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观点:充电桩的盈利模式有4种。收取充电服务费,广告,大数据,售电。售电是我们充电桩未来的终极盈利模式。有两种途径来赚钱,一种是传统能源,对传统能源通过峰谷电价来赚取电价;另一种是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将来通过充电桩直接卖给用户。后续我们会拥有电力需求侧数据,所以我们可以给电力供应商

首页 > 配售电 > 能源服务 > 市场 > 正文

在能源互联大网当中寻找痛点 能源管理创业者们谈出路

2016-01-19 09:19 来源:领能知道 作者: 张CC

主要观点:充电桩的盈利模式有4种。收取充电服务费,广告,大数据,售电。售电是我们充电桩未来的终极盈利模式。有两种途径来赚钱,一种是传统能源,对传统能源通过峰谷电价来赚取电价;另一种是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将来通过充电桩直接卖给用户。

后续我们会拥有电力需求侧数据,所以我们可以给电力供应商,新能源行业售电商一些投资建议跟咨询业务。目前现在也在开发一些硬件产品,硬件产品主要就是数据采集的网关跟数据控制器的部分。

Eknower上周五跑去参加了一场能源创业路演活动。这可能是3W咖啡馆第一次迎来那么多的能源人。不过Eknower看完整场路演的感觉是,创客们很兴奋,投资人则很“冷淡”。今天,Eknower把参加路演的公司也列举出来,或许其中会有你看中的项目。

投资人对能效管理并不感冒

公司档案

公司名称:北京合众科林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3年

创始人:李贲

所在地区:北京

员工人数:100人左右

主营业务:能源管理综合服务提供商

融资计划:2000-3000万元,增发10—15%的股份

【创客说】栾命刚北京合众科林自动化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我们目前的主营业务分三个层面,第一,能源采集侧硬件设备;第二,供配电系统、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第三,数据信息化处理解决方案。

2015年的营收情况是,硬件设备业务占40%左右,系统平台占50%左右,还有10%来自于增值服务业务。

我们发展方向分为四个领域方向,第一个领域为电力监控与用电安全领域,这一部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产品性价比和快速响应服务的能力;第二个领域为能源管理和节能服务,这个领域最关键的核心竞争力是数据分析专业化;第三个领域为分布式能源控制和运营管理,这个领域我们关注燃气三连供,新能源与供应链系统控制系统;最后一个领域是电力运维和能源托管。

未来三年是公司业务转型的三年,总体上我们会保持30%以上的高速增长。首先,我们会巩固和丰富现有的产品线。以前我们更多关注单个用户,给单个用户提供用电安全、能源管理、提供新能源的接入,现在我们转向以行业客户为主,针对某一个行业,比如高校行业等,提供针对行业用能关系相关的解决方案。

同时,我们还在实行并购和投资一些跟我们这个业务上下游相关联的企业。其次,我们计划在2016年登录三板,在2017年登录三板的创业层,在2018年启动创业板IPO,这是我们公司未来三年的计划。

目前公司创始人李贲持有60%的股权,合伙员工持有40%的股权。这次计划融资2000-3000万左右,计划增发10—15%的股份。这些资金用于未来公司两年的规划,研发上我们会重点推广行业的应用,比如智慧校园云平台的建设、行业的运维平台,包括医院、数据中心、地铁等。

公司档案

公司名称:北京思诺青年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5年

创始人:杨超

所在地区:北京

员工人数:8人

主营业务:能源管理综合服务提供商

【创客说】杨超北京思诺创始人

我们主要是依靠数据采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分布式存储来进行数据挖掘,优化工用建筑进行能效效率和运营成本。

经营模式,一是项目实施,对建筑数据的采集分析来做节能诊断、电力需求响应;二是运营费用,为一些能源主机厂提供用能解决方案;三是未来为售电部分做指导。

产品以云计算这部分为主,主要监测负荷用电曲线,对照明、暖通、空调控制部分进行优化,目前我们的节能率能达到23%。同时也在开发一些硬件产品,主要是数据采集网关和数据控制器。

现在我们有一个云平台来做项目数据的可持续化,大概在今天6月份会实现一部分数据挖掘分析,包括项目的趋势区县等,到明年5月份给一个闭环决策。

后续我们会拥有电力需求侧数据,所以我们可以给电力供应商,新能源行业售电商一些投资建议跟咨询业务。目前现在也在开发一些硬件产品,硬件产品主要就是数据采集的网关跟数据控制器的部分。

我们今年的销售额不会低于1500万,利润在300万左右。

【投资人说】

能效管理企业都在讲一个问题,如果有几百万的用户,那么就要做能源大数据、储能、甚至帮电网做调频。但前提是要有这几百万用户,这个假设很难做到。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做市场扩展,把硬件放在企业里帮他做分析数据,将来做节能改造,对企业来说是资本的开支,只不过这个钱不是现在掏、是未来掏,决策流程很慢,这是很难进行市场拓展的。

