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G20峰会将在浙江杭州召开,这为杭州电网借势发展、乘势而上提供了难得机遇。杭州供电公司以“工作零差错、用户零闪动、设备零故障、服务零距离”的保电目标,加大电网改造力度,提升供电服务品质。
近年来杭州经济快速增长、城市版图迅速扩张带来的供电压力,环西湖区域电力设备的老旧现状和用户侧管理水平都将借势G20得到进一步改善,为未来留有充足空间。正如杭州供电公司负责人所说:“今天我们所作的努力,与其说是为了G20峰会,不如说是借力G20峰会,为这座城市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施工人员在杭州110千伏清江变拼装GIS组合电器
网架再优化
电网供电能力显著提高
“近十年杭州用电负荷需求增长了两倍,电网容量仅增长了82.8%,杭州部分区域电网网架薄弱,设备超载、过载现象依然存在。去年下半年,我们列了电网建设清单,计划打造119个专项供电保障工程,让杭州电网供电能力得到大提升。”杭州供电公司建设部负责人介绍说。
为缩短工期,杭州供电公司采用先进技术、优化施工方案、增加施工人员等手段推进项目,确保所有G20峰会配套电力保障工程在今年5月底前完成投产。
220千伏世纪变电站计划于今年4月底前建成。为尽早供电,工期从16个月压缩为11个月,从桩基进场施工到配电装置楼结顶只用了5个月,创造了浙江电力建设史上的新纪录。这样的速度从何而来?杭州供电公司的黄伟君说,在建设过程中明确工作职责,集中力量、细排工期,千方百计排除影响工程推进的因素。为加快进度,在确保工程安全、质量的基础上加大了施工力量,24小时轮流作业不停工;另一方面,尽量优化施工方案,采用先进技术,缩短施工时间。
目前,G20峰会保电关键项目按计划顺利推进,48项供电保障项目均已开工建设,29项供电强网项目已开工建设6项。
配网再升级
环西湖电缆旧貌换新颜
4月7日凌晨4点,杭州西湖边北山路上,借着探照灯的亮光,一群身着蓝色工作服的电力工人正在将一根新的电缆敷设进增建的管道中。
环西湖区域是G20峰会保供电的核心区域,集中了4家特级保供电用户、22家一级保供电用户。然而,西湖周边的电力设施多数是20年前建造的,最老的电缆已经服役近30年。但是,由于西湖属于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地理位置特殊,改造难度大。此次,杭州供电公司抓住机遇,计划新建开关站73座、更换老旧开关站67座,新设电缆142千米、新建电缆沟51千米,同时对重要用户电源进行专线改造,确保特级保供电用户拥有3路专线供电,一级保供电用户拥有双路专线供电。
杭州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技术组的陆华介绍,西湖景区保电区域内的土建施工难度极大。杨公堤作为国家一级园林道路,连通西湖南北进出口,有六座古桥架设在上面。大型机械如何过桥,如何降低施工对绿化及西湖水质的影响……为克服这一系列难题,2015年12月底,杭州供电公司与西湖景区管委会多次协商,各方专家在杨公堤现场勘查,讨论开挖、顶管、沉管等多种施工方案,最终选取路面开挖和过桥顶管相结合的方案。
“景区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宝,施工必须考虑周全,得慢慢来;另一方面,要尽量减少对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得加快速度。”经过升级改造,西湖周边的居民小区的电力设施将彻底更新。这里将成为高可靠性配网智能示范区,用户年平均故障停电时间降至5分钟以内。
服务再提升
用户设备健康水平有保障
4月8日,杭州供电公司市场及大客户服务室用电检查专职韩磊来到G20峰会保供电范围的某饭店,检查供电设备整改情况。
用户侧管理是保电成功的关键。如何改进和提升用户侧设备的健康运行水平,加强用户侧管理,成为摆在杭州供电公司面前的一道难题。2015年以来,杭州供电公司专业人员主动对接相关保供电单位,提供上门服务,深入检查设备隐患。针对G20峰会保电范围,确定了131家保电场馆设施进行排查摸底,并依据保电用户作分级分类,组织人员对用户的供电电源、自备应急电源、受电装置等6个方面121个节点开展全面排查,逐户编制《供用电安全预评估报告》,督促用户及时整改,并编制《重大活动场所用电设施配置与管理导则》。
“用户侧设备产权归用户所有,如果用户对供电可靠性安全重视不足,对设备改造动力不足的话,很难保证供电可靠。”杭州供电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针对这个问题,杭州供电公司对重要用户确定责任人员,专门负责服务对接;与重要用户签订《保电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义务;根据已出台的《重大活动场所用电设施配置与管理导则》,按照“通知、报告、服务、督导”四到位的工作思路,积极协助用户开展内部用电安全隐患治理,对梳理发现的设备运行管理、应急电源等安全隐患,及时向政府部门备案,并逐户制定事故应急预案。
对于保电场馆,杭州供电公司按照“一馆一册”的原则编制方案,针对保电岗位编制口袋书和保电卡,为用户提供值班电工专业培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确保用户侧设备健康稳定运行,为保电工作奠定基础。
原标题:网架再优化 品质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