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间如何优化能源发展布局?《贵州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初稿)》清晰定位:根据贵州资源分布、主体功能区定位,按照产业化、园区化、基地化的发展路径,优化能源生产开发布局,重点优化一批煤电化一体化基地、新能源开发利用基地、页岩气及煤层气勘查开发基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基地,形成“一带三区一中心”的能源空间布局。

“一带”:6大基地聚合南方重要能源产业区
“一带”指毕水兴能源产业聚集带。
《贵州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初稿)》提出,毕水兴(毕节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能源资源富集,集中了全省近90%煤炭资源储量;水能、水资源丰富;风能、太阳能资源富集;生物资源也极具开发价值,“十三五”期间将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能源产业聚集带。带内现有能源产业规模:电力装机规模2120万千瓦(其中水电539万千瓦,煤电1432万千瓦,风电146万千瓦,生物质发电3万千瓦);煤矿规模1.7亿吨/年,煤焦化产能640万吨/年,煤制甲醇产能140万吨/年。
据了解,“一带”主要包含6大基地:
一是毕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煤层气开发示范基地,将形成煤矿规模1.2亿吨/年,煤层气产能8亿立方米/年,煤制油产能10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产能30万吨/年,煤制烯烃产能60万吨/年,煤制气产能40亿立方米/年;
二是六盘水煤炭清洁高效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将形成煤矿规模9800万吨/年,煤焦化产能1500万吨/年,煤制甲醇产能100万吨/年;
三是黔西南及盘南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及煤层气开发示范基地,将形成煤矿规模:6000万吨/年,煤层气产能7亿立方米/年,煤制乙二醇产能60万吨/年,煤制甲醇产能200万吨/年。
四是威赫风能太阳能开发示范基地,将形成风电装机2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50万千瓦。
五是盘县风能太阳能开发示范基地,将形成风电装机10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20万千瓦。
六是黔西南风能太阳能开发示范基地,将形成风电装机50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30万千瓦。
“三区”:深挖新能源开发潜力
“三区”为黔北页岩气及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区,黔东核电、页岩气、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区和黔南、黔东南风电和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区。
据了解,“三区”位于贵州省北部、东部和南部地带,呈一弧形展布,行政隶属遵义、铜仁、黔东南、黔南四个市(州)。黔北有较丰富煤炭资源,并具一定的开发利用基础;黔北和黔东北页岩气资源丰富,为“十三五”国家级产能建设示范区;黔南、黔东南生物质能源有较大开发潜力,风力资源具开发价值,且具备核电建设条件。
黔北页岩气及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开发区将形成页岩气产能10亿立方米/年,煤矿规模4800万吨/年,煤层气产能5亿立方米/年,煤制甲醇产能50万吨/年,风电装机50万千瓦。
黔东北核电、页岩气、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区将形成核电装机40万千瓦,页岩气产能10亿立方米/年。
黔南、黔东南风能、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区将形成风电装机250万千瓦,生物质能装机30万千瓦,页岩气产能10亿立方米/年,生物质气化合成油10万吨/年。
相关阅读:
【项目包】贵州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15个能源电力项目包
“一中心”:汇集高端装备制造及能源交易
“一中心”是指贵阳高端装备制造及能源交易中心。
截至2014年底,贵阳已引入的能源高端装备企业有: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中煤盘江重工有限公司、贵州中航惠腾风电设备有限公司、贵州振华新材料有限公司。因此,贵阳高端装备制造中心的发展目标是:“十三五”期间,生产新能源汽车15万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5万吨,低风速风电叶片2000幅。
贵阳能源交易中心则涵盖煤炭储备交易和电力交易。
目前贵阳已设立有贵州黔东煤炭储备交易中心,其主要职能是为铜仁市、黔东南州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煤炭交易平台,煤炭配送、交割及煤炭应急储备,从根本上解决铜仁市、黔东南州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炭的需求。同时,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贵州省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的批复》(发改价格【2015】1182号),贵州被列入输配电价改革试点范围。作为电价改革试点省份,贵州将尽快建设贵州电力交易中心,主要进行省内的电力直接交易。该交易中心挂靠在贵州电网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独立运作,由当地经信委、发改委、能源局、能监办部门等组成贵州电力市场化领导小组监管。
“开放式”布局: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
《贵州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初稿)》还提出,“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优化煤炭产业结构,一是推进大型煤炭基地建设,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到2020年大中型矿井产量占总产量的85%以上;二是加快煤炭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到2020年,按照“退一进一”原则实施总量控制,确保全省生产、建设煤矿数量始终控制在800处左右,全省煤矿主体企业控制在100家左右。形成3000万吨/年以上规模的煤矿主体企业2家,500万吨/年以上规模的煤矿主体企业10家。
在水电产业布局方面,随着沙沱、马马崖一级电站的陆续投产,省内大中型水电已基本开发完毕。“十三五”期间贵州仅有部分小水电尚待开发。可提前开展修文石厂坝、福泉坪上、兴仁莲花等站点抽水蓄能项目的前期工作,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调峰形势。
同时,还将加强能源输送通道建设:运煤通道将依托湘黔线、川黔线、黔桂线、贵昆线和南北盘江、红水河、乌江通道,形成以铁路为主体,公路、内河航运相配合的煤炭快速输送通道。到2020年铁路运煤能力达到6000万吨;电网设施将进一步完善电力“五交两直”外送通道,建设500千伏独山至桂南电力外送新通道。加快省内500千伏骨干电网建设,由“日”字形环网逐步完善成以黔中经济带中心环网和南、北部通道为重点的“三横一中心”输送网络;油气管网以中缅线、中贵线、桂渝线国家基干管道为主导,规划省内八条省级管网干线和市州“县县通”管网支线,形成天然气“三级”管网系统,打造相对独立但互联互通、调配灵活的全省管网系统,形成“基干二纵一横,八条省级管网干线,九个城市高压环网”(简称“1289工程”)为主的省级基础骨架主网,建设规范合理的统一输配体。推动中缅原油管道国内二期及北海—贵阳成品油管道复线建设。
相关阅读:
【项目包】贵州省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15个能源电力项目包
原标题:未来五年 全面开放贵州能源空间 “一带三区一中心”优化产业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