能源互联网企业是能源属性强还是互联网属性更强,决定了成长的速度,很多企业还是没有办法摆脱能源企业发展的瓶颈,而在整个能源行业市场上,能效管理还是非常小的一部分。这种竞争环境对做节能管理方案的公司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如果可以挖掘更深层次的东西,比如在什么领域能源互联网更有互联网的属性而不是能源属性,那么这个领域就可以帮助企业更快成长起来,可能就会脱颖而出。现在,感觉大家都只是在做项目化的改造,这是项目公司。关于能做出什么产品是跟互联网有关系的,似乎很少。

投资人关心充电桩如何布点

公司档案

公司名称:轻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12年

创始人:潘建

所在地区:苏州

主营业务:充电网络运营

融资计划:3000万

【创客说】潘建轻侯新能源创始人

轻侯不仅仅图谋充电桩市场,而是未来的售电市场。充电桩作为能源互联网的流量入口,惟一的好处就是直接接触面向用户的售电终端。我希望以后可以通过我们无所不在的充电网络,直接把电卖给用户,绕过国家电网。

我们公司的优点是产品美观,产品好不好看大家一看就知道了。第四代产品加了WIFI、照明、摄像头,摄像头可以解决分时租赁的痛点,我们希望2016年在分时租赁可以占到一半的市场。其次是可靠性好,我们的产品有五年质保,以此拉开与竞争对手的差距。缺点也有,资金有限,导致规模布局跟不上,人才也跟不上。

另外,我们实现了一年半就盈利。同行们经常进入了一个误区,大家挤破头去做公共场所的运营,其实公共场所的运营是一个低频的市场。公共场所方非常强势,企业要挤进去花的成本会很高。公共场所的属性决定了它是一种应急的场所,不会主动吸引客户去使用。

其次,随着竞争的加剧,大家就会打价格战,到时候会减少充电服务费甚至免掉,所以很难做到盈利。

我们主要做专用市场,基本上集中在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办公写字楼等,即只对本内部公司员工使用的场所。这个市场是个高频的市场,一个员工上班了,就插枪充电,下班了就拔枪走人。

做这个市场有三个好处。第一,投资小,因为做的都是慢充,一个慢充的成本相当于快充的1/20;第二,见效快,属于高频市场,每天都有人充;第三,这种模式有可复制性和易复制性,因为是帮企业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

充电桩的盈利模式有4种。收取充电服务费,广告,大数据,售电。售电是我们充电桩未来的终极盈利模式。有两种途径来赚钱,一种是传统能源,对传统能源通过峰谷电价来赚取电价;另一种是新能源分布式光伏,将来通过充电桩直接卖给用户。

目前我们需要的资金是3千万,主要用于三方面,产业化、人才招募、深入研发和布局网络,计划出让的股份是15%。

公司档案

公司名称:软云电子

创始人:麻壮鹏

所在地区:苏州

主营业务:电动车分时租赁

融资计划:500万

【创客说】麻壮鹏软云电子创始人

我们的定位是把所有车的资源、桩的资源,统一在一个管理租赁平台上的运营商。

对于桩的布局,是依靠大数据,在一个城市里进行大面积布局。放在你家楼下、企业的楼下,让你想用的时候,就能够方便直接地用。我们在桩的这部分是主动找充电桩的企业进行合作。再来就是找车,我们把租赁的汽车用到里面去。同时,和汽车租赁企业谈加盟,这属于电子商务的部分。未来,以类似众筹的方式把车的使用时间众筹出去。

重点讲一下我们统一管理的大平台。电动车分时租赁管理需要后台和服务中心,最关键的,还需要派出车辆、甚至第三方服务机构来参与整个系统的维护。

这个完整的大平台,需要从数据库、业务层、企业业务集成入手,最后到车辆的Catt总线呼叫中心。Catt总线基本上会把汽车上所有的传感器数据都能够拿到,从而后台做全方位的管理,一般的分时租赁的运营商根本想不到这些。我们有一个叫做OTA的通信协议,这是我们的核心,包含了整个平台的通信系统。

做好了分时租赁之后,我们的目标会三步走。第一,着手开发万能API,要能够跟所有的平台进行接驳的接口;第二,核心的竞争力就是无人化,利用车联网、物联网,整个管理的平台把它做到无人化,目标是1:100的人车比;第三,建立统一的派出救援服务系统,这是有技术门槛的;第四,给所有加盟的运营商提供订单,即共享经济的到店服务。

我们的志气不只是租车行,而是在把自己办成一个电子商务公司。

【投资人说】

充电桩和分时租赁都需要有很强的铺盖能力,无论设计再怎么漂亮、美观,平台做的如何,布点很重要,在某一个地区可能可以布点较多,但其他地方怎么做?策略还不是特别清晰。

投资人不看好光伏互联网金融产品

公司档案

公司名称:光伏侠

创始人:苏霄

所在地区:南京

主营业务:以光伏为投资资产的互联网金融产品

【创客说】苏霄光伏侠创始人

光伏侠是通过互联网众筹连接了分布式光伏项目和社会闲置资金,在众筹两端分别有资金方和融资方。资金方在光伏侠平台上可以认购太阳能发电板,同时专区资金收益。融资人租赁投资人手上的太阳能发电板,建设电站,以获取项目收益。

