将逐步达到峰值。
(文/傅强 供职于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
原标题:PK BP,埃克森美孚2016版《2040年能源展望》精华摘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