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2月正好处于中国的春节假日,所以这份榜单总体的分值比以往数据要低很多,但一些善于并且积极利用各种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传播的能源企业,仍然收获了客观的成绩。事实证明,中国的能源央企如果擅用传播,其本身的正能量也能赢得社会的广泛赞誉。
总评:大家伙,大能量
这期口碑榜反应的是“春节”占据了相当长时间的2月份的情况。这个月,媒体和企业都有一段“休息期”,公众的关注点也有所转移,因此口碑分值比以往要低很多。
综观50家样本企业,口碑分值为负的企业为11家,和上个月持平,其中煤炭和油气企业占据了多数。而前10名依然被央企国企占据8席,其中国家电网、中广核、“三桶油”这样的赫然在列。
本月口碑榜排名第一的是国家电网,将蝉联四个月的“状元”中广核挤往第二名,主要原因是国家电网在2月份对“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密集宣传,包括国网董事长刘振亚发表了《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文章、国家电网成立全球能源互联集团、国家电网高速公路快充网络上线运营等新闻,由于话题的前沿和热门,以及企业自身的份量和相关性,起到了很好的传播效果。而国家电网在这一领域的创新突破也起到了关键作用。
排名第二的中广核虽然没有上个月成绩耀眼,但仍因为自主研发技术突破、华龙一号出海等广受关注而赢得大量正面口碑。排名第三的北汽新能源因推出电动超跑、巴塞罗那研发中心成立等创新以及2015年全年销量大增等,增大了正面声量。
“三桶油”都进入了2月口碑榜前10名。排名第四和第六的中国石化、中国石油都得益于春节期间的公益活动。同时,中国石化的口碑还是攻克页岩气开发油基岩屑处理环保难题、进军3D打印行业、进一步改革重组等科技创新和发展改革的正面信息的传播;而中国石油2月发布了“中国石油‘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并在伊拉克再获2.72亿美元大单,这些同样为它在口碑榜上的位置增色不少。中海油由1月的16名跃升至第7名,得益于两新项目投产、多线加速天然气布局等正面新闻的传播。除了积极地正面传播,这些企业负面新闻的大幅度减少,也是其排名靠前的重要原因。
而本月排名靠后的企业中,延长石油得分垫底,跌落幅度也最大,主要原因是因为裁员、员工降薪、缓发工资、油田关停潮、亏损等等负面新闻集中爆发,从这里也能看出在低油价风暴的冲击下,缺乏抵抗力和应变转型手段的石油企业受到的打击非常大。陷入此苦恼的还有同样排名靠后的埃克森美孚、BP中国等石油巨头。而石油装备企业也同样受到了油价大跌的冲击,市场不待见,口碑也上不来。此外,汉能薄膜和华锐风电两家新能源企业仍未走出巨亏等负面新闻的阴影,排名垫后。



国有企业:公众关注你们能不能赚钱


2月排名和1月相比整体口碑有所上升,有五家企业为负面分值,其中煤炭企业占据了三家,主要原因是煤炭行业的持续低迷所致,排名垫底的延长石油受到低油价和全球经济下行影响,爆发了裁员亏损等各种负面新闻。
民营企业:汉能的悲剧值得借鉴

民营企业本月整体口碑有所下降,排名第一的比亚迪,得益于新能源车销量暴涨、比亚迪唐成新能源市场“头牌”销量与口碑双赢等正面新闻的密集传播;而三家石油装备企业受到低油价冲击,亏损扩大,造成分值为负,排名靠后。排名垫底的汉能薄膜,则爆出拖欠26亿款项等负面新闻,口碑持续恶化。
电力企业:能源互联网推动口碑传播

电力企业依然是能源企业口碑榜中表现最好的板块,口碑分值全部为正,排名第一的国家电网高调“进军”全球能源互联网,为其加分不少。上海电气则因为入股欧洲科技设备制造商、发力智能制造而跃升至第三位。
油气企业:低油价下的两极分化