营收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第一,收取众筹服务费,每一笔成功众筹项目交易量的2%作为服务费。第二,每推荐一批中介给EPC公司,会收取佣金。所以据我们预测,2016—2020年光伏侠的总体成交量将达到22019亿元,而总体营收也将达到8.8亿元。

我们与绿能宝最大的一点不同是,光伏侠是一个真正的第三方融资服务平台。我们的商业模式不同,举个形象的比喻,绿能宝就好似初期的京东,自己开店,自己在自己的平台上卖产品,我们就像淘宝,我们搭建一个平台,为第三方的融资人进行服务。

案例,南京中以智慧园294KW工商业屋顶分布式项目,向光伏侠平台提出大概200万左右的融资。根据这个项目的特点,我们相应设计发售了1132块光伏板作为产品的标的,每块标的价格是1800元,投资期限年限为1年,投资人年化收益10%。这个项目从备案、设计、建造、运维、并网整个过程中光伏侠都会全程参与,保证这个电站的质量。

【投资人说】

关于这个领域我们也看了很长时间了,在中国是不太可能做光伏的理财产品的,原因有两个,第一,中国的股权融资成本很高,除非在海外发是有可能的,但是商业模式不是你这样的。第二,大多都是拆东墙补西墙,从法律上来看是有很大风险的。

从光伏的特性其实更适合保险资金去对接,和零售的资金本身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分布式还存在很多问题。作为一个中介平台,最后面临的是要承担信誉风险,如果真呈现了坏债的话其实是平台要还的,如果不能把它做成一个高流通性的产品,最后还是会在资金链上发生问题。

公司档案

公司名称:上海孚顺能源

创始人:顾勇刚

所在地区:上海

主营业务:分布式光伏,建筑群一体化解决方案

融资计划:5000万

【创客说】顾勇刚上海孚顺能源创始人

我们通过我们自己构建的在线监测、在线的运维服务系统,来构建我们的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同时,这个分布式能源管理系统在完成自己的能源供应过程中,多余的电来可以向外供电。

项目整体核心的技术优势,一是分布式光伏组件,做到组件级的监控技术和系统的优化技术。二是我们有配电网基础,有拥有基于云平台的分布式光伏电站技术,以及建筑群负荷智能错峰技术的项目节能技术。

其次,我们也推出了基于能源互联网的电管家的商业模式。一是客户的能源管家,不仅仅帮你做光伏,同样帮你管理这个资源;二是我们也会像很多互联网金融一样,推出能源的理财管家;三是后期我们还会建立一个设备运维管家;还会推出一些并网售电的B2C平台、节能收益的B2C平台,包括电能消费的B2C交易平台。

电管家商业模式运用的最大优势,是适合大众投资+体验+收益,对客户具有巨大的黏性,一旦拥有了以后将会成为终身的客户。

我们分布式光伏投资年收益可以达到16%,节能投资收益可以达到5—15%的投资收益,同时售电业务开放以后我们还可以达到15%的长期收益,运维我们也可以达到3—5%的稳定收益,这几个项目完全可以通过我们的共用渠道和共用平台来完成。

本次融资的额度我们股权融资5000万,出让股权30%,同时我们还会通过其他的渠道进行融资,资金的用途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以及项目投资。

【投资人说】

觉得你要做的事情很庞大,这么庞大的一件事情,这么少一点儿钱,这么少一点儿人,是非常有挑战的。你们把整个产业链都布局了,可能投5家公司才能把你的业务覆盖。我感觉有点太散了,个人建议找一个点突破,这个东西做出来就一定有人买单。现在太庞大,不一定有人买单,与其这样还不如找一个点做扎实,1个亿砸下去能砸出响来,不然1个亿像抹泥一样一下抹出一大片,不一定能够沉淀出东西来。

Eknower看完整场路演的感受是,创业者们打着鸡血,投资人则很“冷淡”,甚至想要抓住创客的肩膀边晃边喊 “快醒醒”。但并不妨碍创客们依然执着地在这张能源互联大网当中寻找痛点。能源创业的咖啡才刚刚倒上,只是这杯咖啡里是否有一大半都是会逐渐消失的泡沫,我们尚不得知。

原标题:3W咖啡馆第一次吹能源风 但投资人似乎不太买账

特别声明:北极星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凡来源注明北极星*网的内容为北极星原创,转载需获授权。
展开全文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
2
收藏
投稿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查看更多相关报道

今日
本周
本月
新闻排行榜

打开北极星学社APP,阅读体验更佳