在油气企业本月排名反差较大,低油价对每个企业的影响不尽相同。其中,三桶油因为各自的科技创新、业务发展等正向新闻的广泛传播,赢得了前三甲的排位,而BP、埃克森美孚和延长石油则受到低油价冲击,造成亏损裁员关停等新闻的爆发。
煤炭企业:总有柳暗花明时

在一整年的业绩低迷、关停亏损的形势中,煤炭企业的转型自救的尝试有些有了成果,比如兖矿集团的“多元化”、神华新疆68万吨煤基新材料项目完成试车等等,但总体来说,煤炭仍然处于谷底,亏损、被看衰是主流的媒体声音。
新能源企业:新能源车受欢迎

北汽新能源和比亚迪两家新能源车企业因为集中的正面新闻爆发——包括市场的迅速增长和技术创新、新的商业模式等等——赢得了大量的正面口碑,其分值也比其他企业要高很多。不出意外的话,2016年仍将是新能源汽车企业迅速增长的一年。其余企业的排名则和上个月没有太大的变化。
石油装备企业:大幅下滑

和1月相比,石油装备企业终于显示出低油价时代的备受冲击,科瑞集团、安东石油、宏华集团不同程度上的亏损使其口碑分值为负,排名垫底。如果不主动寻求转变和突破,相信这种局面将很难发生改变。
节能环保企业:闷声发大财?

和1月相比,环保企业的口碑分值大幅下滑,一方面和正值春节,企业宣传亮相频率较少有关,另一方面,也是这些企业缺乏实质性的发展突破,目前中国对节能环保行业的大环境可以说是非常友好,极力倡导的,环保企业的机会很多,希望这些企业能拿出更多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突破,提升自身的口碑形象。
中国能源企业口碑榜说明
一、样本选择
中国能源企业数量众多,为此,“中国能源企业口碑榜”初期选择50家能源类企业作为榜单的样本企业。
样本的选择没有设定量化标准,而是力求做到——
1.具有较高的领域覆盖性。在50家样本企业中,既有传统的油气、煤炭企业,也有新能源企业和节能环保领域的企业,既有上游生产企业,也有相关产业链上的其他企业。比如,既有油气生产企业,也有油服企业,等等。
2.具有较广的性质包含性。在50家样本企业中,既有央企、国企,也有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
3.具有较高的公众关注性。在50家样本企业中,大多数都是本领域的知名公司,公众关注比较高,由此产生的口碑榜因此有较充分的数据支撑。
二、评价体系简介
口碑是公众的评价。影响公众评价的信息,一方面来自媒体,一方面来自自己的经验,这些经验在某种程度上,更多反映在公众自己可控的“新媒体”,如微博、微信,等等。
因此,“中国能源企业口碑榜”是建立在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基础上的评价体系。
(一)信息选择
“中国能源企业口碑榜”追踪了包括30家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并依据媒体的受众数量、质量,把30家媒体按照影响力分为三类,分别占有不同的权重。
(二)正负信息
对于影响企业口碑的信息,分为六种。三种正向信息为:创新,业绩,公益。三种负向信息为:违反法纪(含腐败),危害公共安全,业绩下滑。
(三)新媒体加权
同时,基于对微博印象、微信数据的分析,使得新媒体传播也在最终得分中占有一定的权重。
三、分析报告
自2015年10月起,“中国能源企业口碑榜”将每月推出一次。形式包括总榜单和子榜单。
为挖掘数据背后的更多含义,《新能源经贸观察》杂志将会同北京艾丰经济发展研究院的专家一起分析数据,撰写报告。分析报告仅供参考。
四、免责声明
“中国能源企业口碑榜”并非仅针对样本企业而制作的排行榜。由于多种原因,不保证数据100%的准确性。制作方将竭尽所能保证数据的客观性,并不断微调算法以达到尽可能的科学。同时,不对企业采纳分析报告提出的策略或者建议的后果担负责任。
延伸阅读:
2016中国能源企业口碑榜˙1月榜单

原标题:重磅 | 中国能源企业口碑榜·2月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